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纘緒

40年以後,先生的學生桃李成蔭,遍及隴上,為西海固回民教育作出了貢獻。 為此,張先生去拜訪固原回民清真寺學東馮老四,要求解決困難。 三、初辦私塾張先生的自學精神,為當時固原漢族學者所欽佩。

簡介

張先生名纘緒,字禹川,回族,原籍甘肅省張家川,生於清光緒七年(1879年)。張纘緒先生是一位聞名塞上的回族學者。解放前,寧夏西海固地區原來沒有一所回民學校。99%以上的回民青年都是文盲,故有“老回回手中兩把刀,不是割羊肉,就是切粽糕”的嘲語。經過張先生幾十年的圖治,創辦起該地區有史以來第一所回民同仁男校、同仁女校,使固原、海原、西吉各縣回民青年有了上學機會。40年以後,先生的學生桃李成蔭,遍及隴上,為西海固回民教育作出了貢獻。“竹成勿忘筍,飲水必思源”,為了銘記張先生“春風化雨浴桃李”積資辦學的精神,故簡述張先生生平事略。

一、逃荒固原

張先生名纘緒,字禹川,回族,原籍甘肅省張家川,生於清光緒七年(1879年)。童年家境貧寒,又少年喪父,由母撫養。11歲進私塾上學,經7年苦讀鄉試未遂(考秀才)即失學。為了度日餬口,在一商店當學徒,每日為商店老闆洗衣做飯,掃地挑水苦幹了3年。在這3年中雖身為學徒不給一文,但他對學習一時也未放鬆,在“溫故而知新”、“有志者事竟成”的古語啟迪下,發奮讀書,終於成為能寫會算的書生。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甘肅隴南連遭大旱,張家川更是重災區,百姓十室九空,餓殍載道。張先生帶著家眷隨同逃荒的饑民到了固原。在舉目無親的固原,想找一落腳之處十分困難。不過回族民眾自古有個“互相幫助,接濟貧困”的好傳統,凡生活寬裕的回民都有扶弱濟貧的責任。為此,張先生去拜訪固原回民清真寺學東馮老四,要求解決困難。馮老四看他是遠鄉饑民,又是個窮書生,便給他找了個旅店記賬的工作,每月一兩銀子暫作餬口。由於先生一貫為人正道,幹活勤苦踏實,賬目清楚,手腳乾淨,贏得店主人馮老四的信任,給他長了工錢,由一兩銀增為二兩,使他一家三口人(妻子、兒子)能得溫飽。

二、自謀生計

nL4以後店主人馮老四發了大財開起商號,看不起原來車馬店的生意,遂將這個旅店出租給張先生經營,每年租金300兩白銀,先生將之更名為“萬順店”。清光緒年間,由於清政府製造民族隔閡、民族仇殺,回、漢民眾互不信任,積怨較深。當時固原城內不許回民留宿(更說不上住家)。張先生採取調和、團結、化仇為友的辦法,主動接近街坊鄰舍的漢民,和他們廣交朋友,爭取諒解,化干戈為玉帛,逐漸改善了漢、回民族關係。從此漢民民眾和他要好,他很多事都得到漢民民眾的幫助,使旅店生意日益興隆。當時有個流言:“寧開萬順店,不作固原縣”。張先生手裡有了積蓄,把萬順店買為己有,擴大經營,成為固原有錢人。

三、初辦私塾

張先生的自學精神,為當時固原漢族學者所欽佩。他的學歷並不高,一非舉人,二非進士,連秀才也未考取,可是他的學問在當時的甘肅隴東十幾縣卻是有口皆碑的。尤其是他練就的一手顏、魏體好書法遠近聞名。由於他知識淵博,眼界遠大,有事業心,所以總想為固原地區貧窮饑寒的回族民眾辦些好事。因固原地區的回民多系流放、發配而來,多以賣小吃食度日,根本談不到送子弟念書。張先生在強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促使下,首先在自己的旅店裡辦起了私塾,雖然只有6個學生,但他仍然認真教學,這6個不滿15歲的學生進步很快,不到兩年就能寫便條、簡訊、約據等。這個訊息一傳開,當地回民紛紛送子弟上學,首次打破了回民不願送孩子進學堂念書的習慣,學生由原來的6個猛增到30多個,隨之出現了校舍不夠、沒有桌凳和課本的情況。面對這些困難,張先生自設茶點邀請回民頭面人物、學生家長開會商討捐資辦學的辦法,大家決定向社會各方熱心地方教育事業的回漢殷實富戶勸募辦學資金。不到一年,在官方、民間的贊助下,在固原南門外任家巷建起了“同仁國小”。這是固原有史以來第一所回民學校,大家共推張先生當校長。此時,民國已建立,廢除舊學,提倡新學已是時代潮流。張先生首先回響新學,取締舊學《五經》、《四書》課程,選用民國新文化課本,這在當時儒學盛行之際,還是一大棄舊換新的改革。民國成立,廢除清王朝的民族壓迫政策,提倡“五族共和”,飽受二百多年壓迫的回族人從此抬起頭來,張先生也以回民代表的身份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成為固原縣回民中的公正士紳。由於張先生處事公道,取得了回漢民眾的高度信任和擁護,從而消除了歷史上遺留的回漢民眾心理上的芥蒂,重建民族間的和睦友好。張先生一生謙虛,平易近人,不論窮富或遠近,誰去找他辦事都是盡力而為,從來不冷淡人。所以,固原地區回漢民眾稱為“張大人nL4張家川線上網
和事佬,大小事兒離不了”。

