演出簡介
3月28日至4月19日,話劇《推銷員之死》將作為北京人藝建院60周年紀念演出的“他山之玉”板塊的第一個劇目,在北京人藝上演。這也是該劇時隔29年後再次登上北京人藝的舞台。1983年版的《推銷員之死》 ,由該劇作者、美國著名劇作家阿瑟·米勒親自來華執導,北京人藝導演兼演員英若誠出演男主角威利。本劇是米勒的代表作品,曾獲“普利茲戲劇獎” 、“紐約戲劇評論獎”和美國舞台藝術成就最高獎項“托尼戲劇音樂獎” 。
北京人藝副院長崔寧介紹了該劇和北京人藝的淵源:1981年左右,當時的北京人藝院長曹禺和英若誠在阿瑟·米勒來華時向其發出邀請,希望他有機會為北京人藝執導一部戲,劇目可以由米勒自己選擇。1982年,曹禺趁去美國講學的機會再次和英若誠拜訪了米勒,這次幾位藝術家終於將此事敲定,米勒將到北京人藝導演他的作品《推銷員之死》 。1983年5月7日,該劇在首都劇場首演,第一輪演出持續到8月18日,共演出50多場,並出現了場場爆滿的演出盛況,影響巨大。
有趣的是,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還處於計畫經濟時代,和劇中表現的上世紀40年代的美國社會大相逕庭。當年演出時,中國還沒有推銷員這個職業,所以演員們只能通過想像來闡釋他們對人物形象及美國社會的理解,而觀眾們對有些細節也不甚明白,比如不了解“分期付款”的概念,也想不通男主人公威利既然是個美國社會底層的人,為什麼他們家有別墅、汽車、冰櫃和電視?但這些並不影響該劇成為北京人藝舞台上一個里程碑式的經典。然而在隨後又演出了幾輪後,加之後來由於英若誠先生的離世,這部戲就淡出了舞台, 20多年來沒有再出現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
他對李六乙說,這次不是簡單的復排,而是要加入導演自己的思想和對當代社會的關照。對此李六乙也表示,“新版一定是在一個新的時代下、新的藝術創作環境中對經典的重新展示” ,他很慶幸參與1983年版演出的很多老藝術家都還健在,“能給我們很多幫助和指導” 。
然而壓力還是很大的。“其實一個導演在面對經典的時候,是很痛苦的。 ”李六乙說,“首先你要先讀懂並理解它。其次,曾經的演出是經典,你怎么去面對它?第三,它將面對20多年前的那批老觀眾和現在的新觀眾,他們無疑都會將新老版進行對比。 ”這三點對李六乙來說都是壓力和挑戰。他特別提到了去年林兆華戲劇邀請展提出的一個古老而現代的命題:戲劇到底是什麼。他表示,作為一個導演,除了對劇作本身的認識、和演員的合作以及對觀眾的了解之外,有個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應該去思考戲劇是什麼,“用自己的方式,在下意識或有意識當中去回答這個問題,否則戲劇存在的價值就會出現問題。 ”而此次執導《推銷員之死》 ,他也會在無形中對這個問題作一個回應,“用我們獨特的認知來闡釋戲劇是什麼,創作出一部不一樣的戲劇。 ”
近年來,觀眾們更多看到的是電影電視劇中的演員丁志誠。此次出演《推銷員之死》 ,也是繼2009年他演出北京人藝小劇場話劇《關係》後,再次回歸北京人藝的舞台。據悉,為了演這部話劇,他推掉了好幾部電視劇,用崔寧的話說,這些電視劇的片酬,“一集的價錢都不低,後面有好幾個零。 ”對此丁志誠表示,“北京人藝的戲我肯定義不容辭,再加上這部戲是《推銷員之死》 ,一個演員一生如果能演這么一個角色,特別是在北京人藝的舞台上,這一生足矣。 ”
1985年到北京人藝工作的丁志誠,還記得1986年時看過的以折子戲形式演出的《推銷員之死》 ,“由英若誠先生演的第一幕” 。在他看來,威利這個角色是世界戲劇舞台上的經典人物形象,“在這部並非純現實主義的戲劇中,有很多超現實和意念的東西,威利這個人物完全生活在他的意念和夢幻當中,有些精神分裂。 ”為了避免受到老版英若誠飾演的威利的影響,塑造一個和老版不一樣的推銷員威利,丁志誠一直沒有觀看老版的錄像。“我老想看,但是我得咬緊牙關忍住了。因為一看吧,在表演上或多或少就會帶上老版人物的影子。 ”他說,“雖說是傳承經典,但我還是想以今天的視角重新闡釋這個人物。 ”
當年米勒來華執導《推銷員之死》時曾說過,“要把這齣劇演得美國味兒十足,辦法就是要把它演得中國味兒十足。 ”對於這個“中國味兒” ,丁志誠有自己的理解,“一些劇院演外國戲,演員都是描眉畫眼,動作、腔調帶出的范兒都是學外國人,我覺得這都屬於非常低級的表演,最重要的是把人物闡釋清楚,找到他的思想和神韻並傳達給觀眾,至於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這並不重要。 ”
公演信息
演出時間:2012年3月29日-4月19日
演出場館:首都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