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中唐詩人韋應物歷任滁州、江州、蘇州刺使,世稱“韋蘇州”,也算是個省部級的地方官了。他在任上的政績記載甚少,不像白居易還有白公堤傳世,但其《寄李儋、元錫》中的兩句詩“身多疾病思田裡,邑有流亡愧俸錢”,卻流傳下來,並為人們所稱道,而且由詩及人,對其評價甚高。朱熹認為:“以唐人仕官多夸美州宅風土,此獨謂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賢矣。”憂患元元的刺使,是好人,好官,用今天的話說,是一個好公務員。
發展今天的政府官員以人民公僕自謂,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作自己的唯一宗旨,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行動準則,與過去的官員自然不可同日而語。然而,賢與不肖,仁與不仁,為民與為己,歷來是辨別和衡量官員優劣的準繩。今天更是如此。可以這樣說,不為老百姓著想的官,你的能力再強,話說得再漂亮,人民民眾也是不買賬的。心裡裝著老百姓,忠厚老實,埋頭苦幹,不論能力大小,人民民眾都心悅誠服,衷心擁護。汶川大地震,山崩地摧,堰塞成湖,樓塌屋倒,滿目廢墟,在這種情勢下,中央和各級政府盡全力抗震救災,使所有的災民住有其所,食有米糧,傷員有所治,孩子有學上,老百姓誰不說政府好呢。許多官員恪盡職守、指揮得力、身先士卒、勇挑重擔,得到人民的獎賞,他們是無須“愧俸錢”的。
有道是,十個指頭有長短,山中樹木有高低。同是黨的幹部,其覺悟、作為有時竟有天壤之別。貴州甕安“6·28”事件即是一例。據報載,2008年6月28日、29日,兩萬多民眾聚集在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大樓附近,群情激憤,不可遏止。如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所說,這次事件,導火索是女中學生的死因爭議,深層次的原因則是社會矛盾長期積累所致,甕安縣委、縣政府、縣公安局和有關部門的領導幹部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石書記的分析是對的。長期以來,這些人當官做老爺,視民為草芥,借移民、拆遷、征地、建礦之機,製造出一批又一批的流民來。老百姓深受其苦。
汶川與甕安發生的這一切,很值得玩味。造成這種巨大的逆向反差的關鍵因素,我看就在當地的官員身上。以人為本,還是以錢為本或者以其他什麼為本,兩種選擇必然顯現出兩類幹部的迥異風貌,從而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
建議建議,培訓教育幹部,除了學習黨的一系列重要檔案外,是否也讓官員們學一學韋應物的這句詩:“邑有流亡愧俸錢”。邑,泛指自己管轄的區域。流亡,是指因天災人禍無家可歸的人們。俸錢是什麼?俸錢就是工資,或者叫薪水、俸祿。韋應物因所管轄地區有流離失所的災民而自己薪俸照領,為此感到慚愧,說明他心地善良,也基於他對薪俸的認識。他在《觀田家》一詩中有句:“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官員的衣食住行全來自於老百姓,正所謂:“爾俸爾祿,民脂民膏。”官員們的俸祿,其實不是什麼“皇糧”,而是勞動人民的血汗。懂得了這個道理,你才會時時以感恩的態度對待工作,稍有差池,便覺得對不起人民。這個道理,一點兒也不深奧,可惜有些人忘記了,讀一讀韋應物的這句詩,或可有驚夢之效。
當然不一定非“邑有流亡”才“愧俸錢”,邑有盜賊,邑有冤案,邑有黑惡勢力,邑有假冒偽劣,邑有髒亂差,邑有假惡醜,都應當有愧,從而竭盡全力消除之,讓人民滿意。人民滿意,社會才能達到最大的和諧,你這個官才算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