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了一段東方羅密歐與朱麗葉式的愛情故事:青梅竹馬的男孩侯嘉和女孩屈然,在少年時就彼此暗戀,但家庭間的仇恨卻成為兩人愛情間的一道荊棘。
轉眼間侯嘉(陸毅飾)和屈然(趙薇飾)都18歲了,這是80年代初期。侯嘉和屈然每天一起上學、放學,愛情就在他們不知不覺中悄悄的來臨。但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份青梅竹馬的愛情竟然會遭到兩家父母的強烈反對,就像一道無法跨越的荊棘橫在了他們的愛情面前。往前一步就會弄得大家遍體鱗傷,退後一些又會彼此捨不得。直到他們偶然讀了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他們決定要堅持,但這份堅持沒多久就被親情的束縛打敗了。
侯嘉無奈地選擇了出國,這一走就是7年。屈然卻固執地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去等待侯嘉的歸來。7年後,侯嘉回國了,得知這一訊息,屈然的父親在第一時間給侯嘉的母親打了電話,告知自己已經是癌症晚期,並說出了當年的事實真相,求得侯嘉母親的原諒。侯嘉和屈然兩人終於可以在一起了。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 楊步亭、王新屏 |
---|---|
監製 | 何平、姜濤、趙海城、張哲 |
原著 | 安頓 |
導演 | 霍建起 |
副導演(助理) | 史天庚、張一平 |
編劇 | 思蕪、張人捷 |
攝影 | 孫明 |
配樂 | 王曉鋒 |
剪輯 | 翟茹 |
道具 | 常啟發 |
美術設計 | 崔韌 |
服裝設計 | 王素芝 |
燈光 | 哈斯、高雲 |
錄音 | 晁君 |
場記 | 廖寧 |
布景師 | 劉志華 |
角色介紹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情人結》改編自女作家安頓的一部紀實文學《致無盡的莎士比亞》劇照(《相逢陌生人》一書中《愛恨情仇》)。據霍建起介紹,大概是2000年,他偶然在報紙的連載上看到了這個故事,立刻被這個真實的故事深深感動,一直希望找機會將其拍成電影。
但原來的故事只能作為影片的一個框架和概要,敘事的過程需要比較多地豐富,經過長時間的改編,一直到2004年電影劇本才慢慢成形。
角色選擇
在2003年文聯組織的聯歡會上,陸毅和趙薇合唱了歌曲《好人好夢》,霍建起坐在台下觀看,發現他們合唱時的狀態與《情人結》中男女主角侯嘉、屈然相像。霍導決定讓他們演主角,投資方也沒有猶豫,兩人就此被選為本片主演。音樂原聲
因影片長度有限,為了突出主線,片中許多精彩的感人鏡頭被導演毅然刪減,就連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看得心疼不已。《情人結》的電影主題曲最後確定為趙薇專輯《飄》的第三支主打歌曲《天使之名》,而這些被刪減的鏡頭又被霍建起剪輯成一支長度為4分40秒的MV,一來配合趙薇專輯的打歌需要,二來也為電影上映提前做一個熱身。
而這支MV最珍貴的地方還是它的畫面,這些畫面是觀眾在《情人結》電影中沒有機會看到的。《天使之名》這首歌雖然被定為本片主題曲,但它不會出現在電影中,而是作為電影主題曲推廣。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情況 | 參考資料 |
---|---|---|---|---|
2005-06-07 | 金爵獎/最佳影片獎 | - | 入圍主競賽單元 | |
2005-06-19 | 最佳女演員 | 趙薇 | 獲獎 | |
時間 |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情況 | 參考資料 |
---|---|---|---|---|
2005-08-28 | 優秀女演員獎 | 趙薇 | 獲獎 | |
優秀故事片獎 | - | 提名 | |
時間 | 獎項 | 獲獎者 | 獲獎情況 | 參考資料 |
---|---|---|---|---|
2007-05-15 | 文學藝術獎 | - | 獲獎 |
發行上映
公映記錄
北京首映禮:2005-02-04 中國內地影院首映:2005-02-13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5-10-26 馬來西亞:2008-05-25(電視首播) 中國香港:2008-07-05(電視首播) 日本:2008-10-04 |
參展紀錄
時間 | 國家/地區 | 影節/活動 |
---|---|---|
中國 | ||
2005-03-26 | 香港 | 香港國際電影節 |
