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金榮,男,1983年出生,祖籍山東,200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曾在教育領域自主創業,在吉林、內蒙古開設有十幾所中國小培訓學校, 曾任北京分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董事 。
人物經歷
張金榮,1983年出生於山東煙臺一個農村,小時候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他的回答一直都沒變:科學家。上學後,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一直走在“學霸”的道路上。
高中在家鄉一個半軍事化的學校里讀書,通過自己的努力,2002年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也是該校校史上第一個考上北京大學的,至此,他離自己“科學家”的夢想更近了一步。
進了象牙塔之後,視野寬了,思想也開始轉變,逐漸發現在實驗室做科研並非就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想想自己上學這些年經歷的坎坷和遇見的困難,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可能跟農村的教育不均衡有關。
所以他從大學開始就做和教育相關的工作,2006年本科畢業,在教育領域自主創業,在吉林、內蒙古開設有十幾所中國小培訓學校。最初他做的是傳統教育,後來感覺到想要對教育行業有更大範圍的影響,還是要藉助於高科技的一些方法,遂帶著對教育行業的多年理解和那份熱愛,進入北京分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月1日,開始擔任北京分豆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2017年2月27日,分豆教育發布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2月23日收到總經理及董事張金榮遞交的辭職報告。
張金榮曾任分豆教育CEO,2017年2月份離職 ,聯合原分豆首席新聞官李立勛創辦愛培優,瞄準自主選拔培訓市場。
2018年1月20日,北大青年CEO俱樂部年會在北京召開,張金榮作為北大青年CEO俱樂部發起人之一,當選為首任理事、副理事長 。
經典語錄
每個人都有夢想,如果把不同人的夢想疊加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更大的夢想,然後一起把這個夢想做出來,把想要做的結果做出來。
一些鄉村學校的老師很多都是在當地自己讀完國中,就開始教國小的,這樣的教育質量從何談起?解決不了教師的問題如何解決後續的人才的問題。沒有好的老師介入,學生們就沒有辦法成才。
要真正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很關鍵的一點,也是喊了很多年的概念,就是“個性化”。
“雲智慧型教育”是運用更高層次的技術,比如說雲存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所以在整個“雲智慧型教育”的理念里,很核心的是它的數據是可以互通的,包括教育管理者、學校、學生、家長以及別的一些教育者,我們希望數據在整個行業,整個生態里完全自由流通,這是打造一個新的教育生態。
以人為本的企業,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發動機,動力源。
對於員工,打造新時代的“四有人才”,我們的定義是這樣的:有歸屬感、幸福感、成就感、主人翁感。激勵人才和留住人才,把員工變成公司的“合伙人”。
中國自來是一個教育大國,我們的教育是有歷史、有傳統的,它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應該是個性化培養、因材施教,那么因材施教這個“材”是誰?是受教育的主體,是學生。
教育觀點
線上教育免費不見得是王道
線上教育目前有兩個特點,一是大家都在做免費,二是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直接導致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說某一個王總做這個領域,可能同時能找到張總、李總也在做這個領域,那么問題來了,如果王總收費了,很多用戶第二天就把這個APP給卸載了,或者把你的產品拋棄了,然後投入到張總或者李總的懷抱中去,這是很現實的一個問題。免費的可能就是最貴的,現在這個階段,家長已經有了為“真的優質教育資源”買單的這種需求,也有這種消費意識,這是已經形成的,所以我覺得免費不見得就是王道。
推倒校園圍牆,打造K12入口級平台
為什麼推倒校園圍牆?因為教育分好幾個體系,家庭是一部分,校園內、校園外各是一部分,而且每一部分的教育體系之間相互不流通、是隔離的,每個部分都會有一些信息,但每個部分的信息都是片面的,不能夠很全面、完整地反映一個孩子真實的學習情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當然就要想辦法通過一些高科技的手段,通過計算機、網際網路、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等,把這個校園跟家庭之間、校內校外的圍牆推倒,通過科技手段把數據記錄下來,讓數據自由流轉,數據在流轉過程中就會產生它的價值,這個價值是多層次的,包括它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等等。
推倒圍牆之後,問題就來了,我們到底應該從校內往校外去推,還是從校外向校內推?很顯然我覺得是校內,我們現在在不遺餘力地做一件事情是進校,我們希望從校內向校外推倒圍牆,真正打造一個K12入口級的平台。通過一些雲端數據的採集、存儲、共享,打通這個壁壘。我們希望我們在校內採集的數據,可以指導老師的教學行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甚至還能指導他在校外和家庭的學習行為,同時他在家庭和校外學習的這些數據又能回傳到雲端,對校內的學習形成反饋。
