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1938年6月生,河北景縣人。196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外文系英國語言文學專業,1981年至1983年在英國倫敦大學語音學和語言學系讀研究生,師事於著名語音學家A.C.吉姆森教授。1992年受聘為教授。現任四川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語音學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致力於現代英語標準發音(RP)、音系學、語調學及國際語音學會標音理論的研究和教學,著有《英國英語語音學和音系學》(高校統編英文教材),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1996年初版,1998年修訂版;主要論文包括《中國英語標準發音教學概論》(英文),倫敦《國際語音學會會刊》,1989年;《英語阻塞音的強/弱與清/濁問題》,南京《外語研究》,1990年;《中國學生英語語調問題研究》,《美國語言學會會刊》,1991年;《標準元音和英語元音》,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年。《我國英語教學中的語音體系問題》,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年;《標準發音RP與我國英語語音教學》,張正東編《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工程師
1916年6月13日,張鳳桐出生於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村,一位名為張延令的農民家庭。張延令祖籍為山東省掖縣,19歲時獨身闖關東來到阿城縣,開了一家小小銀匠鋪子,做銀匠活謀生,後因生意入不付出而破產,便棄商到白城村種地務農。
張延令與滕氏女結婚後,生有一女六男。我的父親張鳳桐在張家男孩中,排行未位第六名。張鳳桐在4歲時,母親滕氏因病去逝。
1925年,9歲的張鳳桐在父親和兄姊共同支持下,開始在阿城縣白城村縣立第十一國小讀書,四年後由於家境不佳,便失學回到白城村,不久又在村里讀私塾。
1930年,張鳳桐15歲,在阿城縣立第二高級國小校讀書。
1932年,日寇侵略東北後,到處兵荒馬亂,民不聊生。我父張鳳桐失學,在家務農、放牛、打柴和自學功課。
翌年,張鳳桐考入阿城縣立師範學校國中班,學習三年後畢業。
1936年7月,張鳳桐21歲時,考入哈爾濱市立笫二高級中學。然而學習不到半年,就失學了。因為家境困難,沒有經濟來源,加上日本鬼子對愛國學生的迫害,無法繼續學習。在哈爾濱道外南馬路的北安建築工程公司當了一名學徒工,每月掙20元生活費。從此,他走入社會謀生。
北安建築工程公司總經理是日本商人,名叫中村福造。張鳳桐為餬口飽受日本人的欺辱。有一次,他趕馬車到哈市南崗省公署職員宿舍工地幹活,由於馬車軋了道邊石,被五六個日本人打得鼻青臉腫,只好忍氣吞生。
張鳳桐所在公司是日本人開辦的,因為當時沒有中國人工程技術人員,所以公司招用的工程技術人員都是俄國、日本人。張鳳桐在學徒期間,開始的工作是在公司乾零活打雜,如掃地、倒水、擦桌椅等雜活。
下班後,張鳳桐便上夜校學習測量、製圖、下水道設計,或自學土木工程技術知識。他下決心做一個中國人工程師。事實證明,學和不學就是不一樣,公司經理見張鳳桐有“章程了”,能為他乾更多更重要的事了,就讓他到辦公室,幫兩名白俄羅斯籍工程師描圖、製圖、曬圖。有時還讓他到工地協助工程師做施工技術檢查等,工作量很大。他的工資由開始的20、30元增加到50或60元,僅是日本工程師工資的十幾分之一。就這樣,張鳳桐為了生活,忍辱負重,堅持在該公司工作到東北光復。
1941年10月2日,25歲張鳳桐與19歲謝淑珍喜結連理。
1945年8月15日,日寇投降,東北光復,北安建築公司因此解散。張鳳桐為了養家餬口,和公司要好的同事商量,合夥種山東白菜、經銷糧食,掙錢維持家生活。後來,經人介紹,考核後在私建設寧營造廠工作。當時,該廠正承包東塔機場跑道補修工程,張鳳桐被派到東塔擔負施工技術工作。一個月後,東塔機的跑道補修工程竣工,張鳳桐被派到錦州飛機場工地,擔任現場施工技術工作。他的頂頭上司是程雪松經理,兩人共事相處甚好。後來,張鳳桐知道,程雪松是程經理公開的化名,他真名是程道平,是中共地下黨以經理身份為掩護,和飛機場國民黨軍官吃吃喝喝、打麻將等,從中獲取情報。
1947年底,民主聯軍向錦州發動強大攻勢,錦州告急,錦沈鐵路交通斷絕。各承包營造廠經理各顯神通悄悄離開錦州,施工人員紛紛出走,工地辦公室里,只留下張鳳桐和一位張某住下堅守。
1947年7月至1948年12月,張鳳桐在哈爾濱建寧營造廠,任工程技術員。
