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暉[副教授]

戴暉,1965年9月出生於南京,在南京讀國小和中學。後於武漢大學外文系德語語言文學專業學習,獲文學學士;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美學史專業,修滿碩士課程。1989年4月至 93年10月獲艾伯特基金會獎學金,就讀於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獲哲學、文學專業碩士學位。1994年1月至 2000年1月在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德語中心執教,講師,副教授。其間主要學術成就:譯著《荷爾德林文集》,2003年8月以論文《從人道主義世界觀到現代世界的轉折》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同年10月應聘於南京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副教授。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99年5月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2000年4月和2003年7月分別再版。1999年4月至10月應柏林工業大學教育系之邀赴德進修。2000年4月赴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哲學系做博士。

主要著作

《尼采研究》研究生課程講義

2004年2月9日

一、尼採在現代的位置,現代的核心思想:對人的本質的省思,來自共同的缺失經驗。人的創造性本質在迄今歷史中被剝奪。剝奪和異化不同,異化在(直接)意識範圍內,而剝奪直接在人的生產和生活世界中。存在先于思想

現代思想的世界性:創造性

力量 勞動力

意志 權力意志

知 克服形上學之思,另一種思的可能性。

二、思想與主義

反對意識形態是現代的顯著特徵,意識形態即沒落的哲學。

現代思想的實證科學的假象,政治經濟學(唯一具有確定性的歷史科學),

心理學(懷疑的藝術,弗洛伊德)

海氏則將思想的技術特徵歸咎於形上學,對形上學的技術本質展開批判。

三、思想與形上學

核心省思從將來看歷史,用人性的自我籌劃(創造)克服迄今的歷史並且開拓未來世界。實際上是以現代世界的危機經驗為出發點闡釋歷史,為人性的將來(未來世界)尋找科學確定性(必然,可能,並非不可能)。海德格爾的轉折:從存在的意義到存在的真理。讓形上學聽憑自身。走在語言的途中。

在我們的歷史現實,形上學不再是思想,而是具備完滿歷史的知(止於至善)。形上學本身沒有理由把自己看作為歷史,以黑格爾的科學體系為例。

哲學的思想特徵:包含思想向科學的生成,關心知的當下,不問思的將來。

所謂未來哲學始於費爾巴哈,尼采的《善惡的彼岸》副標題為“未來哲學的序曲”……

哲學的自在自為:意識教養——自由的理念——理念的自由(實現自由)

現代思想的自為:歷史成為歷史意識的對象,直接意識的危機構成的世界境況並非哲學的歷史世界,而將來世界(人的世界)以整個世界境況的改變為基礎(Basis)。

*(實在,否定,限制)(世界,歷史,語言)

四、入門先讀康德,作為一種訓練。把《純粹理性批判》作為關於知性活動的理論:超驗美學,超驗邏輯學,超驗分析……

純粹理性的行為,“實際上除了自身之外它不同任何別的打交道,並且也不能有其他事情。”(康德)

世界理性早就發問:純粹理性為的是什麼?理性不得不與並非它自身的世界打交道,不再可能是純粹的。排除了理性的自在自為及其可能性。

不承認純粹理性的行為及其成就,不承認理性的純粹的對象,也就是實踐理性的事(自我立法,自在自為),為什麼去認識康德的純粹理性科學?讀康德和讀尼采一樣,會產生誤導。

(除非一直讀到理性的自我規定的本質在心中明曉,尚未必是純粹理性。)

我們的理性不再與康德或尼采有任何共同基礎。

憑印象而論:

1不讀尼采,而讀康德。把自己的思想置於一種不再存在的根據上?

2不讀康德,而讀尼采。須自己帶著章法,理解的準確性。海德格爾的解讀

拋棄意見,跟隨理性概念的運動。對理性的偏見阻礙我們洞察概念的把握。

何處是開始?從我們的當下出發,看理性的成就。不僅是完滿的歷史,而且世界理性也在“讓形上學聽任自身”中結束了。尋訪理念的自由——在理性的純潔的王國中對自身的把握。但世界理性的思想不是概念的把握,而是理解。進入它的強大,其堅強表現在對純潔的強烈意願。

歷史與世界:

我能夠知道什麼? 上帝/可思性在於可造性 我能夠把什麼想成我的造物?

