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手工藝品一般承載著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泥塑、手工刺繡、手工木雕、藍印花布、蠟染、剪紙[中國的民間剪紙藝術]、民間玩具等。比較典型手工藝品如膏老莊石膏燈,由於天然石膏儲量較少,開採及製造皆採用手工。以此材料作成的手工藝品,具有迎吉納祥、趨福除弊的特別含義。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正式實施,規定手工藝品標準英文名為Handicrafts。

基本信息

簡要介紹

手工藝促進精神文明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人們通過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一份份精美的作品,不同的材料,什麼廢舊的邊角料了。

家禽的羽毛了都可以做成一件完美的手工藝品,就像十字繡風靡世界,中國的手工藝在世界上也是位居首位。

現在中國的手工藝者有利用羽毛和金絲線做出了舉世無雙的金絲羽毛繡,被稱為羽毛十字繡,還申請了專利,專利號200820014640。

歷史發展

手工製作工藝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門類、傳世佳作蜚聲海內外,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傳統的工藝品既是文化藝術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時尚手工在現代都市如此紅火併流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有人說這是因為懷舊,是一種對往昔手工歲月的追憶;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手工製作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和實用的性能、手工隨心所欲的樂趣,已經不可抗拒的在我們身邊流行起來,她像風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

當今科技不斷發展,機器作為生產工具,已日益減少了人們的手工勞動;日益發展的電子計算機,不但準確無誤地進行數學運算,還能把一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代替著人們的腦力勞動。現代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代替人類雙手去操作危險的工作或試驗,且還在利用它從事藝術創作。如用它寫字、繪畫、繡花……推想不久的將來,人類手工創造的一切藝術品,漸漸就會被電子計算機之類的科技產品所代替。那么,過去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陶藝、編織、紙紮、玩具……手工製作之技藝,慢慢就無人詳知了。現代化的衝擊,使傳統的手藝正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隨之消逝的,還有人與物的溝通,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當今,日用品、工藝品琳琅滿目,但卻沒有了製作人留下的體溫和感情……”

手工藝品的存在價值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手工製作工藝美術是生產者的藝術,它出自民間,服務於民眾始終把實用和審美融合於一體,帶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性,非為純藝術現象。民間工藝美術植根社會最基層,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生生不息,構築了基礎雄厚的大眾文化底蘊,並對其他文化藝術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民間手工藝品

民間手工藝品是指民間的勞動人民為適應生活需要和審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產為主的一種工藝美術品。手工藝品的品種非常繁多,如宋錦、竹編、草編、手工刺繡、藍印花布、蠟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紙、民間玩具等。由於各地區、各民族的社會歷史、風俗習尚、地理環境、審美觀點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藝品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國手工藝術的風采。

手工製作工藝在我國民間有著悠久的製作歷史,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瑰寶,她以其悠久的歷史、精湛的技藝、豐富的門類、傳世佳作蜚聲海內外,幾千年來,傳統手工藝產品始終是代表中華民族的一大特色產業。傳統的工藝品既是文化藝術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時尚手工在現代都市如此紅火併流行,確實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有人說這是因為懷舊,是一種對往昔手工歲月的追憶;

在追求個性化的今天,手工製作工藝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裝飾和實用的性能、手工隨心所欲的樂趣,已經不可抗拒的在我們身邊流行起來,她像風一樣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巨大的市場前景。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當今科技不斷發展,機器作為生產工具,已日益減少了人們的手工勞動;日益發展的電子計算機,不但準確無誤地進行數學運算,還能把一種語言文字譯成另一種語言文字,代替著人們的腦力勞動。現代機器人的出現,不僅可以代替人類雙手去操作危險的工作或試驗,且還在利用它從事藝術創作。如用它寫字、繪畫、繡花……推想不久的將來,人類手工創造的一切藝術品,漸漸就會被電子計算機之類的科技產品所代替。那么,過去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陶藝、編織、紙紮、玩具……手工製作之技藝,慢慢就無人詳知了。現代化的衝擊,使傳統的手藝正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隨之消逝的,還有人與物的溝通,生命與自然的和諧。當今,日用品、工藝品琳琅滿目,但卻沒有了製作人留下的體溫和感情……”

手工製作工藝美術是生產者的藝術,它出自民間,服務於民眾始終把實用和審美融合於一體,帶有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性,非為純藝術現象。民間工藝美術植根社會最基層,在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生生不息,構築了基礎雄厚的大眾文化底蘊,並對其他文化藝術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代表中國特色的,中國結、風箏、泥人、剪紙、刺繡、面人等等。而最具中國特色應該是

風箏、剪紙、兔兒爺

天工開物

簡介

明朝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1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天復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事物而既萬矣,必待口授目成而後識之,其與幾何?萬事萬物之中,其無異生人與有益者,各載其半。匹有聰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棗梨之花未賞,而臆度“楚萍”;釜鬻之范鮮經,而侈談“莒鼎”;畫工好圖鬼魅而惡犬馬,即鄭僑、晉華豈足為烈哉?

幸生聖明極盛之世,滇南車馬縱貫遼陽,嶺徼宦商橫游薊北。為方萬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見見聞聞!若為士而生東晉之初、南宋之季,共視燕、秦、晉、豫方物已成夷產,從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肅慎之矢也。且夫王孫帝子生長深宮,御廚玉粒正香而欲觀未耜,尚宮錦衣方剪而想像機絲。當斯時也,披圖一觀,如獲重寶矣。

年來著書一種,名曰《天工開物》卷。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贗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吾友塗佰聚先生,誠意動天,心靈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長可取,必勤勤懇懇而契合焉,昨歲《畫音歸正》,由先生而授梓.茲有後命,復取此卷而繼起為之,其亦夙緣之所召哉。

卷分前後,乃“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觀象》、《樂律》二卷,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臨梓刪去。丐大業文人棄擲案頭,此書與功名進取毫不相關也。

上篇

乃粒:關於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

乃服:衣服原料的來源和加工方法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粹精:穀物的加工過程

作鹹:介紹鹽的生產方法

甘嗜:種植甘蔗及製糖、養蜂的方法

中篇

陶埏:磚、瓦、陶瓷的製作

冶鑄:金屬物件的鑄造

舟車:船舶、車輛的結構、製作和用途

錘鍛:用錘鍛方法製作鐵器和銅器

燔石:石灰、煤炭等非金屬礦的生產技術

膏液: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殺青:造紙的方法

下篇

五金:金屬的開採和冶煉

佳兵:兵器的製造方法

丹青:墨和顏料的製作

麴櫱:做酒的方法

珠玉:珠寶玉石的來源

種類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木版年畫 撲灰畫 紙馬 鐵畫 烙燙畫 彩蛋畫 羽毛畫 麥秸畫 炕圍畫 民間藝人畫 寺觀壁畫 內畫

