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十日之一
作者:伍必端
創作年代:1950s
規格:30×21.5cm
戰鬥十日之一
作者:伍必端
創作年代:1950s
規格:30×21.5cm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
背景 會戰經過 戰爭結果 兵力對比 歷史影響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 是指史可法督率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入城的守衛戰失敗以後,清軍對揚州城內人民展開的大屠殺。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
歷史背景 主要內容 事件經過 事件原因 歷史價值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箇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
背景 會戰經過 戰爭結果 兵力對比 歷史影響康莊戰鬥是彭德懷在一九四八年發動的戰鬥,徹底地粉碎了胡宗南調兵於洛河以西進行所謂的“重點防禦”的企圖,對澄、合、白地區收復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為蒲、富地...
戰鬥背景 戰前態勢 雙方兵力 戰鬥經過 戰鬥結果1942年4月16日,日軍第33師團兩個聯隊沿伊洛瓦底江兩岸北進,繞至英軍後方,攻占仁安羌油田,將英緬軍第1師及戰車營一部包圍,使英軍處於彈盡糧絕的境地...
簡介 來歷 指揮系統 物資裝備 解救英軍完達山(狹義),亦稱“王達嶺”。完達,滿語為“梯”之意。完達山名稱之由起,蓋因穆稜市與林口縣間有山及村名完達(滿語,意為梯子),隨之呼為完達山。位於黑龍...
位置境域 地質地貌 山峰支脈 自然資源 社會經濟【松山子戰鬥】1947年9月,沂源縣國民黨軍撤走後,還鄉團匪首楊本金、楊朝俊率200多名匪徒在沂源縣大泉區的松山子修築碉堡,固守頑抗。13日夜,沂源縣獨...
基本簡介 詳細經過武帝是網路作家高樓大廈的作品之一,於2014年a'a開始駐入網站,現已完結。
名稱 內容 同名小說 小說目錄張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先從韓馥,後投袁紹,在與公孫瓚的交戰中多有功勞。官渡之戰時,張郃受郭圖陷害,率眾投降於曹操,得以重用,...
生平簡介 人物性格 史書記載 戰績縱覽 生平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