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

《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是斯維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本書真實記錄了她們親歷的那些感人淚下的故事,還有戰火中偉大的愛情……《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所有的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大量內容曾被蘇聯官方嚴禁出版。這些女兵眼裡的戰爭,與男人們的描述截然不同。

作品目錄

“我不想去回憶……”“我們沒有打過槍……”阿媽和阿爸
“再長長吧,姑娘……你們還嫩呢” 凱牌特殊肥皂和警衛室渺小的生命和偉大的思想
誓言與禱告燒壞的軸承和罵娘的髒話“媽媽,爸爸是什麼樣子的?”
恐懼氣氛和一提箱糖果“當然是需要軍人……可我也還想做美女”洗澡的寶寶和像爸爸一樣的媽媽
戰場生活和瑣事男人的靴子和女人的帽子小紅帽和在戰場上看到一隻小貓的高興勁兒
“只有我一人回到媽媽身邊……”姑娘的尖叫和水手的迷信那些已經可以說話的人們的沉默
“我們的樓里有兩場戰爭……”沉默的恐怖和臆想的美麗“她把手放在自己的心口上”
“電話聽筒可射不出子彈……”“小姐們!你們知道嗎?工兵排長平均只能活兩個月……”戰爭的最後幾天,殺人已經令人厭惡
“我們只獲得了小小的獎章……”“哪怕讓我只看他一眼……”寫作文的幼稚錯誤和喜劇
布娃娃和步槍魔鬼女人和五月玫瑰祖國、史達林和紅色印花布
血腥味和死亡前的驚異面向天空的特別沉靜和一枚失去的戒指“突然間,非常想活下去……”
馬匹和鳥兒孤獨的子彈和人寫戰爭,更是寫人(創作筆記摘錄)
“那已經不是我了……”“最後一點點土豆仔……”
“我現在還記得這雙眼睛……”裝炸藥的籃子和毛絨玩具

作者簡介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1948年出生的阿列克謝耶維奇,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

曾多次獲獎,包括瑞典筆會獎(1996)、德國萊比錫圖書獎(1998)、法國“世界見證人”獎(1999)、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05)、德國書業和平獎(2013)等。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目前其作品已在全世界被翻譯成35種文字,並創作有21部紀錄片腳本和3部戲劇(曾在法國、德國、保加利亞演出)。

譯者簡介

呂寧思:電視主持人、製作人,作家,譯者。現任鳳凰衛視資訊台執行總編輯、副台長,南京大學客座教授,西華大學客座教授。著有《鳳凰衛視新聞總監手記》《總編輯觀天下》等書。曾於三十年前翻譯此書,譯名為《戰爭中沒有女性》,本書根據2013年俄語最新修訂完整版重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