2005-05-02 | 大陸 |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05-06-14 | 大陸 | 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2005-06-24 | 大陸 | 長春電影節競賽單元 |
2005-11-12 | 大陸 | 金雞百花電影節競賽單元 |
歐美 | ||
2005-05-21 | 法國 | 坎城影展 |
2010 | 法國 | 法國中國電影節 |
- | 美國 | 甘迺迪藝術中心特別放映 |
亞洲 | ||
2006-09-09 | 菲律賓 | 中國電影展開幕影片 |
2006.9.22 | 越南 | 中國電影展 |
2006.11.1 | 泰國 | 中國電影節 |
2006.11.29 | 新加坡 | 中國電影周 |
2007-09-01 | 日本 | 中國電影周 |
2007-11-21 | 日本 | 東京國際電影節 |
2011-09-2 | 日本 | 日本福岡國際電影節-東亞電影展 |
大洋洲 | ||
2005-10-27 | 紐西蘭奧克蘭 | 紐西蘭中國電影節開幕式開幕影片 |
2005-10-29 | 紐西蘭哈密爾頓 | 紐西蘭中國電影節 |
2005-11-05 | 紐西蘭惠靈頓 | 紐西蘭中國電影節 |
票房收入
2005年的“情人節電影檔”爭奪戰中,《情人結》票房一路飄紅。僅根據上海一地院線的初步統計,同期上映的另兩部影片《美人依舊》和《鴛鴦蝴蝶》加在一起的票房總和仍不及《情人結》的收入。不過在某些地區,本片的票房並不如意,如哈爾濱某影城同期上映的七八部影片中,《情人結》首映當天的票房僅為3830元,而《韓城攻略》的票房則高達9760元。
影片評價
總體:《情人結》較之於霍建起以前的《那山那人那狗》、《生活秀》或者《暖》,顯然沒有太多可供闡釋者發掘的地方。但在抒情、唯美的主旨下,也為當下中國電影增添了一絲獨特的亮點。故事情節不緊不慢,沒有多大的起伏,起承變化也都是意料之中。情節內容的模式化是商業片致命的弱點,不過霍建起敢於拍一部題材如此陳舊的電影總有他的原因,也許是不滿於當代的情感現狀。主題:《情人結》立意愛情主題,通過講述平凡人生的情感故事,表達了對《情人結》劇照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守望純潔愛情的勇氣,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在一定程度上鞭撻了快餐式愛情的輕浮和享樂主義人生的虛無。這樣將藝術性、商業性結合,並對當今社會能夠產生影響力、感染力,弘揚健康向上、積極拼搏精神的電影藝術作品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情人結》帶給觀眾的感動和思索遠遠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商業電影,也充分驗證了北大星光所堅持的商業化與藝術性緊密結合的製作理念之正確性和創新性。
鏡頭:《情人結》中有兩段俯拍的自然影像極為雋永。一段是:夜色中,長發飄飄的女主人公緩緩走下台階,花瓣在風中紛紛揚揚。鏡頭先是仰拍轉而俯拍。風搖曳著樹葉,花瓣、長發、裙裾都在飄蕩,俯視著這一切的仿佛是畫面之外的月亮。本來風中落英的自然影像就充滿哀怨與蕭肅,但這種旁觀式的俯視鏡頭卻將強烈的情緒宣洩遏制住。並轉化在吹拂的風中、搖落的花瓣中,淡化也詩化了人物內心的無助與宿命。
另一段:男女主人公騎著腳踏車穿行在盛開的花樹間,鏡頭由跟移轉換為俯視,人隱現在淡紫色的花樹下。這個影像儘管伴著歡快的笑聲,但是俯視的雙眼卻是因為找不見兒子的殘疾母親的雙眼,她窺視著這種幸福,同時也痛恨著這種幸福。於是在這樣的自然影像中,悲情俯視的雙眼既暗示出一種命運的無法逃脫,也成就了一份雖淡猶濃的詩意。
運作手法:從運作手法上來看,《情人結》又體現了完美商業化運作的基本特點。北大星光董事長侯豫秦曾說過,商業化和藝術性之間並不矛盾,商業化的電影只有具有豐富的藝術價值才能贏得高票房,而藝術化電影也只有吸引更多的觀眾觀看,得到觀眾的認可,才可能實現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否則,孤芳自賞是沒有藝術可言的,畢竟藝術來源於廣大人民民眾的樸實生活。為此,北大星光自涉足影視以來,就將“中國本土化”作為影視產品商業化和藝術性的一個結合點,公司拍攝的青春時尚電視劇《男才女貌》、《女才男貌》也都處處體現了商業化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而作為國內第一部純美愛情大片的《情人結》能獲得如此成績,無疑為商業化與藝術性並不矛盾這一觀點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