神非我所能造,因而沒有神。

我應該做社么? 世界/非理性,如其所是 我如何獲得我的極樂?

(墮落)復仇精神 世界圖像是我創造的世界。

我可以希望什麼? 靈魂/愛世界,如我所願 要超人

哲學入門

不是接受普遍認可的知識儲備,而是學會哲學的運思。

對於康德,哲學是什麼?只有看他所完成的事業——科學的體系。

學習哲學,學會建築,而不只是論證。和其他科學一樣,論證屬於建築的一部分,基礎和各部分的穩固通過論證來保證。方法屬於建築,《純粹理性批判》闡明方法。方法本身的證明在它的結果中——澄清問題。

尼采的《道德譜系》也屬於一個體系嗎?C B A

在體系的基本構架上繼續工作,這是可學的。每一個步驟都讓關係項之間的關係明確起來。區別的深入就是規定性的豐富——方法是事先就知道的。

《道德譜系》窮究起否定作用的規定。

C 窺視身體後面的臆想世界。思是一種瘋狂。語言 詩人的謊言 闡釋藝術

B 人——頹廢墮落的生命 世界 復仇精神 權力意志

A 苦行僧道德 歷史 真理意志 虛無主義

2004年2月16日

哲學史中,道德哲學的位置

希臘:

詭辯學者對道德的批判

柏拉圖,善的理念,一切優秀的品格。道德不是自為的領域,而是學術體系中的一個特殊領

域。

亞里斯多德,倫理學屬於實踐科學,在實踐科學中政治學優於倫理學。所有實踐科學排在理

論科學之下。

中世紀:

道德哲學的表現形式是道德信條。

體系位置,從認識理論(邏輯學)到第一科學(物理學),托馬斯 阿奎納的《神學大全》的中間部分。

近代開始:路德與Erasmus的衝突。為了鞏固宗教,毀滅道德哲學的基礎——自由意志。

近代早期:斯賓諾莎的倫理學具備宗教的形態。但斯賓諾莎本人不這么說,是因為他和實證

宗教(基督教,猶太教)的衝突。

霍布斯的政治哲學,政治學優於倫理學。

康德的立場,道德哲學因為是理性的呈現而成為第一哲學,展開理性現實性的原則。

(自我意識的絕對基礎)

A 自由的理(性概)念(理性確定性的局限)

C 相應於道德法的思——對道德(教化)法的尊敬之情(自由的情感)

(實踐確定性的絕對真理)

B 自由理念的呈現——道德法(創造性理性之知的觀念,美和崇高)

費希特,康德的道德立場臻於完善,道德是意識自我教養所固有的。

B 精神的原始行動——設定;反置;置於一之中(創造性理性的概念)

A 我是我;我要是我;我應該是我 (觀念的自我限制)

C 反思,啟示宗教 (實踐理性的理想)

黑格爾的體系發展開始於呈現意識的教養(《精神現象學》),道德教養在其中的中心意義。對道德的毀滅性批判,批判良心,良心要求以自我為根據評判行為的善惡。

C 《精神現象學》(實踐理想的窮盡)《法哲學》的最後完成部分不在道德,而在教化。Sittlichkeit(教化)不是理論,而是實現在人的關係之中(家庭、市民社會、國家)。黑格爾回到實踐哲學的基本政治特徵。馬克思也認識到這一點,《法哲學批判》正是批判了法哲學中的資產階級道德教化。

B 《邏輯學》(創造性理念的科學)

A 《哲學全書》(理念自由(自然)的理論)

