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諾

徐丹諾

此時,徐丹諾的服裝設計理念和意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在她眼中,服裝不僅僅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更是文化的載體。 在口口相傳中,徐丹諾的名字不脛而走,不少人拿著報紙找她定做服裝。 回顧徐丹諾近30年的職業生涯,解讀她的心路歷程,我們看到了一位以播撒美麗為天職的陽光女人。

著名服裝設計師徐丹諾

在古典英文中,對“Dana”一詞有一種解釋:陽光般明媚純潔。徐丹諾,英文名字Dana Xu,公司的名字Dana Fashion。“丹”寓意百年上海紅幫裁縫傳承,“諾”取意真誠守信,一諾千金。
一個陽光般的女人,有著一個陽光般的名字,辦了一家陽光般的公司,走過了20多年灑滿陽光卻又坎坷不平的職業人生。

豆蔻年華,巧剪七彩霓裳

上個世紀60年代後期,徐丹諾出生在文化名城浙江衢州。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孔子第48代孫、衍聖公孔端友率部分孔氏族人扈蹕宋高宗南渡,被賜居衢州。孔氏家族由此分為南北兩宗,南宗紮根於衢州,並仿曲阜規制建家廟於衢城菱湖,衢州遂稱“南孔聖地,東南闕里”,千年來人文鼎盛,僅北宋年間就有進士250人。
丹諾自幼乖巧聰穎,喜歡漂亮的傳統服飾,七歲始便跟外婆和母親學習刺繡,並自己縫製一些簡單的衣服和飾品,常常樂此不疲。長大後,她拜做服裝設計的表姐葉雪珍為師,學習服裝設計裁剪。在恩師的悉心指導下,勤勉聰慧的她很快脫穎而出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江南美“裁女”。
為了卻孝順養母的夙願,徐丹諾與唐裝結下了不解之緣。
丹諾的母親體弱多病,丹諾剛滿一周歲時,母親無奈將她送給姐姐撫養,從此,姨母就成了丹諾的養母。學得一身服裝設計裁剪手藝後,徐丹諾總想為養母設計出老人家喜歡的服裝。但養母一生只穿傳統中式服裝,肩袖一體的大對襟,盤花扣,這樣的服裝幾近失傳,有這種手藝的老服裝師更是寥若晨星了。徐丹諾千方百計找到了已過古稀之年的裴老裁縫,老藝人直言相告:這種衣服幾乎沒人穿了,學這門手藝掙不到飯吃。徐丹諾不為所動,執意拜師學藝。有感於她的孝順和真誠,老藝人破例收徒,將平生所學傾囊相授。
沒過幾年,徐丹諾已經是遠近聞名的服裝設計師,她用手中的剪刀巧裁七彩霓裳,一塊普通的布料很快即變成一件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藝術品,她設計的時裝讓男人莊重典雅,讓女人婉約婀娜,豆蔻年華的徐丹諾已能盤出菊花、桃花、蝴蝶、鳳尾、孔雀等數十種花扣。一時間她聲名大振,慕名而來的顧客絡繹不絕,其中不乏想一睹芳容和特意來欣賞她出神入化的設計、裁剪、製作手藝的客人,她的服裝店整天門庭若市。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她考入了聲名遐邇的上海西服公司,在百年上海紅幫裁縫傳人吳善慶的悉心教授下,系統學習了紅幫西服的設計理念和製作工藝,成為上海西服公司成立以來唯一一位主管裁剪技術的非上海籍的年輕女性。