彩繪 漆繪 吹糖人 糖畫

泥塑 麵塑 糖塑 蠟塑 雕塑 甌塑 灰塑

石雕 木雕 磚雕 竹雕 貝雕 骨雕 角雕 牙雕 蛋雕 根雕 果皮雕 果核雕 煤精雕 瓷刻 軟木畫 微雕

硯 木偶 皮影

陶器 瓷器 漆器 料器 玉器 景泰藍 石灣公仔

琉璃 金屬工藝 榫槽 畫像石 畫像磚

蠟染 扎染 夾染 藍印花布

刺繡 織錦 編織編結 布藝

紙藝 剪紙 風箏 燈彩 扇子 傘

臉譜 面具

代表

中國結

中國結 中國結

不知什麼時候起,現代人又把老祖宗那時候流行的飾物重新從箱子底下找出來,然後依葫蘆畫瓢,加上更多的想法,更多的點綴,於是,彩色絲線編紮成的粗粗細細帶子,有圖騰紋樣的小環兒,婀娜多姿的穗墜兒,這一切構成了美麗奇特的中國結。讓人驚嘆一根紅繩原來可以變出這么多的花樣。別看輕這小小的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是人們追求隨意、祈盼平安的一種意趣。

“結”是繩編飾品,它同中國的布藝、刺繡並稱為祖國的三大手工藝品。它樸實無華,莊重雅氣。說起中國結可謂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結”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感情的字眼,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溫馨的美感。“結”與“吉”諧音,“吉”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興盛長遠,流傳到如今。

刺繡

刺繡 刺繡

又稱絲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手工工藝品之一。據《尚書》記載在四千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衣畫而裳繡”;另在《詩經》中也有“素衣朱繡”的描繪。宋代時期崇尚刺繡服裝的風氣,已逐漸在民間廣泛流行,這也促使了中國絲繡工藝的發展。明代刺繡已成為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品,先後產生號稱“四大名繡”的蘇繡、粵繡、湘繡、蜀繡。其中蘇州的蘇繡和緙絲最為盛名。

蘇州刺繡發源於蘇州。蘇州女子性情柔和,心靈手巧,擅長慢針細活。蘇州繡娘有 10 多萬人,家家有刺繡,戶戶有繡娘。蘇繡工藝是以繡針引彩線,按事先設計的花紋和色彩,在絲綢、棉布等面料上刺綴運針,通過繡跡構成花樣、圖案、文字以取得藝術效果。蘇繡具有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豐富、繡工精細的特色。 手工刺繡是中國傳統的著名工藝品,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手工刺繡與養蠶、繅絲分不開。中國是世界上發現與使用蠶絲最早的國家,人們在四五千年前就已開始了養蠶、繅絲了。隨著蠶絲的使用,絲織品的產生與發展,手工刺繡工藝也逐漸興起,據中國史書《尚書》記載, 4000 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規定了服裝“衣畫裳繡”的裝飾,可見中國在四五千年前,手工刺繡品已經廣為流行了。

蕪湖鐵畫

蕪湖鐵畫 蕪湖鐵畫

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碳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融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鐵畫的製作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北宋。清代康熙年間,安徽蕪湖鐵畫才自成一體,並逐漸享譽四海。

鐵畫是以鐵為墨,以砧為硯,以錘代筆鍛制而成。鐵畫的品種分為三類:一類為尺幅小景,多以松、梅、蘭、竹、菊、鷹等為題材,這類鐵畫襯板鑲框,掛於粉牆之上,更顯端莊醒目。第二類為燈彩,一般由4至6幅鐵畫組成,內糊以紙或素絹,中燃銀燭,光彩奪目,動人神魄。第三類為屏風,多為山水風景,古樸典雅,蔚為壯觀。

蕪湖瀕臨長江,交通便利,曾為中國四大米市之一,自古以來鐵冶業就十分發達。發達的冶鐵業和高超的鍛技,為蕪湖鐵畫的創造提供了先天的基礎和條件。

蕪湖鐵畫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鍛鐵為畫,鬼斧神工,氣韻天成。蕪湖鐵畫以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工藝精湛、技藝高超著稱於世。鐵畫始於明末清初的康熙年間,由蕪湖鐵工湯天池與蕪湖畫家蕭尺木相互砥礪而成,到如今已有340多年歷史。蕪湖鐵畫源於國畫,具有新安畫派落筆瘦勁簡潔、風格冷峭奇倔的基本藝術特徵,是純手工鍛技藝術。它以鐵為原料,經紅爐冶煉後,再經鍛、鑽、抬壓焊、銼、鑿等技巧製成。既具有國畫的神韻又具雕塑的立體美,還表現了鋼鐵的柔韌性和延展性,是一種獨具風格的藝術。

蕪湖鐵畫曾參加法國巴黎世界博覽會、匈牙利布達佩斯造型藝術展,並赴日本、科威特、義大利、奈及利亞、沙特、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1959年~1960年老藝人儲炎慶和幾位弟子製作的大型鐵畫《迎客松》、《梅山水庫》和鐵書法《沁園春·雪》等作品布置在人民大會堂。蕪湖鐵畫歷經了340多年的承傳和發展,在傳統形式的尺幅小景、畫燈、屏風基礎上,又創有立體鐵畫、盆景鐵畫、瓷板鐵畫和鍍金鐵畫,形成了座屏、壁畫、書法、裝飾陳設和文化禮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個品種,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魅力,在藝壇獨樹一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省蕪湖市的楊光輝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傳統布藝

布藝即布上的藝術,是中國民間工藝中一朵瑰麗的奇葩。

中國古代的布藝主要有繡花、挑花、貼花等。

傳統布藝 傳統布藝

繡花的針法很多,有鋪針、平針、散針、打子,套扣、盤金,辮繡、鎖繡等。繡花以地域、風俗的不同也分不同的風格與流派。南方地區的織繡歷史比北方長,技術較北方高,風格細膩雅潔;北方用針較粗,配色亮麗。

挑花又稱十字繡,要求嚴格的按照面料經緯紋路,挑繡等距離、等長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種花紋圖案的刺繡形式,有獨特的變形吉祥幾何紋裝飾風格。刺繡時不傷布絲,能加強布料的耐磨損強度,此種針法適用於服裝、手帕、頭巾、圍腰、門帘、窗簾等實用品,是刺繡中最早廣為流傳的一種針法。

布貼花是用小塊的不同顏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種圖案的刺繡手法,又稱“補花”。大家古代民間有給小孩穿“百家衣”的習俗,即向鄉鄰收集各種顏色布料拼制童衣,取百家保護、護佑平安之意。

縫紉刺繡在中國民間被稱之為“女紅”,勤勞智慧的中國婦女將自己美好的情感傾注入針縫製之中,風格或細膩纖秀、淡潔清雅;或粗獷豪放、色彩鮮明,創造出了無數動人心弦的布藝作品。