1949年春,北京和平解放。張鳳桐得知上司程雪松經理在北京,於是便去找他。張鳳桐找到程經理後,才知道他在中央軍事委員會設立的建新印刷廠任廠長。程道平告訴說:他的真名叫程道平,是中共黨員,當時以營造廠經理身份做地下工作。他說北京解放了,新中國快要成立了,非常須要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建設工作,他可以在北京給介紹安排工作。張鳳桐對昔日上司的信任和關懷很感動,也很感謝,但他很想回哈爾濱工作,對挽留北京工作的好意婉言感謝。
1949年3月,張鳳桐憑著從事建築行業的經歷和技術水平,被哈爾濱宏大建築公程公司聘用。這年夏天,哈爾濱市政府建設局首次舉辦:對全市從事土木建築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考試審查發證工作。張鳳桐欣然報了名。
同年9月7日,張鳳桐經市政府建設局關部門考核審查後,獲得了由哈爾濱市長、建設局局長郭林軍蓋章的可從事土建技術工作的資格證書,內容如下:
右者(張鳳桐)經本府土建技術人員考試審查委員會考試審查結果認為具有建築技師之能力,準在本市內執行設計監造一般構造土建築工程業務合行發給證書以資證明此證。
哈爾濱市建設局將通過考試審查獲得“建築技師”從業資格的人員名單,在哈爾濱報上連續登報三天。24天后,即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張鳳桐成為新中國首批為數不多的獲得職稱證的建築工程技術人員之一。
1950年7月至1950年12月,張鳳桐在哈市同昌建築工程公司,任建築工程技師。
1951年1月,張鳳桐在哈市建國建築工程公司,任建築工程技師,在安東市郊區693部隊所軍墾合龍灌區新建工程中,任施工設計管理工作。此工程結束後,張鳳桐回哈爾濱。
1951年5月,哈爾濱市商業局急需招聘建築工程工程師。張鳳桐經考核被聘用,定為800工薪分(約170元)工資。
同年7月,他接受了對商業局所屬的花紗布公司基建工程和東北貿易部所轄的硫化青顏料化工廠由丹東北遷哈爾濱的新建、改建等工程進行設計施工任務。此時,正值抗美援朝之際,該化工廠是東北唯一的生產化工廠,新中國剛剛建立,需要這個工廠,怕其毀於戰火,
決定把該廠北遷至哈爾濱。張鳳桐接受這個任務重,工期短、技術人極缺的工程後,白天上工地指導檢查,晚上加班到深夜,或通霄進行設計或修改設計。有好多次,領導擔心張鳳桐會累壞身體,強行推他出辦公室,把門鎖上,送他回宿舍睡覺。就這樣他忘我地為新中國偽建設而工作。最後,他按時在三個月內完成黨交給他的工作任務。即從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張鳳桐完或新建40米高鋼筋混凝土煙囪(後變更計計)改建鋼板可移動式煙囪,完成三台蘭克夏式供熱鍋爐房建造任務,建成1000噸30米高水塔,完成60米深水泵水井,還有變電所及兩棟標準定型倉庫等工程。完成這次任務後,張鳳桐被累壞了身體,住進了醫院。領導和同志們紛紛到醫院去看望慰問他。經過醫護人員地醫治,張鳳桐的病情好轉了,醫生讓他在醫院多住些天,以防病有反覆。然而酷愛工作的他,不聽醫生勸囑,硬是辦理了出院,當天回到單位上了班。
哈爾濱市商業局黨委和局領導對張鳳桐的業績很重視,經過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報請有關部門批准:給予張鳳桐當時哈市最高級工程師待遇,即國家三級工程師,每月1000工薪分,折合213元。同時,獎勵張鳳桐200萬東北流通卷(現金200元),他的事跡上報給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
1952年1月,新中國中央政府為了實現東北地區商業網計畫,中央計委給東北人民政府撥專款1000萬元,用於該計畫的東北地區七個省、四個市近百個基建項目的商業聯網建設,限期在年底完成上述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急需一位能勝任的工程師。當時,哈爾濱商業局將張鳳桐的事跡已上報給貿易部,部領導一致認為,張鳳桐工程師是唯一勝任的人選。於是,張鳳桐被上調到地處瀋陽的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基建處任總工程師,負責“東北地區商業網計畫”的組織、指揮、實施。東北各省市商業系統的基本建設、工程、設計、施工管理等工作均由張鳳桐負責。
這時,國家政務院向全國有關部門發出:“合理使用木材的決定和完成1952年度增產節約的計畫”的號召。張鳳桐為了回響政務院號召,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務,他採用國內外先進的工程技術進行設計,如用蘇聯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學”和國家商業部推廣的“裂環結構理論”等。
