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第63步兵軍軍長
傳奇將軍
“同志們,如果向每一顆子彈低頭,我們的脖子會酸掉的,來!和我一起衝鋒!”這聲召喚會讓許多俄羅斯人想起一個英雄的形象——紅軍第63步兵軍軍長列昂納多·格里戈里耶維奇·彼得羅夫斯基。這位在衛國戰爭中鑄就傳奇的將軍參戰僅兩個月就犧牲了,但他的指揮才能與功績仍被後人所銘記。
結識“綠林好漢”
1902年5月30日,俄國沙皇治下的烏克蘭頓涅茨礦區的一個礦工家裡誕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小傢伙就是彼得羅夫斯基。面對每天吃不了幾頓飽飯的日子,彼得羅夫斯基不光想著埋頭學手藝貼補家用,他希望認識一幫“幹大事的好漢”,去推翻這個吃人的社會。
14歲那年,彼得羅夫斯基認識了一幫“奇特的綠林好漢”——承諾向人民提供“麵包、和平、土地”的布爾什維克。1917年,15歲的彼得羅夫斯基作為故鄉的一名赤衛隊員,參加了占領盧甘斯克沙皇警察局的戰鬥,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戰鬥。
隨著蘇維埃政權建立,彼得羅夫斯基投奔了紅軍,相繼參加鎮壓烏克蘭、伏爾加河流域、克里米亞半島等地叛亂的戰鬥,逐漸成長為頗有個性的基層指揮員。
拒絕牽連無辜
1922年俄國內戰結束後,紅軍進入正規化建設階段,彼得羅夫斯基被保送進入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深造,畢業後相繼出任團長、步兵師參謀長、騎兵師師長、步兵師師長等職,後來還當上土耳其斯坦軍區(即中亞軍區)司令員。
1938年3月,彼得羅夫斯基升任莫斯科軍區副司令員,正當他仕途順利之際,“大肅反”牽連到他。由於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NKVD)嚴刑逼供,以前的同僚“供認”彼得羅夫斯基是“暗藏在紅軍里的反黨分子”,結果彼得羅夫斯基被捕,由NKVD收審。此後,NKVD幾次對他“假槍斃”,試圖迫使他供出更多的“蘋果”(即所謂“紅皮白心的潛伏分子”),但他不肯牽連無辜,最後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勞改營伐木。
1939年,納粹德國在歐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蘇聯領導人很清楚,必須儘快從“大肅反”的陰霾中解脫出來。於是,在沒有任何審查結論的情況下,包括彼得羅夫斯基在內的大量指揮員被釋放回部隊。
渡河發動逆襲
1940年12月,瘦得只剩一把骨頭的彼得羅夫斯基被派到明斯克,出任第63步兵軍軍長,擔負西部邊境“史達林防線”的值勤任務。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不宣而戰,德軍迅速突破“史達林防線”,沿三個戰略方向推進。7月初,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成功強渡第聶伯河,直接威脅軍工重鎮斯摩棱斯克。通過仔細分析戰況,彼得羅夫斯基敏銳地捕捉到德軍的“軟肋”——儘管敵人的坦克突擊速度很快,但步兵卻沒有跟上。
為了遲滯德軍進攻速度,彼得羅夫斯基主動請求率第63步兵軍渡過第聶伯河,逆襲西岸德軍步兵。7月14日,第63步兵軍趁夜渡河,相繼解放了羅加喬夫和日洛賓兩座城市,楔入敵人戰線30公里,並繼續向西進攻,這在當時蘇軍全面潰退的形勢下是非常不錯的反擊,因此蘇軍統帥部十分欣賞這次行動。當史達林得知彼得羅夫斯基還只是一個上校時,下令將他提拔為中將。
第63步兵軍的反擊讓德軍十分為難。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費多爾·馮·博克向希特勒表示必須增援,否則無法進行下一步進攻,希特勒從其他戰略方向抽調3個步兵師加強給包克,第63步兵軍的處境變得十分兇險。
親率後衛突圍
8月11日清晨,重新完成集結的德軍在坦克和飛機的支援下,全線向第63步兵軍發起反撲。8月13日夜,一名蘇軍聯絡官乘飛機來到第63步兵軍駐地,他帶來了鐵木辛哥的命令,要求彼得羅夫斯基乘這架飛機返回斯摩棱斯克,就任第21集團軍司令。但彼得羅夫斯基認為在此緊要關頭,將指揮權轉交他人會給戰士們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最終,他只讓飛機帶走了重傷員。
8月14日,德軍完成了對第63步兵軍的包圍。彼得羅夫斯基向全軍發出向第聶伯河東岸撤退的命令。但形勢仍在快速惡化,德軍依靠優勢兵力和坦克,搶先占領了各個渡口。8月14日夜,第63軍和友軍的聯繫徹底中斷,對彼得羅夫斯基來說,他只能帶領部隊孤軍奮戰了。
8月16日,彼得羅夫斯基在森林中下達夜襲突圍任務,他向下級主官強調:“所有指揮人員,不管是什麼軍銜和職位,在夜間攻擊行動中,都要在最前面帶頭衝鋒……”彼得羅夫斯基還表示,自己將加入第154師的突圍戰鬥。
8月17日3時整,第63步兵軍在打光炮彈後,全體輕裝突圍。由於進攻出乎敵人預料,該軍大部輕鬆突破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並快速向河岸移動。隨第一梯隊行動的彼得羅夫斯基把隊伍帶到河岸後,決定重新返回格盧得茨,他要親自帶領後衛部隊一起過河。
然而,勇敢的軍長和後衛部隊不幸陷入重圍。後來殺出重圍的軍炮兵主任費多爾·卡扎科夫回憶了軍長的最後時刻:“軍長帶領大家向河岸推進,他不時拎起因害怕敵人掃射而倒地的戰士,高喊:‘同志們,如果向每一顆子彈低頭,我們的脖子會酸掉的,來!和我一起衝鋒!’……最後,軍長被隱藏在灌木叢中的衝鋒鎗手打中頭部,很可惜我們沒能把軍長的遺體搶出來。”
個人榮譽
1944年蘇聯紅軍反攻到第聶伯河西岸時,在當地人的指引下,才發現了彼得羅夫斯基的墳墓。原來,德軍發現了這位英勇犧牲的軍長,遂為其修了一座簡樸的墓穴。
彼得羅夫斯基被安葬在日洛賓區魯德尼亞村,戰爭結束後,根據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在其墓地建立了紀念碑,這距離彼得羅夫斯基犧牲已經將近20年了。
彼得羅夫斯基獲得紅旗勳章、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後來追授)和紅星勳章各1枚,“工農紅軍建軍20周年”獎章1枚。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
人物簡介
彼得羅夫斯基,蘇聯心理學家,心理科學博士,教授。蘇聯教育科學院通信院院士,副院長(1976—1979)。
個人生平
1947年在莫斯科師範學院畢業後留校工作。後到蘇聯教育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他主要研究領域是心理學史、社會心理學和個性心理學。因1970年前後提出和形成的人際關係活動中介理論得到蘇聯心理學界的廣泛承認,是公認的研究群體和集體問題的專家。
主要著作
彼得羅夫斯基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學》(合著)、《蘇聯心理學史》、《普通心理學》(合編)、《年齡和教育心理學》(合編)、《心理學通俗講話》、《集體心理學理論》(編著)、《個性、活動、集體》、《心理學的歷史和理論問題》(選集)。彼得羅夫斯基按照學習活動的性質把學習分為反射學習和認知學習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