中國古代的民間布藝主要用於服裝、鞋帽、床帳、掛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裝飾(如頭巾、香袋、扇帶、荷包、手帕等)、玩具等。這些生活日常用品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增強了布料的強度和耐磨能力。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國民間布藝多用一些象徵性的圖形。花卉、蟲鳥、植物等表達作者祈盼吉祥,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祿、壽”題材,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兒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圖案,以取避邪鎮惡,希望小孩子象小老虎一樣健壯;新婚夫婦用品喜歡用鴛鴦戲水,蓮(連)生貴子,鯉魚鬧蓮(象徵婚姻和諧)圖案,期盼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姑娘送給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以蝴蝶翩翩起舞之形或並蒂蓮花圖案含蓄地表達隱藏在姑娘心底的秘密,針針線線都浸染著愛慕之情。

中國布藝代代相傳,表現出作者對生活的理解和渴望,傾注了人們無盡的智慧,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 。

保定鐵球

保定鐵球,又名健身球,是保定民眾十分喜愛的體育活動器材。保定的中老年人,特別喜玩鐵球,一般用一隻手托著兩個鐵球玩耍,以舒筋活絡,強身健體。

保定鐵球,直徑一般4~5厘米,球體明光鋥亮,球內有球,並裝有音板,兩個為一副,聲音有高有低,名曰“一公一母”。將雙球置於手中,五指撥動,使之正轉或逆轉,發出一高一低的音響,輕柔悅耳。

保定鐵球聞名遐邇。1937年瀘溝橋事變爆發後,日軍攻占保定,鐵球藝人被環境所迫停止了生產。1955年,保定的機鐵生產合作社首先恢復鐵球生產。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鐵球被視為“四舊”,生產再次中斷。1975年10月,原國民黨河北省主席商震從日本回國探親來到保定,希望得到一副鐵球。因當時沒有生產單位,負責接待的人通過各種途徑,在一位曾生產過鐵球的老工人家中找到一副鐵球,經過修理拋光,贈送給了商震,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1979年,定州開始研製生產。1981年,保定市農具廠(後改為鐵球廠)也恢復鐵球生產,兩個廠的鐵球用不鏽鋼製作,冠名王鐵匠牌,對外稱健身球。

1984年,保定市成立健身球協會,專門研究健身球傳統技法,先後整理出“雙球鏇轉”,“多球鏇轉”,“空中拋接”、“多人對接”、“上下滾動”等多種運動技巧。1985年,保定市舉行了首屆鐵球表演評比大會,隨後組建了鐵球技術表演隊。多次應邀到北京和全國各地進行表演和技術輔導,把具有悠久歷史的保定鐵球運動介紹給各地老年人和外國人士,為保定健身球運動的推廣普及開闢了新路。

保定健身球蜚聲海外,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波蘭、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美國貿易聯合公司主席原康德市市長皮樂斯先生經人推薦,每天用健身球鍛練身體半小時,並用錄音、錄像宣傳健身球的益處。1982年,他親自到保定定購了6000對健身球。同年4月,美國報刊發表了健身球的照片和文章。6月,香港《大公報》登載健身球的新聞報導,題為“大如雞卵,金屬製成,保定健身球造福於美國患者”。香港商人呂高敏在香港開辦了健身球業務,向全世界推銷。1984年4月27日,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把兩副健身球送給美國總統里根夫婦。里根總統高興地表示,一定要抽出時間練這個新的體育項目。

牙雕

歷來是人們公認的高檔奢侈品,有關資料顯示,早在遠古時代,大家的祖先就已利用牙角製成各種簡單的飾品來裝扮自己、美化生活。中國考古工作者曾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鳥形匕、蠶紋象牙雕圓形器,就是大家如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牙雕作品。此後,隨著祖先們對現實生活和認知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對生活質量的不懈追求,牙雕的形制與用途也由簡趨繁,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所雕牙角作品,不僅精緻細巧、題材廣泛,其工藝也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至唐代,牙雕越發精緻完美,呈現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新的雕琢技法。其中的撥鏤器更是唐代獨創,到如今,日本正倉院還珍藏著唐代的“紅牙撥鏤尺”、“綠牙撥鏤尺”、“紅牙撥鏤琵琶撥子” 。到了明清兩代,牙雕工藝更是精品迭出,其中尤以乾隆年間的牙雕最為興盛,其時湧現出一大批藝匠和雕刻大師,同時還形成了蘇州、北京、廣東、上海等地的牙雕地方流派。蘇州牙雕典雅醇厚,以小件的文房用具居多,題材來源相當廣泛,人稱“蘇州樣,廣東匠” 。北京牙雕細巧生動,由宮中的“如意館” 玉匠兼作,民間也設有專業作坊。廣東牙雕精細工整、玲瓏剔透,其料出滇南、粵西,亦有專業加工,多製作梳子、簪、環、扇及文玩等,其在汲取外來文化的同時,在技藝上不斷創新,作品既具有民族文化內涵,又具有西洋文化風格,並以“工聚業精,流播閨閣” 而聞名全國。

而上海牙雕則是中國牙雕藝苑裡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的發展基礎雖然源於蘇州牙雕,但有些地方卻尤勝於蘇州牙雕。它在汲取了北京牙雕、廣州牙雕等地域流派精華的同時,經過了歷代藝術家的不懈努力,海納百川,勇於開拓,遂演繹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派牙雕。其主要特點是物中有情、景中有景、情景交融、意境悠深。主要工藝技法有人物圓雕、皮雕和鏤雕細花等等,其中又以鏤雕細花為最具特色。此外,上海牙雕(海派牙雕)在人物雕刻上也很有特色,不僅在技法上以誇張的手法來求得形和神的和諧統一,而且還極善於運用其所長,去塑造人物形象,即便是仙佛也是如此,其所蘊含著的民族性、民俗性,較之其他地域流派的牙雕似乎更勝一籌。

竹雕

竹雕 竹雕

竹雕也稱竹刻,是在竹製的器物上雕刻多種裝飾圖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種陳設擺件,雕刻的方法主要有陰線、陽刻、圓雕、透雕、深淺浮雕或高浮雕等。竹雕早期通常是將宮室、人物、山水、花鳥等紋飾,刻在器物之上。如今竹雕的雕刻作品有的雕刻簡練、古樸大方,有的精工細作、紋飾繁密,變幻無窮。中國的竹雕藝術源遠流長,大家的學術、考古界一直認為,遠在紙墨筆硯發明之前,先民們已經學會用刀在柱子上刻字記事。這種最原始的竹雕,應該先於甲骨文。竹雕成為一種藝術,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漸為人們所識,並受到喜愛。竹雕發展到明清時期大盛,雕刻技藝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竹雕藝術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竹雕藝術品市場活躍,收藏和投資趨熱,價格也呈上升之勢。尤其是名家刻制的作品,更加受到追捧。在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上有著各式各樣的竹雕產品,如竹雕筆筒、竹雕掛件等。來義烏購買竹雕工藝品的外國客商也絡繹不絕。