總之,哲學涉及道德,但在不同意義上論及它。道德在哲學中的位置由哲學的內部運動來決定。

尼采不是要給道德哲學重新定位,或是建立批判道德的哲學。把《道德譜系》當做一種道德哲學和從前哲學對道德的解釋聯繫起來看,這毫無意義。

前言第7節(KSA 254):歷史意圖

尼采並不考慮論證道德的根據,而是追溯道德的源泉,為此需要一個生命的道德歷史。

前言第8節:“闡釋的藝術”

永恆輪迴的世界作為對生命的信仰,是思想的規定;

同時是事的規定,事成了這一規定的圖像,把自身變成在世之事——精神。

1 心懷敬意的精神,接過在道德歷史中產生的價值,並且讓它們相互交戰。

2 獲得自由的精神,“我不要”反對“我應該”。

危險:與痞子相混淆,沒有精神的自由

3 世界的精神,世界圖像。兒童的遊戲。善,愛世界(同者永恆輪迴世界的規定)。

I (257)

尼采向他的“先行者”(道德歷史學家)提的第一個問題針對其動機

他們究竟要什麼?在那裡發揮作用的是怎樣的意志?貶損人的驕傲的是那種意志?

2 (258)

第二個問題追問研究者的位置

如果道德風俗規定他們,未證明的,不可證明的,作為懷疑。

在闡釋“善”這個詞時,他們缺乏歷史意識,從其闡釋的意圖看闡釋的規定:一種哲學偏見——善等於有用。

生命作為權力意志

“善”只能起源於“我要”。

從優越的視角看高低之別,等級秩序,價值秩序。

對“善”這個詞的理解,起源於距離的激情。

3 (260)

道德歷史學家自己的判斷從何而來?

道德歷史是一種墮落現象,表現在統治性意志的沒落。自私與無私的對立確立起來,利益和計算的視角由此而來。

結論:當下道德是退化的生命

4(261)

心理學上無支撐點的歷史

語言歷史顯示:“好”標誌社會階層,後來才與靈魂聯繫,schlecht schlicht

隨著近代開始,簡樸一詞不再與優越、優先有關,而是指道德。

5(262)

孤獨的精神帶來真實性。要求實現道德本身的真實性要求,使道德走向滅亡。真實的墮落推翻了道德。當下歷史發展,極端墮落,無序和社會主義的傾向。

第一階段,統治關係:失去統治的傾向,涉及強者的政治優勢,這裡強者是善。

第二階段,“善”表達靈魂的優越。出現一種生命價值的內化,脫離政治生活和行動,牧師代替了主人。從生理學上判斷,牧師是危險的人,反對感性,通過道德發揮作用。

6 (264)

在中世紀牧師才取得優越的地位。他們的出現才使人變得有趣,人與政治相分離,侍奉彼岸的上帝,生命的自我威脅才造成精神的深度,對好和壞的評價轉而為對善與惡的評價。“壞”變成“惡”,這種轉義隨著宗教而發生。人能惡,這給人以超出動物的優越性。而在馬克思那裡人相對於動物的優勢是從勞動方面來規定的(工具)。

近代哲學已經指出,意識在教養過程中如何成為惡(在實現內化之處)。

7 (266)

牧師和騎士的對立。仇恨別人的權力並由此產生復仇的意志,這一步把牧師推向惡的深淵。復仇啟動了一套整體性的思,針對生命本身和與之相關的價值。復仇是精神的第一生存,顛覆主人的價值,精神就生存於這種顛覆。

完成這種精神報復行為的民族是猶太民族。第一個惡的民族,首次動用了精神。而尼采的重估一切價值是第二次價值顛覆行動(Akt)。

1、好——苦

2、惡——優越、強大

8 (268)