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
扶貧先扶智,首先要先解決人才的問題。我們說扶貧,肯定是面向那些貧困的、落後的地區,對這些地區的教師資源是非常匱乏的,而決定一個學生視野的就是老師的視野。當初我在北大讀書的時候,有一個三一法則,北大的老師有三分之一是本校培養的,有三分之一是外聘的,還有三分之一是海歸,這就是要防止知識和學問的“近親繁殖”。這當然是因為北大是全國最好的學府,有這樣的條件自由的去調整。但是很多基礎教育的,尤其是一些鄉村的學校來講,根本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很多老師都是在當地自己讀書讀完了以後,讀到國中,就下來教國小,這樣的教育質量從何談起?如果解決不了教師的問題如何解決後續的人才的問題?沒有好的老師介入,學生們就沒有辦法成才,慢慢地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政策紅利應往農村傾斜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是很好的教師,但是他沒有合適的教育資源,他在農村能接觸到的是什麼?難道真的是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就能傳授知識了嗎?在目前來看這顯然是一種特別特別原始的授課的方式。當然,很有可能在很多地方,連這樣最最基礎的條件都是滿足不了的。國家一直在強調信息化教育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把廣大的農村學校納入到我們的視野中去?城市裡的學生本來條件已經很好了,可以享受到信息化教育的政策的紅利,農村的學生呢?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些政策向他們傾斜一下,能否讓一些優質的教育資源向農村去傾斜一下。
雲智慧型教育要基於小數據的累積
大數據如火如荼,尤其市場和企業之間溝通都要說大數據,大數據套用將來一定產業化,將來有一種重要資產,每個人都會有數據,將來一定能夠資產化的,但是大數據能夠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行業問題,解決生態問題,這是大數據的作用。教育行業也要解決行業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解決個體問題,即因材施教,這個時候小數據顯得尤其重要。
什麼才是一個學生完整的小數據呢?包括日常完整的課前、課中、課後的學習數據,我們通過這些個體的小數據的累計,逐漸形成了群體性、生態性的大數據,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基於此,基於這些小數據的累計、採集,就能很好地回歸到剛才的教育目標和主題上,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促進教育公平,所以到最後能夠形成新的教育生態。所有工作,所有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以學生為核心,我們的老師、家長、校內教育管理者、校外教育從業者,圍繞學生開展服務和管理工作,數據也正在整個工作流程當中產生、沉澱,所以這會是一個新的教學生態。
人物軼事
我是從山東的農村考上北大的,到我那一屆,我是校史上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報志願的時候,信息很閉塞。我在一個半軍事化的學校里讀書,考完那天跟同學們到網咖里去過夜,在網咖里上網開機都不會開,還要找網管,我還不知道什麼叫網管,就找“服務員”來給開一下機,可以想像得到信息閉塞到什麼程度。
所以報志願報的時候,都是計算機、光華、經院一些熱門的院系,很不幸山東當年有40多萬考生,我只排到了80多名,分數可能還不太夠上這些院系,就給我調劑了一下,調到物理系。我一聽,北大還有物理系?因為覺得北大是文科大學,尤其是信息不流通的地方,都有這樣的印象。當初還有當科學家的夢想,本來以為自己還挺聰明的,去了以後發現牛人特別多,自己可能不太適合當科學家。
對信息化理解
信息化教育發展到現在,如果我們簡單地以一個時間軸,過去、現在、將來劃分,有三個階段:
第一,硬體和網路建設為主,達到基礎設施基本覆蓋。第一階段建設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中國小網際網路接入率從不到25%,提升到85%,多媒體教室覆蓋率達到77%,這是非常可喜的成果,目前從技術、硬體網路層面來講,已經不存在什麼困難了。當然它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因為還有很多孩子,享受不到這種科技的進步,給教育帶來的這些變化。目前,教育不均衡狀態還很明顯地存在在很多地區,本身我也見到過很多這樣的孩子,孩子非常有渴望學習的想法,但是可能享受不到很好的教育資源。第一階段就是過去時,但是持續地發生下去,第一階段是最基礎階段,脫離了硬體和網路,其他信息化教育都談不上。
第二,正在發生階段。目前教育核心在老師,一個老師同時影響幾十、上百名學生,職業生涯來看,可能影響到成千上萬名學生,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個老師的視野格局可能會影響到很多孩子的後續長遠發展,所以目前還處在一個以教師為核心,藉助教學管理和資源共享,提高教育、縮小差距的階段。從國家教育的中長期規劃綱要看得出來,第59、60、61三條,已經對我們的信息化教育發展各個方向做了一個明確的闡述。
第三,研究它的趨勢。作為企業來講要明確下一步努力方向在哪裡,一定回歸到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學融合和個性化培養,這也就是剛才提到的劉延東副總理講話的核心思想。這是我們接下來要不遺余力為之奮鬥的一個目標,當然在這一點上,分豆教育也在一直踐行這一點,公司建立的時候開始,一直立足於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各種技術與教育的一種融合,一種校內、校外的融合,一種傳統課堂和新的智慧課堂的融合,這也是我們一直不斷地踐行,並且接下來一直堅持下去的核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