炭雕

炭雕 炭雕

炭雕是以高性能活性炭為原料,經過壓模成形噴砂雕塑手工上色等多道工序製成的高檔工藝品。在最大限度保留活性炭的活性的基礎上,炭雕又被賦予了藝術價值。不僅可以有效保護您和您的家人遠離室內空氣污染,還可以裝點您的家。

炭雕工藝品能吸附有害氣體:苯(C6H6)、甲醛(CH2O)、甲苯(C6H5CH3)、甲烷(CH4)、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氯(Cl2)、氨(NH3)、氡(Rn)等化學氣體以及煙霧及異味等不潔氣體,維護人體健康的空氣淨化目的,無二次污染。

木雕工藝品

中國木雕工藝品藝術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那時就有了不少初具雛型的工藝品。到戰國時期,木雕工藝已由商代用於制陶工藝中的簡單刻紋和雕花板的陰刻,發展到立體圓雕工藝。漢代動物木雕用整木雕制,將中國木雕藝術推向了一個高峰。唐宋時期,木雕工藝日趨完美。明清木雕則是中國古典木雕藝術成熟的時代,作品十分豐富,除了動物,還有人物。

木雕工藝品分類

木雕工藝品是人們喜愛、收藏的藝術品類之一,在中國藝術史上占有重要席位。它的種類很多,分類方法也不統一,在形形色色的木雕中,充分展現出其中蘊藏的由環保材質和工藝創造出的立體之美與手藝之巧。據專家介紹,木雕可以分為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

工藝木雕又可分為觀賞性和實用性兩種。觀賞性是指陳列、擺設在桌台、幾、案、架之上的供人觀賞的藝術品。它是利用立體圓雕的工藝技術雕刻而成,比如飛禽走獸、花鳥魚蟲、海洋生物、十二生肖等;實用性是指利用木雕工藝裝飾的、實用與藝術相結合的藝術品,如宮燈、鏡框、筆架、筆筒、首飾盒、儲蓄罐以及家具雕刻等。

藝術木雕通常是指構思巧妙、內涵深刻、能反映作者審美觀和藝術技巧的作品,充分體現出木雕藝術的趣味和環保的材質美。藝術木雕是雕刻家心靈手巧的產物,而且也是裝飾、裝潢、美化環境、陶冶情操的藝術品,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比如大家常見的根雕。

各地特色木雕

●東陽木雕

東陽木雕歷史上有名,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東陽木雕藝術性強,它以浮雕技藝為主,設計上採取散點透視、鳥瞰式透視等構圖,布局豐滿,

散而不松,多而不亂,層次分明,主題突出,故事情節性強,因而深受收藏家喜愛。

●黃楊木雕

木雕 木雕

黃楊木雕以用黃楊木雕刻用材而得名。黃楊木雕的國際影響巨大,早在本世紀初,朱子常等創作出的“捉迷藏”等優秀作品,在南洋勸業會和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獲國際大獎,使黃楊木雕轟動海內外。另外,黃楊木堅韌光潔、紋理細膩,具有象牙效果,年代愈久愈深,古樸美觀。黃楊木雕雕刻技法豐富,除了圓雕、鏤雕、浮雕外,還創作了鑲嵌等多種技法,有很高的藝術性。黃楊木雕主要用於藝術欣賞品,因此雕工非常講究。

●龍眼木雕

龍眼木雕是以龍眼樹(即桂圓樹)的樹幹,特別是根部為材料,其虬根疤節,姿態萬端,是木雕良材。龍眼木雕的投資價值在於它以天然逼真取勝,以人物為主,也有鳥獸花果,木材經磨光打蠟,近似紅木,顯得古樸、穩重、大方、精美。

●金漆木雕

金漆木雕用樟木雕刻,上漆貼金,特點是金碧輝煌,工藝秀美,以浮雕、通花透雕和立體通雕為表現形式,透雕經絡通暢,層次豐富,刻工細膩,立體感強。金漆木雕工藝流傳到如今,其當代作品多次獲國際大獎。

●湘南木雕

湘南木雕有一種大巧若拙的風格,具有投資價值。

●歙縣木雕

安徽古董木雕自古有名,以歙縣木雕為代表。

中華陶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品不斷崛起。面對這種現狀,“中華陶”意識到,要想生存發展,讓歷史悠久的陶瓷藝品工藝煥發新的生機,就是必要進行改革,把現代社會的流行時尚元素融合到陶瓷工藝品里,使其更符合如今社會的大眾審美觀和品位,迎合年輕人的口味。“中華陶”攜手眾多陶藝美術大師,將陶瓷工藝品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大家面前!

“巧奪天工憑妙手,石灣該是美陶灣”——著名詩人郭沫若曾用這樣的詩句來形容石灣陶藝;相信經過“中華陶”融合傳統工藝和現代元素打造全新“石灣公仔”必將把陶瓷工藝品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引領全新的時尚潮流。

蛻變再生

簡介

中國手工藝有萬年以上的不間斷歷史,經過古代、近代、現代三個時段的發展演變,正面臨著蛻變和再生的考驗。蛻變並不意味著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蛻變過程畢竟是脫胎換骨的改造。這一事實是殘酷的。但適者生存的原則不僅適用於自然界,也適用於文化產業。大家都清楚地看到,20世紀的一百年間、傳統手工藝從鼎盛期日漸下滑,到世紀末,已衰退到歷史的低點。而同樣在這一百年間,大家對傳統手工藝的歷史沿革、發展規律、文化內涵的整理和研究卻日漸興隆,到世紀末已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峰。這一反差耐人尋味,但並不奇怪,它們都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而發生的。前者與社會的轉型和變革緊密相聯,是已發生的客觀事實,不是理論問題。後者是在知識水平和認識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礎上,對歷史的總結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有理論和實踐如何結合的問題。本文擬從近代以來傳統手工藝潛在的蛻變因素、工業社會與傳統手工藝的衝突來分析21世紀傳統手工藝的前途。結論正確與否,還有待實踐的檢驗。

潛在的蛻變因素

20世紀初,中國的政治體制和社會環境發生了有史以來最深刻的變革,推翻了千年封建體制、建立了共和國;五四新文化運動又以摧枯拉朽之勢蕩滌了舊的思想體系和陳規陋習,從而開闢了中國文化史的新紀元。然而在如此劇烈的社會震撼之中,傳統手工藝從表面看似乎沒有多少變化,大體上傳承了清代的風格和技藝,時強時弱地延續了幾十年。但從它與社會形態,生活方式的相關性來分析,就可以看到迫使它發生蛻變的潛在因素。