CBA

基督之知,信上帝的死和復活;思:對信仰的理性洞見(intellectus fidei)。

尼采,信生命。除去了基督教信仰的理性洞見(intellectus),

“那可怕的上帝在十字架上的二律背反”——在上帝之死中的理性洞見不見了。

耶穌在尼采這裡只是對生命的信仰,而對信仰的理性洞見在生命的死亡中記取信仰的理性。

這裡不談教會,基督在教會中不只是救星,而是主,具備規定力量。

小結

創造性的語言,主人方面的價值創造

英國道德心理學家的判斷

政治意義的權力意志規定道德判斷。

這種判斷發生內化,成為對靈魂的判斷,而不是對擁有權力的人。

政治上的主人

靈魂的主人,牧師。

在主人層次上發生的人的精神上的深化。這造成主人的對抗。兩種主人,兩種權力意志,在他們的鬥爭中,精神化在政治上處於劣勢的主人方面帶上了復仇意味。復仇精神在尼采的著作中占據中心位置,把人從復仇精神中解放出來,是查拉圖斯特拉的真正使命,他在一切價值的轉換中的道德任務。

像亞里斯多德規定神話那樣,第7節中,歷史是事件的組合。

猶太人的道德原則的釋放,被當作道德歷史上的奴隸起義。之所以不再被察覺,是因為已經沒有反抗。全面勝利!對於尼采,對於基督徒,基督教的開始(十字架上的死)都是歷史中心。歷史從道德對抗轉向奴隸自身的起義。

復仇的崇高,與之相應的愛的崇高。“愛”生於恨,是報複本身。

復仇精神打開一種自己未預見到的張力,對立面的統一,恨(真)——愛(假)——否認恨。世界之樹紮根在仇恨的陰暗之中。之所以陰暗,是因為缺乏對仇恨的意識,精神的黑暗。而光明之域僅限於愛的統一(真做假時假亦真)這個表象。正是這種現象和隱秘的關係是自欺的謊言,蒙蔽精神的報復特徵。

說謊的精神。尼采深入到敵手的力量之中,把它的強大之處化為自己的強項——懷疑。

8(268)

第一問:耶穌是基督教的締造者?誘惑者?

尼采這裡拿起基督教的惡的精神,將之轉而用在基督教的締造者身上——作為判斷的根據。

“愛的肉身福音”(268-28)

第二問:牧師精神的民族造出的假象。猶太人通過造假達到復仇的政治目的,黑色的藝

術,混合毒藥服務於“真正的大復仇政治”(269-5)。“偉大的政治”一詞

在尼采的遺稿中已作為他自己的目標——第二次一切價值的轉換。復仇的大(腕)

政治具備世界歷史意義——基督教世界獨特的恆久性。預先算計好的報復。

算計包含在復仇之內。權衡利弊是道德所固有的。

懷疑:十字架上的上帝成為復仇的工具。聖子本身是中介者。

第三問:可以構想一種更加危險的誘餌嗎?十字架符號是誘惑工具。——“那可怕的神在十

字架上的二律背反”(269-15)(神聖的二律背反所含的)理性在這種神秘傳奇面前

已經放棄自己。

把十字架上的死解釋成上帝的自我犧牲。徹底掩蓋行刑的(政治)目的。尼采的論證與信仰的論證相似。他不下斷語(was ist),而是引發懷疑(was mag sein)。所信者成為神化。懷疑的因素集中在一個目標:鞏固基督教的(十字架的)真理的謊言。

9(269)

虛構的回答者(民主派)沒有回答所提的問題,而是強調確定性:“讓我們貼近實事:人民勝利了”(269/24)

(為了尼采自己的確定性)追問當今教會作為權力機構是否還有必要。(270-7〕問及的是舊教會這一現象,而不是它的教主。作為在虛無主義歷史現實中的逆流,教會也是一種二律背反,其宗教顛覆了所有主人價值,卻成為主人價值的最後避難所。

“Sollte sie sich zum Mindesten nicht etwas raffinieren? …Sie entfremdet heute mehr, als dass sie verführte…”(270-14)

舊教會並不引誘民主化。自由精神僅僅作為一種反動,它需要教會這個權力機構作為敵人,沒有這個精神主人的最後顯現,所謂自由精神也就失去生存權利。

令人感到陌生的是,教會通過一切政治團體的分支繼續散布毒藥(奴隸道德)。在沒有牧人,只有群盲的時代講道德(做精神的主人亦是做高人)。

10 (270)

