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75年:日本二戰遺孤自述

我在中國75年:日本二戰遺孤自述

《我在中國75年:日本二戰遺孤自述》是2016年1月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林起。主要內容是二戰日本開拓團遺華孤兒王林起的自述。

主要內容

作者以古稀之齡,回憶在中國生活工作的75年,有依偎在父母身邊的童年和坐在中國父親腳踏車上的時光,也有對1945年失去父母弟妹時的慘狀的不堪回首,更多的是對中國父母、中華民族的感恩。

創作背景

1940年秋,外祖父給了5歲的宏一一頂彩色毛線帽子,告訴他要去的地方很遠很冷。就此,一家人與故土作別,從日本山形縣來到位於中國東北小興安嶺南部邊緣的山形縣,成了“開拓團”的一員。

1945年8月11日,“受命逃難”的噩耗突襲,開拓團的農民成為被日方遺棄的難民。流亡期間,只有宏一活了下來,被河北景縣名叫王殿臣男人領走。

1958年大躍進的廠礦招工熱潮,他進入北京汽輪機廠操作磨床,一直工作至退休。“文革”期間,除去養母被單位“造反派”貼了一張《為什麼收養日本孩子?》的大字報之外,身為日本遺孤的他並未受難,反被廠里的造反派、保守派爭搶。

1951年,養父曾經帶著17歲的王林起回到自己在河北景縣的老家。王林起記得村莊的形狀與日本老家相似,東西長,南北窄。他循著模糊的記憶,用中文給故鄉和田村的村長寫了一封信。

1981年5月,46歲的王林起搭乘的飛機在東京成田國際機場降落,由此踏上了一段認親之旅。

作者繼而根據自身經歷,創作了《我在中國75年:日本二戰遺孤自述》一書。

作品目錄

序言揭開記憶的塵封陳援
望故鄉但功溥
寫在前面王林起
一、故鄉與童年
二、來到異國他鄉
(一)成為偽滿洲國的曰本開拓團民
(二)在“日本國民國小”上學
(三)接觸中國農民
三、厄運降臨
(一)風雲突變
(二)逃難途中
(三)在瀋陽難民所
四、獲得重生
(一)救命恩人
(二)我的新家
(三)在北京的新生活
五、工廠歲月
(一)走進工人隊伍
(二)與金屬切削工具機為伴
(三)做兼職宣傳員
(四)養父逝去
(五)豐臺正陽大街143號院
(六)在“十年動亂”中
(七)學習畫油畫
六、回故鄉探親
(一)同學提醒
(二)出行前後
(三)回到故鄉
(四)在東京打工
(五)訪日遊覽見聞
七、退休生活
(一)多次探親
(二)發揮點餘熱
(三)與人和諧相處
(四)祝願養母長命百歲
(五)我與“親家”
八、我的老伴
九、體驗與感悟
(一)與鐵路火車的緣分
(二)從氣功受益
(三)治病有感
(四)休閒時間
(五)我所了解的中日雙方政府對日本“遺華孤兒”的關注
(六)我寄給日方有關人員的信件
(七)真誠的祈望
我對“回憶錄式作文”的態度
後記

作品評價

這不僅僅是個日本遺孤的故事,也是一位80歲老人的日常生活史。本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去讀這本“日本遺孤”寫的書,但讀著讀著,我反倒忘記了他是個日本遺孤。更多地,我看到他豐滿的日常生活,鮮活至讓人驚訝的細緻記憶。

老人喜歡吃水餃。當年,開拓團的日本村子和東北本地屯子的距離並不遠,宏一家僱傭了一位中國農民幫工。年節時,僱工送來一壇裹在大衣中的水餃。宏一被中國人收養後,學會了做水餃。他的配方是各占三分之一的豬肉、鮮蝦肉和白菜,再加點韭菜做餡,用手擠出水餃。探親時,他熱情地做給日本親友吃。

在討論“中”、“日”時,很多從普通受難人日常生活中抽象出的詞語被拋在了空中,愈發輕浮,隨取隨用,易被煽動。它們很少再度回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落實根基。就像開拓團村子與東北屯子的那段路上,抱著一壇水餃在冬夜走路的中國農民的身影,僅在個體的生命經驗中存留。

老人平實的自述,是一種溫和的發聲。他讓有關這段歷史的整體敘事更為完整、多元,並讓那些從無數兩國普通民眾生命經驗中抽離出的大是大非,踏實地回歸到一個個體的生命中。在清明而質樸的自覺之外,這份80歲老人的親述還在平和地表征著個體的莊嚴。

作者簡介

王林起於1955年出生於日本山形縣。5歲時隨父母來到中國東北的日本開拓團,因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1945年失去父母及弟弟妹妹,成為日本在華遺孤。當年初冬,在瀋陽得到中國養父母王殿臣、賈鳳朝的救助而獲得新生。此後有了中國之名:王林起,也有了中國戶籍和國籍。1948年隨養父母定居於北京豐臺,畢業於豐臺鎮國小,後就讀北京十二中學,高中時因病半途退學。1958年至1990年在北京重型電機廠,主要從事金屬切削、設備管理、文化宣傳等工作。從1981年至今,在中日雙方提供協助之下,曾多次到日本探親。

75年來,在以王林起養父母為代表的善良寬容的中華民族大家庭里,王林起受到各方面真誠至微的關愛,幸福地邁入到耄耋之年。王林起要在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為社會做好善事。王林起衷心祝願中國早日實現繁榮富強的夢想。願世界不再戰爭,永保和平,也願中日兩國世代友好相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