(一)傳統手工藝的市場日漸縮小

在中國古代,手工藝品的使用幾乎涉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在“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環境中,手工藝提供了大部分的社會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禮服、禮器,小到民間的嫁衣、紙馬。尤其是宮廷和寵大的官僚機構對高檔手工藝的需求曾極大地刺激了它的生產,使金、玉、漆、木、絲織、刺繡等行業的技藝登峰造極。但辛亥革命引起的政體驟變,使頂戴花翎、龍袍朝珠一夜間被廢除,帶有封建等級烙印的手工藝立即失去了市場。這是市場縮小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來,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輸入中國,如洋布、洋油燈、洋火、洋襪、電扇、電燈、鐘錶等等,逐步占領了大都市的市場,就連慈禧、光緒都有了鋼琴和沙發。1893年(光緒十九年)上海安裝了6325盞電燈,次年達到9091盞。接著,北京、天津,包括皇宮禁苑都裝起了電燈(焦潤明:《中國近代文化史》)。這樣,實用手工藝的生產必然受到排擠。

(二)對手工藝品價值認識的偏移

傳統手工藝品原來就有兩大類別。一類是高檔品(即後來所說的特種工藝)。兼有觀賞和收藏的價值。一類是普及的實用品,直接服務於人的生活。在封建社會,高檔工藝品早就成了少數人積斂財富的對象,古物則當作“古玩”收藏。據《查抄和 家產清單》,何家玉器庫有“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塊、玉如意一百三十二柄,鑲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以上共作價銀七百萬兩”。古玩器有“古銅瓶二十座、古銅鼎二十一座、古銅海三十三座……,以上共作價銀八百萬兩”等等。民國以來,實用手工藝品雖然有收縮的趨勢,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貴對高檔工藝品的需求並未有絲毫減少。因此對手工藝品的價值就明顯地偏向了高檔的特種工藝品。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的明顯上升,使實用價值顯得無足輕重。晚清至民初蘇州工藝美術的畸形發展就是一例,當時以紅木家具、玉雕、珠寶、檀香扇、刺繡為大宗,基本上都是特種工藝品。

(三)手工藝的創作觀念難以與時代同步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近代傳統手工藝的創作觀念長期停留在清代風格之中,少有變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子師徒世代相繼的傳承方式,使技藝和風格走向程式化,一時難以扭轉。正如《考工記》所說:“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二是近代文化轉型的不平衡性,使傳統手工藝無法迅速與時代靠攏。上個世紀初葉,當東南地區和大都市已經出現較多西裝的時候,邊遠地區還在給少女裹足,社會上出現了古今混雜、中西並舉的現象,傳統手工藝似乎無所適從。一些人感到世事的變遷,以創新來爭取市場,如景德鎮瓷瓶上出現了時裝人物畫。一些人處於獵奇心理,又丟不開傳統的觀念,就產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風格。如蘇州東山雕花大樓,既有中國吉祥紋和廿四孝雕刻,又有羅馬柱頭和文藝復興式的雕花,雜亂無章。只有刺繡不自覺地發生了比較徹底的蛻變。刺繡在古代以實用為主,明代露香園的“顧繡”開創了以繡仿畫的工藝,並廣為流傳。在實用刺繡日趨衰退的時候,這種工藝反而蒸蒸日上,但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刺繡了。三是高居於現實生活之上的高檔工藝品,本來就是用以升值的藏品和玩物,以仿古為上品,自然可以無視社會的變革。總之,近代傳統手工藝處在變與不變,似變非變的邊緣線上,預示著一場難以阻擋的蛻變之風將要橫掃中國。

蛻變的必然性

20世紀的後五十年,中國的經濟曾經大落大起,而傳統手工藝反而大起大落,這必然會引起大家的深思:如此的“差異”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工業化社會,傳統手工藝必然要發生蛻變是客觀規律。而促成這一蛻變的因素則是多方面的。

(一)與市場經濟不相適應的生產方式

20世紀50—60年代,傳統手工藝經歷了一個難得的復興期。在各級政府部門的直接指導下,集體所有制代替了分散的個體作坊,以創辦工藝美術院校和子承父業的兩種方式培養後繼人才。在計畫性對外貿易的經濟槓桿作用下經濟體制向市場體制轉變的過程中,許多廠社難以維持,甚至倒閉。而個體作坊又漸漸興起,手工藝生產以手工為主,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可以一件一件地完成,與工業化的批量生產完全不同,往往要因材施技。集群化的流水作業和等級工資制度把個人創造的積極性淹在“大鍋飯”中,在新的經濟體制中必然陷入困境。結果是大量的實用品由工業化批量生產、如日用陶瓷、家具;少量的特種工藝品由作坊精雕細刻,如珠寶、金銀首飾等等,發生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二)與生活方式脫離的產品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傳統手工藝在現代衰落更直接的原因,是與工業化社會生活方式的脫離。20世紀50—70年代,中國人的生活雖然簡樸,實際上已有嚴重的“西化”傾向。如單調的西式服裝、簡陋的西式住房、不變速的腳踏車、蒸氣火車頭等等。傳統手工藝除了換取外匯,與人民生活已經離得很遠。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人的生活從“溫飽型”向“小康型”、“富裕型”靠攏,西化趨勢加速,居住環境的改善、家用電器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延伸、私家汽車的增多、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都使得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觀念、時空觀念發生了根本的改變,衣食住行的所需,主要依靠工業化產品,價廉物美。手工藝品雖然價格攀升,但“曲高和寡”。有一位女企業家斥巨資建立了紫檀博物館,能如此做的又有幾人?可見,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必然造成傳統文化中物質層面的收縮,哪一個民族都難以擺脫這個規律。

(三)“推陳出新”的誤區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傳統手工藝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始終處在“流變”之中,並由此形成了豐富多樣的歷史風格。現代的“推陳出新”是不是能夠使它重新與時代潮流相匯合?70年代的兩次創新嘗試說明這是十分艱難的。在“文革”的鬧劇中,傳統手工藝在“樣板戲”的感召下,曾出現直接反映革命題材或“樣板戲”某個情節的高潮,可以稱為“樣板戲式”的推陳出新。這種創新基本上排除了藝術規律。隨著“文革”的結束,這種創新也就不了了之。70年代後期,百廢待興,為了振興傳統手工藝,又作了“文藝復興式”的創新嘗試,也就是提倡復興“漢唐風格”、“敦煌風格”等。意欲擺脫幾十年來明清風格的束縛,從古典藝術中汲取養料使之有更廣闊的創作領域。然而這種變相的復古在70-80年代難以收到預期的效果,這兩次“推陳出新”的遭遇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一是對傳統文化認識的差異。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毋庸贅言。但一般人心目中的傳統手工藝往往被定格在明清風格中,不僅因為它們與近代直接相聯,而且明清遺物眾多,如建築、園林、家具、書畫、戲曲、小說等等,它們與手工藝品融合為一道古典文化的風景線,形成了認識上的定勢。對於專家備加讚賞的漢唐、敦煌等藝術反而感到陌生。蘇州寒山寺增建了一座仿唐塔,被不少人看成是“日本式”。如果一味復興,即使藝術水準很高,也難以為多數人賞識。二是改良不能挽救傳統手工藝。上述兩種“推陳出新”都是在保持傳統手工藝的技藝、材料、表現手法極度完整的前提下,只是在題材上進行切換,做了局部的改良。事實證明,在現代社會,傳統手工藝或者以既定的樣式顯示歷史的深遠;或者使技藝和風格分離,經過與現代要素的重新組合,才能融入工業化社會的環境中,從而獲得“再生”。