優越者相信自己,我是我。

奴隸,非我是非我。他尋找對立面,把它牽連到自己。對非我的否定(隱恨本身,妒嫉=“我沒有的別人也不許有”)是他的創造性行動。聰明和計較——反應。這些人通過幻想中的復仇來滿足自己,使自己變得無害。

11(274)

“好與壞”和“善與惡”的規定的雙重運動。

文明與野蠻的關係成為問題。雅典的伯利克里時期,最高文化的歷史瞬間。

尼采繼續問:文明的意義是否在於馴化人這種野獸,人就此將失去他的所有可畏之處。

敬慕和畏懼的張力

12 (277)

尼采祈求恩惠,見到完美(278-6),施恩者在善惡彼岸。要求人具備偉大,散發令人敬畏的魅力。尼采的這種渴求也表現了他與他所排斥的時代密不可分。為人性的缺失經驗所困。沒有《讚美詩》所言的那種經驗:通往智慧的入口是對主的畏懼。

13 (278)

“好與壞”:原始道德鬥爭,從政治思想發展到一種靈魂意義

“善與惡”:相對原始道德是價值轉換,這種轉換也有一個歷史——奴隸的歷史(猶太人,

基督教,社會主義和民主化)。

虛無主義的興起。人無可驚嘆,無可畏懼。歷史在其現實中的終點。

價值轉換的原則性行動:耶穌遇難。

針對上一個原則性行動的是:“狄奧尼索斯反十字架上的耶穌”

和歷史終點相聯繫的是主體的消失。尼采眼中,主體是虛構。(真正的問題:可敬可畏的純粹人格的消失)。主體的死亡,自由決定的行動的死亡,這不是尼采的發現(如果可以說是發現)。出於對只求保全自己的主體的厭惡而要求結束主體,這種主體因為需要維持自己的生存才虛構我自身(出於維持生存的直覺,在這種自我肯定中,任何謊言都習慣於自稱神聖)。

14 (281)

基督教的美德是價值轉換的結果。尼采自己把它算作他的揭露術,揭露了主體。

沒有主體,只有一大堆謂詞,失去主體的人藉此自慰,理解自己。沒有主體,仍有人。人根據這些謂詞(形容詞)規定行動。態度代替了真正的行動。

價值轉換具有謊言意義。說謊這裡在贊同謊言的意義上。贊同或是拒絕。

價值轉換沒有帶來新的謂詞,只是改變舊的謂詞道出態度。

內容的規定性和肯定性,概念。規定什麼應是。

尼采把基督教的美德視為價值轉換的結果,在他自己的價值轉換中,尼采把第一次價值轉換所提倡的美德僅作為言辭的外殼。言不是行。

需要一個道德史,這已經表明,關於應是和應否的智慧已不存在。

如何看待“好與壞”和“善與惡”,兩種價值評價?關鍵是鬥爭的結果不是一方的消失。而主人道德的徹底消失,正是當下歷史現實的危險。

尼采沒有提及善良和惡意報復的區別。

2月23日

好壞與善惡,兩種區別的衝突上升為對立,對立在鬥爭中了結。這裡不是意見的摩擦,不是對價值及其標準的學院式的討論,而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價值征戰。尼采對人性的省思要求這種歷史性。這表現在第一章的中心。

好壞之分尚不是精神性的,精神性隨著主人們的視角區別而出現。精神若沒有建立起生活世界的統一性,就還不具備世界意義。所謂統一性在於權力意志,完整的統治關係結構,表現為民族。主人的衝突也只有在一個民族完全接受了牧師的精神之後才具備歷史現實性。

重建道德判斷的歷史——人工的組建

“歷史學家”本人的眼光為他研究的對象所規定。道德判斷者自己在寫道德的歷史。“道德心理學”——內在於道德判斷的意志,貫穿道德歷史的意志。歷史本身成為人的創造意志的工具。這種意志要的是什麼?見12節。人身上的完美。在歷史現實的壓倒性的頹廢中,要超人。

15 (283)

奧古斯丁 否定C 限制A 實在B

基督教三大美德:信(基督及其身體=教會), 愛(上帝的恩惠),望(聖靈中的教團)

否定C 限制B 實在 A

尼采: 信(永恆回返的創造的生命),望(超人), 愛(世界)

信仰什麼?回返的生命非觀察對象,而是在靈魂的永恆創造中。

兩類不信:

1、拒絕傳統的信仰內容

2、沒有能力相信,太弱

報復的衝動來自意志的無能,無法挽回已經發生的。同者永恆輪迴說與復仇精神有關。

愛什麼?

