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xī xīn
ㄒㄧ ㄒㄧㄣ
息心1. 梵語“沙門”的意譯。謂勤修善法,息滅惡行。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沙門者, 漢 言息心,蓋息意去欲,而歸於無為也。” 北魏
楊炫之 《
洛陽伽藍記·凝圓寺》:“地形
高顯,下臨城闕,房廡精麗,竹柏成林,實是淨行息心之所也。”
2. 排除俗念。 唐
岑參 《終南雙峰草堂》詩:“歛跡歸山田,息心謝時輩。” 清
吳偉業 《西田招隱詩》之一:“到此身世寬,息心事樵牧。”
3. 謂不再想望。《
明史·賈近山傳》:“人或裹足毀裳,息心仕進。”
4. 靜心,專心。
張孝若 《立憲運動及諮議局成立》:“在開議的時候,陳述理由,滔滔不絕,大家都息心靜聽。”
5. 方言。放心。
馬烽 西戎 《
呂梁英雄傳》第四二回:“﹝ 樺林霸 ﹞心中暗想:‘是不是死了?要是死了可就息心啦!’”
6.不再奢望,不再渴望,放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