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起源
思州,是今日岑鞏的古稱,歷史悠久,存史千古,是貴州乃至大西南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最先發源地。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歷史上最著名的大姓,世襲千年,領地幅員遼闊,史學素有“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的稱譽。“思播田楊”,其意思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楊氏土司的天下。
田氏土司自戰國至漢至周,均是黔中地或思州之地的一大望族。
從《太平御覽》的記載知:“涪陵蠻時,有冉氏,何氏、田氏。聚落最盛,大者萬戶,小者千戶.........太和十七年(493),蠻帥田益宗率部曲四千戶內附。”面對蠻夷地,土地之寬廣,人煙稀少的黔中,能擁有四千戶的民眾,確實不易,這足以說明田氏系望族,擁有很大一片疆域。
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蠻帥田思鶴以地內附周,建德三年(574)改奉州為黔州。”
《沿河縣誌》載:“隨文帝開皇二年(582),田宗顯為黔中刺史。”
又根據民國《沿河縣誌》引《田氏宗譜》載:“隨文帝開皇二年(582),黔中夷苗屢叛,大臣蘇威保奏(田)宗顯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余,黔中大治,文帝誥封為國公節度使之職。鏇陝西天鵝山白蓮教金頭和尚為亂,調宗顯往征,兵至天鵝山與賊戰,賊敗奔四川、成都。宗顯追至,賊復敗走渝城朝天門,潛往小河,追及復戰,賊又敗。兵至漆地安營,訪賊至石馬,問往民何地,民以石馬即庸州答之,宗顯詳觀地形,山環水抱,下居焉。迨賊授首,奉命鎮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鏇加封為宣慰榮祿節度使金龍護國公,子孫世襲宣慰職,軍民兩管。”
依據《元史》、《明史》、《貴州通志》、《思州府志》、《思南府志》、《鎮遠府志》、《沿河縣誌》、《銅仁市志》、《岑鞏縣誌》、《田氏雁門堂記》等史料記載:
元至正二十五年七月初七(1365年7月27日),授思州軍民宣撫使兼湖廣行省左丞,以武功靖亂,加朝烈大夫,管古州八萬軍民事的田仁厚,派遣都事林憲、萬戶張思泉首先納款,隨即將田氏世守的二府、十縣、三十四州(長官司)地方圖冊獻納明朝朱元璋。
內亂滅族
思州田氏原為一部,元末分為思州、思南兩部,嫡房據思州。由於二十三世三房田茂安(二房田茂忠子夭亡已絕,茂安承襲)將長房轄地(如務川、思王、思邛等)割獻夏明玉珍,接著歸順明王朝朱元璋。長房二十四世田仁厚心甚不服,遂造成兩家仇殺不息。到二十六世田琛(長房)與二十七世田宗鼎(三房)連續幾代人相互殘殺不止,朝廷乘機改土歸流,派顧成擒二田送京師伏誅。
明永樂八年(1410),田宗鼎襲思南宣慰使;明武洪二十八年(1395),贈懷遠將軍。
明永樂八年(1410)田宗鼎與思南宣慰副使黃禧構怨,奏訐累年。朝廷以田氏世守其地,又先歸誠,曲為保全。明永樂九年(1411),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又與思州宣慰使田琛為爭奪硃砂礦井發生戰爭,朝廷知曉後屢禁不止。田琛與湖南辰州知府黃禧(黃與田宗鼎結怨多年,朝廷改黃禧任湖南辰州知府)聯合兵攻思南。田宗鼎聞之攜家眷出走,田琛殺其田宗鼎之弟,隨即挖田宗鼎之祖墳並戳田宗鼎的母屍,盡掠人貨財物。朝廷據田宗鼎投訴,累敕田琛、黃禧赴京自辯,都抗拒不去。
明成祖朱棣以田氏飛揚跋扈,屢不接受朝廷的禁令,為“不何令田氏遺孽復踵為亂”,以達到地置郡縣、改土歸流的目的,便果斷地採取軍事行動來解決二田氏爭端,予田琛“構煽旁州,屠戮善良,抗拒朝命”的罪名,命鎮遠侯顧成率官兵五萬討伐,先後擒田琛、黃禧至京師。為救田琛,田琛之妻冉氏與部屬合謀,扇動和唆使台羅(峨)諸寨苗普亮作亂。明成祖朱棣大怒,於明永樂十年(1412)將田琛革職,斬首。
沒過多久,因田宗鼎在數日前於京師時,因與田琛互揭祖母罪,“宗鼎言,因發祖母楊氏陰事,謂與(黃)禧奸,造禍本。楊氏亦發宗鼎縊殺親母,瀆亂人倫事。”朝廷便以滅倫罪為由,於明永樂十年(1412)三月初五日時將田宗鼎殺掉,並沒收家產。相傳執宗鼎之日,錦衣旗校數人,以辰時至,當即執以登舟下蜀。次日,有都指揮一員,領兵籍其財物,毀其宮室。
當時,宗鼎禁民居不得瓦屋,不得種稻,雖有學校,人才不得科貢。屬官俱以喜怒予奪生殺之,日刑數人於香爐灘,今其水底見有血色如花狀,俗名香爐灘開花,則必有覆溺者。嗚呼!徽文皇之英斷,則此邦何由見天日也。
永樂十一年二月初二日(1413年3月3日)廢思州宣慰司、思南宣慰司,以思州之地置思州、黎平、新化、石阡四府,以思南之地置思南、鎮遠、銅仁、烏羅四府,設貴州布政使總轄,設流官,貴州行省由此始。倘若思州、思南二田氏和睦相處,中國歷史上是否出現“貴州”一省這是很難說的,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隨著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不斷改善,社會必將愈來愈進步,土司最終會被迫消亡在歷史的煙塵中。
子孫後人
田琛被誅,家產被籍沒,子孫逃散,潛隱他鄉(如木召、白土坪等地,相傳隱住木召田氏改為劉姓,列為思州宣慰司副使劉貴的後裔),衙院遭劫而淪為廢墟。二百餘年後,清初田維棟(長房後裔一支)巧計編傳一個金鴨子的神話故事,遮人耳目,藉機回歸故里衙院。康熙年間田仁統考中武舉人而步入仕途,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終於在乾隆年間建成15座規模宏大、雄偉堂皇、具有苗族特色的“庭院”,仿衙門宅第而建,又繼稱“衙院”(包括“後院”和“馬院”)。清鹹豐年間,衙院慘遭兵燹,戰火吞沒了14座印子,只有一座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印子完整地倖存了下來。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土匪猖獗,民不聊生。衙院人口銳減。
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寨只有21戶,85人,瓦屋16幢,茅草房5棟。幾度興衰幾度春秋,衙院終於獲得新的生命。伴隨著共和國前進的步伐,勤奮的苗族,土家族在14座大印子的廢墟上重建起鱗次櫛比的大瓦房及磚木結構房屋,正房35幢,廂房6幢。如今的衙院,人才輩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