花信有情,名動香江

1996年秋,香港回歸前夕的深圳驕陽似火,一派繁忙。一天,福田區南園路上掛出了“上海丹諾時裝”的招牌,徐丹諾親自精心設計的數十款男女西服和時裝,剛掛出來就被搶購一空。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中華民族終雪百年恥辱。一時間,港人紛紛脫下西服,穿上唐裝,以表達回歸祖國懷抱的喜悅。
此時,徐丹諾的服裝設計理念和意境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在她眼中,服裝不僅僅是令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更是文化的載體。她渴望一個更廣闊的舞台施展和實現她的抱負。
1997年夏,香港回歸前夕,深圳羅湖口岸邊的羅湖商業城中又亮出了“大上海丹諾時裝公司”的字號。回歸後,港人久被壓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思鄉之情瞬間釋放,香港掀起了一股“唐裝熱”,慕名找徐丹諾設計製作唐裝的香港各界名流讓她應接不暇。“當年為報答養母養育之恩拜師學做中式服裝,今天既圓了我的夢想,也成就了我的事業。每每想到這些,我就很激動,也使我對唐裝的文化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徐丹諾說。
中國敞開大門後,隨著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借鑑,傳統唐裝的設計理念也在悄然變化。現代唐裝在古樸、柔美、典雅、婉約的傳統風格中,融合了時尚、開放、靈動的西方文化元素,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取向和生活方式。徐丹諾認為,“唐裝中的經典是數千年民族文化的結晶,永遠不會過時,比如美輪美奐、千變萬化的盤花扣,即使在現代唐裝中,也是點睛之筆。但任何傳統的東西都不能泥古不化,唐裝也需要不斷創新。”
丹諾的西服,繼承了上海紅幫裁縫選料精良、剪裁嚴謹、做工精細的傳統;丹諾的唐裝,保持了中國傳統服裝優雅端莊的設計風格。在此基礎上,徐丹諾大膽使用現代面料,改進設計和製作工藝,實現了傳統與時尚的成功對接,使Dana Fashion成為政界要員、商界巨賈、社會名流競相追逐的品牌。
國務院前副總理吳桂賢大姐非常喜歡徐丹諾和她的唐裝,常邀她為自己和家人設計服裝。多年來,香港著名影視表演藝術家蘇杏璇,香港巨龍時代出版社社長、《世界佛教》總編秦孟瀟和夫人一直是Dana Fashion的忠實擁躉。1998年元月,秦孟瀟在《香港商報》連續三天撰文介紹徐丹諾和她的唐裝,盛讚她是“剪裁旗袍的專家,手藝非同凡響”,文章披露,很多僑居美國、法國的名媛和國內的外交官夫人,紛紛找徐丹諾定製旗袍。境內外媒體多家相繼刊發文章,稱讚徐丹諾“待人禮貌,儀態謙虛,藝術超群”。在口口相傳中,徐丹諾的名字不脛而走,不少人拿著報紙找她定做服裝。
數年間,徐丹諾相繼成立了香港丹諾時裝公司、深圳丹諾時裝有限公司和深圳歐丹諾服飾有限公司,Dana Fashion名動香江。

標梅之年,慎思後的蛻變

2003年,非典肆虐和擴張過快使徐丹諾的事業遭受了挫折,她開始反思20年的職業道路。
這期間,她遍訪港九服裝業名店名師,廣交社會賢達名流,和朋友一起品茗讀書,參加各種書畫展、音樂會、演唱會、時尚發布會、模特大賽,如蠶食桑葉般汲取社會營養,豐富自己,拓展視野。“成就一番事業,需要感性的熱情,更需要理性的謀劃;做百年企業,尤其不能急功近利。”於事業,於人生,徐丹諾的反思結論都有了哲學的韻味。基於此,她開始了二次創業。
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一座與深圳火車站和羅湖商業城隔街相望的著名五星級酒店。多年來,酒店高管的高檔西服和員工制服都由丹諾公司設計和量身定製。高貴典雅的設計和體貼周到的服務讓客戶心悅誠服,國內眾多香格里拉酒店已經成為Dana Fashion的用戶。
二次創業後,徐丹諾不再僅僅是一個服裝文化的執著追求者,商海沉浮把她錘鍊成了善於把握方向和機遇的企業掌舵人。把高檔西服、高檔制服作為驅動企業發展的主打產品和主要贏利點,唐裝和高檔時裝作為輔助產品,是徐丹諾慎思後的安排。唐裝主要面對老客戶,這些人大都是她出道以來的老主顧,聯繫他們的紐帶是相互間的欣賞和信任,是超脫於商業關係的純真友情。高檔時裝更多的意義在於掌握服裝界的前沿動態,探索企業的技術發展方向。高檔西服和集團制服已經成為企業的主要盈利點。
但是徐丹諾相信,對服裝文化的追求和積澱永遠是她商海制勝的基石。即便是對集團用戶定做的制服,她也要求設計團隊要深刻理解用戶的企業文化,同時要體現用戶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不同工種的崗位文化,並用丹諾公司特有的設計和技術詮釋這些文化的內涵。真誠和深刻換來了用戶的信任和讚譽,積澱成更具市場公信力的企業品牌,公司的集團業務不斷向航空、商貿、旅遊、金融、地產、政府、社團等高端市場擴展,相繼承接了麗思卡爾頓酒店、希爾頓酒店、香港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美國Delta航空公司、TCL集團、萬科地產等著名機構的服裝定製業務。
回顧徐丹諾近30年的職業生涯,解讀她的心路歷程,我們看到了一位以播撒美麗為天職的陽光女人。一路走來,徐丹諾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職業輝煌;滿懷真誠和景仰,她用心詮釋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服裝文化,扮靚世界,迎接春天。
作者:張永太、曾浩波
參考檔案:當代中國官網2012-4-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