再生之路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在21世紀,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可能有三種生存方式。一種是整體的傳承。除了少數自然生存的品種外,還要從文化生態學的高度人為地保護最優秀的品種和大師級人物,使之不失傳。一種是傳統的技藝和現代風格的結合,即用現代審美意識對傳統手工藝進行再創造,使之與現代生活環境相適應,如現代陶藝,它在造型、釉色、彩繪和肌理方面的變化都與現代派以及現代派之後的藝術有千絲萬樓的聯繫。一種是將風格從技藝中分離出來,使之與現代材料和工藝結合。只有風格的移植,沒有技藝的傳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現代樣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裝,紐絆做成假扣,團花可以剪一塊織錦緞替代等。這種形式既能寄託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適應現代化環境,生命力將十分頑強。上述三種類型中,後兩種都以風格和技藝的分離為特點,從中大家不難看出傳統手工藝“蛻變——再生“的規律。

(一)形式與思想內涵的分離和移植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傳統手工藝的思想內涵很豐富,難以一言蔽之。但從根本上說,它與中國傳統文化尊卑有分的等級觀念、敬天祭祖的宗教思想、天人感應的宇宙思維、永不忘本的傳承意識、辟邪納吉的民俗傳統是融為一體的。然而社會的變革往往迫使傳統手工藝的形式層面與精神內質相剝離,或者給舊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內涵,或者用新形式表現古老的思想。舊形式新內涵的典型莫過於北京故宮從皇家禁苑成了博物館、江南園林從私家花園成了人民公園。另外,大家常見以京劇臉譜、儺戲面具作裝飾的現象,它們究竟是什麼角色或者什麼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體現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神韻和風格。現代人佩玉只是為了吉祥,誰還記得孔子關於君子以玉比德的教誨呢?所謂舊內涵新形式的結合,是指用現代手法反映古老的觀念和思想。如現代時裝設計中那些以中國文化為主題的作品、現代少數民族舞台服裝的設計製作均是如此。再如,陰陽五行說是十分古老的宇宙觀念,在傳統手工藝中,代表四方的四神是這種觀念最直觀的反映。2001年“藝術和科學”研討會的系列招貼畫《金木水火土》(見《裝飾》2001年四期封二)就用全新的視覺形象表現五行、五色觀念。由李政道創意的雕塑《物之道》(見《裝飾》2001年四期彩頁)則是以“陰陽互抱”為內涵的現代作品。

(二)形式與技藝的分離和移植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中國傳統手工藝風格的形成首先取決於思想內涵。同時,材料和工藝獨特性也是重要的方面。作為文化遺產,風格和技藝永遠是一個整體。但要想融入現代社會,卻不能不使它們分離。因為材料和技藝既帶來了獨特的風格,也帶來了局限性,想使玉雕做成牙雕那樣鏤刻精細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而現代社會並不重視玉和象牙的經濟價值,更需要華而不貴、隨風而變的飾物和用品。如果使傳統手工藝的形成和技藝脫離固定的關係,就有了再創造的空間。如軟雕塑表現彩陶紋樣,用地毯表現漢代畫像石,用大尺度的木浮雕仿玉雕都是成功的嘗試。反過來,用傳統技藝反映新題材也是一種移植,上文已說到的現代陶藝即是典範。但是,也不是任何題材都適合於傳統工藝。有一處陳列,用小泥人的技法和程式製作現代人物大型彩塑、變優勢為劣勢,難以成功。

(三)形式與實用性的分離與移植

傳統手工藝曾經與過去的生活緊密相連,一些產品為當時的生活服務,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在現代生活方式和人居環境中,它們的實用價值也隨之降低以至消失,形式和實用性的分離就不可避免。如江南舊式民居的窗格,使用不同樣式的分隔,形成好看的幾何紋。在現代建築中本已完全不用這種木製窗格,但在室內裝修中,它們被掛牆上,或做成假窗,反而深受歡迎,甚至出現了製成新窗格再做舊的現象。又如,服飾繡品成為掛件、石磨和栓馬樁放在院子裡等等。這些曾經是非常實用的產品紛紛被移植到顯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裝飾之中,再也不會有使用價值了。這樣的“蛻變——再生”不能不說是非常典型的。 總之,傳統手工藝的風格將是永存的,然而,它卻為“再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那就是脫胎換骨的蛻變。

現代簡介

手工藝品 手工藝品

DIY系英文DO IT YOURSELF的縮寫,意思是“自己動手製作”,手工DIY即指自己親自動手做手工之意。它與傳統手工藝製作不同在於,它製作方法簡單,一般人容易上手掌握,易懂易學,不需要很深的手工造詣,在藝術創作的同時也融入了無窮的趣味性,沒有太多固定框架,可隨個人喜好自由發揮。

這兩年,DIY的另外一個解釋方法為:Design It Yourself ,譯為自己設計。在網際網路的如今,典型的design it yourself 的代表有憶典定製、D客商城。他們兩個網站都提供一個軟體讓客戶為自己所選的產品自己進行設計,更好的體現以人為本,客戶至上!

主要手工DIY代表有串珠、絲網花、紙藤花、不織布手工、十字繡等,另外還有手工DIY香皂、手工DIY朱古力等,DIY手工既是閒暇時一項很好的興趣投入,也是百姓創業的好項目,深受各年齡階層的喜愛。

現代手工

串珠

串珠,顧名思義,即用水晶、木、瑪瑙、玻璃、琥珀等質地的珠子,巧思妙想,DIY出屬於自己的心愛飾品,逐漸發展成為手工製作飾品的一大門類,小串珠孩、青年、中年、老年紛紛動手,串珠已經成為一種另人矚目的流行時尚和創業致富的捷徑之一。

或許你想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飾品,或許你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創造力,那就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個性的串珠吧。

絲網花

絲網花亦稱絲襪花,最早起源於日本,被當地人稱之為東籬花,由於製作絲網花的基本材料是普通的絲襪,也被稱為“絲網花”。絲襪花在日本最初是人們將破損的棄之可惜又留之無用的絲襪, 經巧妙構思創作出來的,並逐漸風靡全日本,成為許多家庭主婦的新寵。並於90年代末經台灣傳入中國大陸。它以五彩鐵絲及絲襪純手工製作而成。質感細膩,花形逼真,猶如鮮花一般,欣賞及裝飾效果頗佳。色澤多樣,花色豐富,能夠極好的滿足各層人士的創作需求,滿足個人隨心所欲地搭配製花。花兒不易褪色,歷久如新。

十字繡

十字繡 十字繡

十字繡(cross stitch),是用專用的繡線和十字格布,利用經緯交織的搭十字的方法,對照專用的坐標圖案進行刺繡,任何人都可以繡出同樣效果的一種刺繡方法。十字繡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繡,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許多少數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就普遍存在著自製的十字繡的工藝品。由於各國文化的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繡在各國的發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繡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圖案,都別具匠心。

不織布手工

什麼是不織布?

