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
傳說 因筋道和形狀得名
為什麼拳頭母有著這樣奇怪的名字?傳說一兩百年前,晉江深滬的漁船條件很差,既沒有冰櫃,也無法保障安全。若遇7級以上的風,漁夫都不敢出海。因此,魚不是天天都吃得到。沒有魚吃的時候,村民只好吃豬肉,或用豬肉製作成肉丸子。而做肉丸時不能有一絲肉筋,村民便把筋全部挑出來。
挑出來的肉筋怎么辦?有人奇思妙想,把肉筋和鮮肉攪碎捏成團。後來有人覺得味道單一,又添入香菇等輔料,還把這個“新物種”取名“筋頭母”。由於肉筋無法完全攪爛,“筋頭母”不似丸子那般渾圓平整,看起來像拳頭,且“筋頭母”的閩南語發音近似“拳頭母”,於是不知從何時起,它便改名成為“拳頭母”,流傳下來。
口感
品嘗 肉香繞齒嚼勁十足
夾起被剪成小塊的拳頭母,蘸了點醬醋後放入口中,香菇的香氣和肉味相得益彰,二者再被蔥頭油香巧妙調和,可口生津。輕輕咬動,也許是肉筋的關係,嚼勁十足,讓人忍不住再吃幾塊。
這是最簡單的吃法,很多年輕人喜歡把它切成小塊當下酒菜,吃法依個人喜好可以千變萬化。而且拳頭母還可做面線、滷麵的材料,或同韭菜、蒜葉等炒著吃。
製作
製作 鮮肉香菇完美結合
先將豬肉切成條狀,放入攪碎機攪碎。豬肉一定要買今早現殺的,既有瘦肉也有肉筋,否則影響口感。待豬肉出現黏度時,一點一點地往裡倒水攪拌,再把肉泥撈上來,將稱好的澱粉緩慢倒入並揉勻,1斤豬肉配2兩水1兩澱粉。此時豬肉從粉紅色變成了米色。
若要做肉丸子,進行到此就快完成,但拳頭母不同。往肉泥里放了些切碎的香菇、肥肉和炸好的蔥頭,這樣味道才香。待配料完全和肉泥糅合在一塊後,開始燒水,然後把左手手掌攤平,右手抓起一把肉泥放入手掌,伸直食指,繞著肉泥反覆打圈,直至肉泥變成一巴掌寬、三根指頭粗的圓筒狀,再放入沸水裡。
大火快煮下,拳頭母很快浮到水面。不要立刻撈起來,而是觀察色澤,用筷子扎一紮,“變軟就代表熟了”。幾分鐘後,撈起鍋里的拳頭母,此時它們呈白色,夾雜一些香菇的黑色,就像一個個握緊的小拳頭。
其它做法
炒雙色肉粿
•主料
•拳頭母2個,肉粿1個,輔料,油適量,鹽適量,蔥花適量。
步驟:
•1.將雙色肉粿切成小條
•2.切蔥花
•3.起一油鍋
•4.加入雙色肉粿,炒點邊有點焦黃
•5.加入蔥花
•6.加入少許的鹽
•7.盛盤
四季豆炒拳頭母
•主料
•拳頭母1個,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四季豆適量,料酒適量,味素適量,蔥末適量。
•步驟
•1.準備好材料。
•2.鍋內熱油,下蔥末炒香。
•3.放入四季豆煸炒。
•4.加入拳頭母炒出香味。
•5.加點鹽。
•6.少許醬油。
•7.倒一點料酒
•8.最後加入味素即可。
•9.美味出鍋。
•小貼士
拳頭母蘿蔔湯
•準備拳頭母1個,蘿蔔和蔥
•把食材切好備用
•鍋內下油加蘿蔔翻炒
•加拳頭母和蔥,加料酒炒出香味
•加適量水
•最後加鹽和雞精調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