愛他所追求的,我們看《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精神的三變。從“你應該”到“我不要”,再到“我要”。尼采說兒童是精神的最後一次深化。“我要”給喪失自己的世界的人帶來他的世界——他的意志的整體(圖像)。

世界是愛的目標。可永遠是孤獨的精神的世界。查拉圖斯特拉給我們展示了從古老的愛-人向愛世界的轉折。對世界的愛不直接地跟隨著信仰,而是在信和愛之間隔著望。

希望什麼?超人!

希望的美德沒有消失,而是被賦予與基督之知相反的價值評價。除卻了對人的愛,希望才出現,它是孤獨的精神,自我超越的精神(非始終如一的主體)。我的轉化是因為意志的轉化,它不是同一個意志。

超人的“超越”正是指意志的轉化。超人不是理想,並不像古典哲學中理念的具相那樣有豐富而完美的規定性,他是意志之所願。他的規定性在創造中才明晰。

處在極端墮落中的生命在退化,這裡所有名字的意義都是隨意的,尼採用的所有詞語只是名稱,不是概念。

回答信望愛三大問題時,尼采只從愛入手。愛在奧古斯丁思想的理性關係中處於中心位置。而尼采要揭露這種愛的反面,報復的根源。因此,這裡用厭惡的口吻引證了托馬斯阿奎納(14部,sentenzen 50,2,4 1volutio):“至樂者將在天堂看見被審判者受罰,他們將更愛好福樂。”尼采有目的的引用文獻,漠視那裡所言的概念性。他所暗示的是旁觀痛苦的樂趣。而托馬斯指出,靈魂沒有同情(con-passio),因為沒有痛苦(passio)。

Tertulliande 的引文,故伎重演。

16 (285)

那兩種對立的鬥爭歷史的結束。

“較高自然”在首選哪一種道德對立上的分裂。為什麼?假若“善惡”對立消失,復仇精神也將消失。而恰是善惡評價給使人精神化。尼采沒有定論。

羅馬人強悍優越,建立了古老世界的最高權力機制。猶太復仇精神在羅馬找到統治基礎。復仇在公正的外衣(世界法庭)下行動。約翰——“愛的使徒”——撰寫了末世預言。

為什麼德國人不屬於羅馬人一邊?宗教改革衝擊文藝復興,毀壞了文藝復興的傑作。

法國是羅馬教會的國家,教會成為現實政治組織。

拿破崙,個人。僅有追隨者,沒有自己所屬的社會階層。這是在他流亡後,一切迅速煙消雲散的原因。“如一個手勢”“優越理想本身的問題化身”,集超人和人獸為一身。

尼採在拿破崙之後沒法呼吸,不願再吸入空氣。更為急迫的問題是:一度在拿破崙身上顯現的價值評價的衝突有待更新。尼采擔心它的熄滅和相繼而來的精神的消失。(第一章結束於查拉圖斯特拉)

C 對生命的信仰,認識的意志特徵。信仰比體驗更久遠(原始),相信認識服務於生命。信仰什麼價值?存在和生成相對舉,強調被提升的生命狀態的穩定性。而生成是在時間的河流中。意志在此,認識才有動機。

B 生命的精神,生命在精神狀態中與自身分離。

歷史性,勇於承擔道德評價的歷史,不同的價值尺度在歷史現實的鬥爭中見出勝負。苦行

世界性,爭取意志的自由。

語言性,遊戲。

A 同者永恆輪迴,愛世界。在精神的切割中超越自我的生命——靈魂。它愛毀滅和創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