不織布也叫無紡布,因為它是一種不需要紡紗織布而形成的織物,只是將紡織短纖維或者長絲進行定向或隨機撐列,形成纖網結構,然後採用機械、熱粘或化學等方法加固而成。簡單的講就是:它不是由一根一根的紗線交織、編結在一起的,而是將纖維直接通過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所以,當你拿到你衣服里的粘稱時,就會發現,是抽不出一根根的線頭的。非織造布突破了傳統的紡織原理,並具有工藝流程短、生產速度快,產量高、成本低、用途廣、原料來源多等特點。

不織布手工製作特點

不織布手工就是用不織布製作的手工,越來越多的手工愛好者加入了不織布手工製作,因為:

1、不織布材料特別,比一般的布要厚和硬,不會出現棉布掉線等情況,縫製時方便。

2、不織布做出來的東西可愛逼真,送禮可表達心意。

3、不織布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大家可以設計不同的圖案,不織布書、不織布蛋糕、不織布娃娃、不織布袋子都可以通過大家的手製作出來。

4、不織布不會像棉布等其它布料一樣,會出現毛邊的情況,並且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容易定型。

紙藤花

紙藤花簡介

紙藤花 紙藤花

紙藤花顧名思義就是說用紙做成的花,而且是立體的。最早出現於日本近兩年來在台灣十分盛行,又與台灣的紙藤工藝相結合,形成紙藤花。紙藤花經台灣人引進到祖國大陸,以精美時尚的外觀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很多人看後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是用紙做的。

紙藝這幾年來在世界各國可說是大行其道,原因除了紙材料價廉易得之外,紙本身的可塑性也相當高,是極佳的美術創作素材。沉浸於物質過於充裕的現代人,逐漸厭倦了機器製造品的刻板與雷同,轉而追求個性特立品味和自我訴求表達,紙藝為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注入知性之美,還美化了大家的家居。 最重要的是,在創作紙藝過程中享受到的那份愉悅與成就感。同時,紙藝的製作水平也越來越專業,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紙藝的種類有很多,如紙藝花卉、摺紙、紙雕等,尤其是紙藝花卉被人們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紙藤花的5大特點

1、紙藤花純粹手工,簡單易做: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全部手工,明白易懂,製作輕鬆。

2、紙藤花成本低廉,市場廣闊:紙工藝品是一種投資少的項目,純手工,不需要水電, 以及紙張原材料的利用率極高,因此成本較低;並且花的市場需求是不會枯竭的;

3、體驗樂趣,濃縮感情:紙藝品全手工操作,每件都是獨一無二,同時憑個人的靈感及意念可隨意創造造型、花色等;在製作中讓你體現無限的樂趣,可以是休閒,可以是學習,可以自己用或者贈送親朋。

4、紙藤花形象逼真,造型多樣:可以製作各種花卉等紙藝品,造型多樣、色彩豐富,形象惟妙惟肖,有很強的立體感,極富裝飾和欣賞價值;

5、紙藤花自然環保,容易保存:環保紙張,不易退色、易吸灰塵、受潮濕, 保存長久、無需打理,對環境、人體等無不良作用。

手工DIY香皂

所謂手工香皂DIY是在傳統的工業化香皂基礎上,研發出來的可以自己動手手工製作的產品。手工香皂DIY的最大特點在於充分滿足了人們日益增加的個性化時尚化需求,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都比工業化香皂豐富並富於表現力。

手工香皂DIY是較為流行的一種手工藝。可根據人們的需求製作出形象、色彩各異的香皂。不僅造型新穎、美觀,而且色彩鮮艷、斑斕,它完全脫離了普通香皂的形象和顏色特徵,大大滿足了人們在視覺和裝飾上的不同需求,不僅具有清潔用具的功能,還可作為禮品饋贈親朋好友,倍受時尚女性的青睞。

DIY手工香皂,它是一種即能玩又能用的非一次性消費品。DIY手工香皂不僅因為獨特的個性魅力及自己創作的樂趣,也因它的溫和、不刺激,博得了人們的喜歡。

用來做手工香皂DIY的原料是由純甘油和純天然的植物油精煉而成,具有非常好的保濕效果,對皮膚的養護作用尤為突出,既可用作洗面,卸妝,又可用作沐浴用。DIY手工香皂的泡沫細膩豐富,能徹底清除毛孔深處的油污。使肌膚滋潤光澤,富有彈性。同時又是綠色的安全的環保材料。手工香皂DIY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製作出富有特色的香型、顏色、形狀的藝術作品,還可以製作出符合自己肌膚特性的特效香皂;充分體現了DIY隨心所欲的特性。

手工香皂DIY,它融創意、天然、藝術、香薰於一體,採用天然的植物精華,絕無動物油脂,極富想像力的藝術造型和神奇怡人的植物香薰精油,經過創意、熔注、造型、修飾、入模、出模、包裝等一系列工序精心製作完成,手工香皂DIY的製作過程就是一件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的誕生過程。雖然DIY手工香皂的效用和大家日常所買香皂並無二致,但其不僅具有實用性,還有獨特的觀賞性和趣味性。因此,很適合喜歡自己動手創作的朋友們參與。

創業項目

皮藝類:

休閒指數:★★★★☆

皮藝 皮藝

環保指數:★★★☆☆

技術難度:★★★★★

自古就有皮匠行當,但現代皮匠們登峰造極,將這門手藝改良,精細化、個性化、時尚化,創造了極富藝術美感的飾品、家居用品。使產品藝術化,將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生意緊密結合,是這個類別最大的特點。

玩皮的人,都充滿著酷勁。究其根源,他們是從無數個充滿著酷勁的圈子中延伸出來的:玩攝影的,需要相機套;玩摩托的,需要皮夾克、皮飾;玩戶外的,需要刀鞘裝備包;即便什麼都不玩,也會喜歡漂亮包包。這些需求與熱愛,就是玩皮一族形成的基礎。

開手工皮藝店,不僅僅是做生意,也是做藝術。

手工皮藝店銷售的產品豐富多樣,各式皮包、皮鞋、皮夾,還有皮質打火機套、小鏡子,以及各種皮造生活用品和裝飾品等等,就連小店裡供客人休息的凳子也是皮的,十分奪人眼球。置身在這樣的環境裡,嗅著獨特的牛皮味道,仿佛回歸自然。