四、提倡回民女子念書

1921年,提倡新學、男女平等之風已吹到固原山城。張先生想辦女學,為千百年封建統治下受壓迫的回族婦女解開枷鎖。但深受“女子無才便是德”封建思想的影響,再加上宗教條理的約束,在固原回民地區要提倡女子上“洋學堂”是很難的事。但他衝破重重阻力興辦女學,為回民婦女造福。他出面召集回民頭面人物開會說要籌辦女校。會一開始就遭到清真寺老教長的反對,說女子上洋學堂有礙教規不能辦。其他人也隨聲附和,因而只好暫停。以後經張先生四處求助,得到固、海地方回族權威人士馬廣武先生的支持幫助,原來反對辦女校的老教長也不敢公開出面反對。固原同仁女子國小在困難中總算誕生了。但招收學生又遇到困難,多數回民聽了宗教宣傳不叫女子上學。張先生首先帶頭送自己的女兒、兒媳,親友之女上學。同仁女子國小首任校長是固原回族婦女蘇彩鳳。經她幾年的勤苦教學,學生逐漸增多,由30名增加到60名,回漢學生兼收。要求女子放足,學校不收小腳女子。學校還組織宣傳隊,到街頭宣傳婦女纏足的痛苦和害處。經過長期宣傳,固原地區回漢婦女纏足的顯著減少,為婦女的解放開了新風。 固原同仁男女兩校在張先生領導下歷經10年辦學,到1932年,這兩所學校竟成為固原各國小中設備較好,學生較多的有名學校,在30年代和40年代,為西海固各縣回漢族人民培養出成百名大專學生,結束了“愚回回目不識丁”的歷史。

五、不參加反人民的活動

1938年12月,固、海、隆三縣回民在馬國琳(今西吉縣人,被國民黨殺害在蘭州),馬英貴(固原人,被國民黨殺害在固原)領導下,發起反對國民黨政府壓迫回民的第一次回民暴動。國民黨甘肅省主席朱紹良想用“以回治回”的辦法,誘騙馬國琳、馬英貴投降。由於張先生當時是甘肅省深孚眾望的知名人士,朱紹良便想利用他做釣餌,特邀請張先生參加他的“宣撫團”,他以病為由拒絕參加。當時很多回民上層都作了朱紹良鎮壓回民暴動的工具,但張先生潔身無染。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馬國瑞又發起第二次海固回民暴動。朱紹良又用“以回治回”的辦法,邀請張先生去說服馬國瑞投降。張先生以病危不起謝絕。不久,馬國瑞率暴動軍在涇源被國民黨軍打敗,國民黨八十一軍俘虜了暴動民眾二百多人關押在固原三營軍部準備槍斃。張先生藉故到三營,面見軍長馬鴻賓,探問被押俘虜如何處理。馬鴻賓說:“槍斃。”聽後,張先生低頭不語,馬鴻賓問:“張老師有何高見?”張先生藉機展開了他能言善辯的本領對馬鴻賓說:“軍長是當今的抗日愛國將領。國以民為本,愛國首先愛民,不愛民談不到愛國,不愛民就不是清官,可見民之重要。以我拙見,軍長刀下留人,把這些窮百姓釋放了,將軍可流芳百世,德在人間。我們海、固的回民百姓高呼軍長為馬善人,為後代樹個愛民的榜樣。”經此一番誠懇的勸說,馬鴻賓心軟了,認為張先生言之有理,立即將二百多名俘虜釋放,馬鴻賓親自講了話,還給每人發了路費。

六、胸襟開闊不計私見

民國二十年(1931年),張先生在固原的幾個不肖學生,嫉妒張先生眾望所歸,說張先生壓制他們出頭(其實他們是些無能之輩,以後張先生病故,他們都被固原當政者貶為庶民百姓),在街頭巷尾張貼標語詆毀先生。筆者當時是張的學生,將所見告訴了先生,建議他出面追究,免人譏笑。可是張先生容不動怒地說:“唐人有段名言:明月皎沽,佳人喜其玩賞,盜賊惡其光明。春雨如膏,農人喜其潤澤,路人惡其泥滑。天尚不足,何況人乎?羔羊雖美,眾口難調。此事也值得讓我自省有無做得不妥之處。不過我先後娶了9個老婆是實,但都是明媒正娶,不是強奪良女。老婆死了續弦這是人之常理,有什麼貼標語的必要呢?”以後他對貼標語毀譽他的人仍然相好如初,從不冷眼。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令人欽佩!

七、著書未成身先死

張先生在四十多年興學育人的生涯中,不僅培養出許多有用之才,而且還蒐集整理了從清朝康、乾、同、光各代及民國時期回民多次起義的原因、經過、失敗等詳細資訊。這些資料不是照抄官書的,而是調查民間當事人記錄的活材料,筆者曾參與整理工作,共約五十多萬字,可惜未及出刊。其原因是張先生寫到1938年至1941年海固三次回民暴動時有了阻力。國民黨政府要他寫三次回民暴動是“土匪”,他不願出賣靈魂向國民黨政府折腰,因此就擱置起來了。遺憾的是這部較完整的歷史資料在“文革”中變為灰燼,這是今天整理西北回族鬥爭史的一個無法彌補的損失。 1947年3月,張先生突患肝病百醫無效而故去,終年70歲。先生的埋葬按伊斯蘭教殯禮辦理,但固原的漢族民眾為了表達對張先生的悼念,要求抬上張先生的遺體,焚香戴孝遊行,向固原城鄉告別。漢族民眾的心愿是很好的,但礙於教規不能如願。為了表達漢族民眾的心意,固原一萬多回漢民眾抬著先生的巨幅遺像遊行哀悼,在遊行隊伍中,每個回漢男女均戴白孝,手持焚香揮而行。這樣隆重的喪禮,在固原山城的歷史上是沒有的。時至今日,固原地區年老的回漢長者,對張先生當年熱愛教育,興辦公益事業的好處仍贊誦不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