張鳳桐在所有新建項目設計中,節省建築材料,降低成本,收效顯著。他在設計、技術上實行改革,廢除保守浪費的舊觀念舊技術。如舊中國的設計資、保守的安全係數等,都會浪費大量材料和資金。張鳳桐親抓嚴查施工中的操作規定,利用鋼筋的流限階段,節省大量鋼筋;禁止使用舊的鋼筋混凝土配製比,1:2:4,改用他設計中的新配比、標號,節省大量水泥;廢棄舊時對磚不按建築強度計算,一律用習貫牆厚度施工,改用按建築級別、經強度計算和熱工計算確定牆厚度,從而節約大量紅磚。
在建築大跨度屋架設計上,他創造性地用“裂環結構”技術,設計出16至20米跨度標準定型倉庫屋架;新建每棟960平米、1000平米的千標準定型倉庫30棟;每棟造價僅是以前同樣倉庫造價的一半。據核算,張鳳桐的設計,每平米用優質木材0.055立方米,以前是每平米用優質木材0.11立方米;張鳳桐設計每平方米造價55元,以前造價每平米110元。為此,張鳳桐僅在30棟大跨度標準定型倉庫項目上,為國家節約優質木材1200立方米,資金300多萬元人民幣。
張鳳桐因長期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特別是大腦過度疲勞,積勞成疾,身體、精神極其不好。有一次,多個工地急需施工設計圖紙,為了趕任務,加夜班到深夜,突然他感到頭暈眼花,昏倒在地,處在休克狀態。當時在場的關文敏同事立即上前呼救,眾人用力將其抬放到單架上,送進貿易部職工醫院急救。在住院期間,領導派張德功同志護理照顧他。黨支部書記榮耀武在慰問張鳳桐的信中寫道:“您是國家高級工程師,我了解您,做事為人正大光明,不苟且。您和講漂亮話的工程師不一樣。您有較高的技術,有對工作的熱心,埋頭苦幹,是一個能趕上現實的工程師,在國家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今天,是迫切需要您的。您雖暫時有病,但一定會很快恢復健康的。”張鳳桐看完信,感動得熱淚盈眶。當病情緩解後,醫生讓他再住些天觀查病情,但他不同意。他知道不能這樣躺在醫院裡,許多工作都需要他去處理,於是他出院上班了。
同年12月27日,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在評選先進事跡工作者中,張鳳桐名列第一名。
在表彰獎勵大會上,部黨委書記說:“高級工程師張鳳桐同志在工作中,由階級覺悟高,革命幹勁足,在設計施工中,處處精打細算的精神,為國家節省建設資金300多萬元和大量木材及建築材數,不魁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工程師,人民的財神爺……”
在表彰獎勵大會上,張鳳桐被授予貿易部“先進事跡工作者”稱號,獎給他東北流通券800萬元(相當800元人民幣)的獎金,同時還獎給《新中國日記》一本。
同年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派張鳳桐工程師赴北京,參加中共中央修建辦事處舉辦的 “裂環結構”技術先進事跡匯報交流推廣活動,受到好評。回到東北人民政府貿易部後,張鳳桐與他人以部基建處名義編髮了《裂環結構參考資料》一書。
1953年3月,張鳳桐舊病復住進醫院,病情好轉後,組織為照顧他,將其調到東北人民政府東北工程管理局任工程師。
1954年8月,張鳳桐又被調到東北建築工程第一工程公司,任工程師,在技術監督處負責各工程質量檢查和鑑定工作。
1956年2月,東北第一工程公司由中央建工部決定全公司搬遷到蘭州,因張鳳桐舊病復發在醫院治療期間,公司組織將張鳳桐的病情向中央建築工程部打報告後,部里決定他留在哈爾濱治病,待病癒後再另行安排。
同年3月,張鳳桐病情好轉,轉入東北建築工程第三工程公司,任工程師,負責推廣冷拉鋼筋先進技術。這項先進技術推廣工作由黑龍江省總工會主辦,組織全省各地工程建設單位的技術人員學習推廣先進技術。此任務完成後,張鳳桐又接受了公司交給的對予制構件聯合加工廠施工技術檢查等項工作。此間,在103哈軍工防彈牆工程事故中的處理起到決定性作用。原來,當時哈軍工50萬磚的防彈牆建好後,經過一場大雨,變成龍飛鳳舞的危牆。所有人都認定:“防彈牆工程事故是施工造成”,結果施工方有數人被關押審查。人命關天,哈軍工為萬無一失,召集了數十人的“技術權威人士研討會為此事故定性”,張鳳桐在會上,以親身到事故場所取得的證據,對照原設計,推翻了“防彈牆工程事故是施工造成”誤判,認為是“設計問題”。後經過質量鑑定結果,證明張鳳桐是證確的。從而解救出遭關押的施工人員。
1958年3月,中央建築工程部依據國家指示,將所屬東北建築工程第三工程公司下放給地方管理。張鳳桐被調轉到黑龍江省伊春南岔木材水解廠籌備處,擔負建廠籌備中的工程技術工作。同年8月,由於先前長期過度工作,積勞成疾,舊病又發作,住院醫冶,經醫療鑑定:張鳳桐患病,喪失工作能力。水解廠領導派人將其送回哈爾濱家中長期養病。
1970年6月18日,南岔水解廠報請伊春林業管理局和省林業總局批准,張鳳桐退休安度晚年。1987年11月張鳳桐因病去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