對普通人來說,投資手工皮藝店,應該對這一行業和產品有較詳細的了解,至少要對這種率真自然的皮草文化有一定的愛好。

陶藝類:

休閒指數:★★★★☆

環保指數:★★★★★

技術難度:★☆☆☆☆

新型材料不斷開發,使傳統手工技藝有了新的創作空間,也帶來了全新的生活、生意方式。陶藝在新科技時代,分支出豐富多彩的小體系,既相通又各異,具有極大想像和發揮餘地。

前幾年,陶藝吧在各大城市腹地如雨後春筍般一夜之間冒出了一間又一間,著實讓一些時尚的小資青年浪漫了一把,可小資青年們對陶藝吧的熱乎勁兒來得快,去得也快,往往是體驗一次,就塑封成回憶。很多陶藝吧門可羅雀,不得不關門大吉敗走麥城。

然而,這個市場並沒有就此沉寂,反而在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煥發出新的生機。

除了傳統陶藝吧,新興陶藝也隨之風靡。它是一種新型捏塑材料,看起來就像小孩子玩的橡皮泥,國人親切地稱它為軟陶泥。它無毒、無味、無刺激,比橡皮泥色彩更豐富、可塑性更強,並且可以經過低溫加熱定型,永久保存。

軟陶泥的這些優點令它迅速成為市場上的新玩意兒。它變成一對新人卡通公仔,出現於創意婚禮的迎賓台上;它是色彩絢麗的飾品,出現於時尚女孩兒的脖子上、耳際、腕間;它還成了遊戲迷的新歡,《魔獸世界》的角色被製作出來,隨身攜帶;它還出現於了工藝美術精品展上,令人嘖嘖稱奇。

粘土是比軟陶更時興的一種捏塑材料,上海親親粘土中心的創辦人陳柏蓉介紹說:“粘土不需要燒烤,造型後可以自然風乾,具有存放方便、著色自由、捏塑簡單的特點,是人人都可以發揮創意的DIY材料。”

這些新興捏塑材料的出現,不斷豐富著陶藝DIY市場,也為創業者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選擇空間,同時,也考驗著創業者的分辨能力、創新能力和對市場的敏銳反應力。

紙藝類:

休閒指數:★★★☆☆

紙藝 紙藝

環保指數:★★★★★

技術難度:★★★☆☆

紙,這種最常見最樸實的材料其實有著最讓人驚異的塑形能力,它所表達出來的內容需要用心去聽,用創意去實現。

紙是大自然賜予大家的最易獲取的原材料。紙藝是一種新型環保的工藝品,是手工創業項目里不能忽視的一部分。紙藝的類型很多,不僅有形態逼真的紙藤花、質感突出的紙雕畫、雅致細膩的紙蕾絲、精美的摺紙、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剪紙裝飾畫,還有藝術感很強的撕紙、剪紙服飾、新型DIY剪紙等。可以選擇技術加盟於知名品牌,或做原創設計走個性路線,再或者,從傳統工藝中找到新突破,開發專利新品種。

製作紙藝重在手藝,多數紙藝店主要通過指導顧客DIY贏利。比如在北京雙安商場旁邊的精品購物中心裡有家名為“台灣紙藝”的小店,門店位置並不當道,然而它開店長達七八年。這類型的店主要以教顧客學藝、賣材料為主,學習一種紙花的價格從20元到50元不等,成品可帶回家。上海有一家類似的店叫“紙形屋”,在紙藝圈裡頗為有名。與“台灣紙藝”不同的是,“紙形屋”屬於品牌經營,其總部在菲律賓,上海分店於2004年開設。這裡主要的紙藝品都採用雲宣紙、手抄紙、瓦楞紙及台灣紙藤等原材料製作,材料都從國外或台灣引進,質量較好,成本較低。同時,“紙形屋”也開展各種各樣的紙藝學習班,作為經營內容的補充。

不過,也有些紙藝店強調的並非手藝,而是顧客自己的設計和創意。比如上海有家紙藝店,就不做普通的紙花,而專做平面卡紙類用品,如卡片、筆記本、相冊等。這家店主要提供各類卡紙和一些已剪好圖案的小卡片,顧客可以買卡紙回家DIY,即使不會剪紙也沒關係,店裡有很多已做好的半成品,顧客只需把圖片拼成想要的畫面就行。

紙藝項目包括: 紙藤花、立體刻畫、紙蕾絲、傳統紙雕、摺紙、撕紙、3D免切割立體紙雕、衍紙、剪紙裝飾畫。

拼布類:

休閒指數:★★★☆☆

環保指數:★★★★★

技術難度:★★★☆

拼布勞動自古有之,但經過深度加工,補補縫縫拼拼的家庭勞動變成了一個日漸成熟的產業。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嚮往低碳生活的人會越來越喜歡這項活動。

2002年,日本喜樂多拼布教室在上海開設了第一間拼布教室,將拼布帶入了中國手工休閒經濟領域。2007年《中華手工》先後介紹過拼布藝術,但對於拼布,更多手工愛好者仍是茫然。時隔兩年,記者驚喜地發現,這個拼布團體逐漸龐大。過去大家曾採訪過的手工教室,經營得如魚得水。武漢指舞線拼布教室雖只有30平方米左右,通過銷售拼布工具、招收學員、接拼布訂單,創造著月均一萬元左右的純利潤;上海藝棉拼布教室經營3年,不僅實現了利潤增長,還幫助學員開起了新的拼布店。

在美國、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地區已掀起龐大的拼布浪潮,幾乎每個星期,在百貨公司布料部和社區都有拼布展覽。拼布在國內的發展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但它壯大的趨勢衍生出許多相關業態。從相關製作工具、材料,到成品展示、銷售,無不醞釀著機會。真善美、勝家、百福、飛躍等國內外縫紉機品牌,都不約而同地看好機縫拼布市場;日本可樂工具和德國KIA剪刀也以逐年遞增的營業額作證了拼布業的前景。

燭藝類:

休閒指數:★★★★☆

環保指數:★★★★★

技術難度:★★★★☆

開一家燭藝館,按店面面積和所需材料分為1.2萬元(10平方米店面)、1.5萬元(20平方米店面)和1.8萬元(40平方米店面)3個檔次的加盟費,根據面積賀訊提供相應的材料、模具、技術、宣傳海報等。

以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燭生活”加盟店為例,裝修費用在3000~8000元,營業執照辦理約300元,前期到成都“燭生活”考察約2000元,前期投入費用共2~2.5萬元之間。

每月的支出,房租約3000~4000元,人工1000元左右,水電稅費約300元,合計4000~5000元。

蠟燭的製作成本十分低廉,以十分暢銷的“喜洋洋手機座”為例,重量為150克,蠟燭成本在2元左右,但售價卻是25元。

加上個性定製服務,與婚慶公司、地產公司的合作、蠟燭禮品批發等多元化服務,當月毛利在13000元左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