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早1號

98年產量鑑定,折合畝產513.0kg,比對照冀承單3號增產28.0%;99年品比試驗,折合畝產594.0kg,比冀承單3號增產38.9%。 2000年參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區域試驗,折合畝產432.9kg,比冀承單3號增產12.9%;2001繼續參加省特早熟玉米區域試驗,折合畝產424.2kg,比晉單43號增產15.7%,兩年平均增產14.3%。 2001年參加省苗頭品種生產試驗,折合畝產431.4kg,比對照晉單43號增產10.1%。

品種來源

“忻早1號”是我所特早熟玉米育種課題組育成的特早熟玉米新品種,2003年4月17日山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特徵特性:該品種忻州春播生育期(出苗—成熟)87天,吐絲較冀承單3號晚2~3天,因後期灌漿快,比冀承單3號晚1天成熟。株高210cm,穗位高80cm,葉色鮮綠,葉片半上舉,稈矮抗倒,穗長16.8cm,穗粗4.8cm,白軸,穗行數18行,行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313.0g,出籽率88.2%。果穗粗短,穗型整齊,列禿尖,結實性好。硬粒,籽粒金黃有光澤。人工接菌鑑定,該品種高抗矮花葉病和粗縮病,抗絲黑穗病、穗腐病和小斑病。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該品種粗蛋白含量為9.93%,粗脂肪含量為3.58%,粗澱粉含量為72.64%,賴氨酸含量為0.28%。

產量表現

98年產量鑑定,折合畝產513.0kg,比對照冀承單3號增產28.0%;99年品比試驗,折合畝產594.0kg,比冀承單3號增產38.9%。2000年參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區域試驗,折合畝產432.9kg,比冀承單3號增產12.9%;2001繼續參加省特早熟玉米區域試驗,折合畝產424.2kg,比晉單43號增產15.7%,兩年平均增產14.3%。2001年參加省苗頭品種生產試驗,折合畝產431.4kg,比對照晉單43號增產10.1%。參加全國特.早熟玉米聯合試驗,從黑龍江到新疆5省區的7試點平均對照增產29.2%。

適應範圍

該品種屬特早熟類型,適宜於晉西北高海拔冷涼區及同類生態區春播種植,也適宜於晉中麥收後復播種植,同時還可作為提早上市的鮮食玉米利用。

栽培要點

畝留苗3500~4000株,應施足底肥,提早管理,一促到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