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面源污染研究
(2) 土壤及地下水溶質運移研究
(3)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研究
教育經歷
2006-2010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英國)環境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2002-2005重慶大學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1998-2002重慶大學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本科
工作經歷
2013-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1-2012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1-2012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
2005-2010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研究人員
現主要研究方向
(1)流域面源污染研究
(2) 土壤及地下水溶質運移研究
(3)土壤及地下水修復研究
教育經歷
2006-2010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英國)環境科學系博士研究生
2002-2005重慶大學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1998-2002重慶大學 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本科
工作經歷
2013-西南交通大學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1-2012成都理工大學 環境與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
2011-2012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
2005-2010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研究人員
代表性論文
Zhang Han (張涵,通訊作者), Kevin Hiscock. Modelling response of groundwater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public supply wells to land use change.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geology,2016,316(3):23-34.
Han Zhang(張涵,通訊作者),Xu, W.L.,Hiscock, K.M.,Application of MT3DM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in the Sherwood Sandstone Aquifer, UK.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2013, 224(2):145-155.
H. Zhang (張涵,通訊作者), Hiscock, K.M.. Modelling the effect of forest cover in mitigating nitrate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 A case study of the Sherwood Sandstone aquifer in the East Midlands, UK.Journal of Hydrology,2011,399(3):212-225.
H. Zhang (張涵,通訊作者), Hiscock, K.M..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forest cover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A case study of the Sherwood Sandstone aquifer in the East Midlands, UK.Journal of Hydrology, 2010,392(10): 136-149.
Zhang, H. (張涵,通訊作者), Hiscock, K.M..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land-use change on recharge and nitrate loading to the Sherwood Sandstone Aquifer, Nottinghamshire, UK.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 on Predictions for Hydrology, Ec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Prague,2008.
張涵(通訊作者),龍騰銳,嚴子春,何強. 新型折流曝氣生物濾池處理城市污水. 中國給水排水,2005,21(4): 40-42。
夏強,張涵(通訊作者),謝世傑. 深部礦區湧水與山體流場變化的三維模擬分析. 工程勘察,2014(9): 45-53。
張涵(通訊作者),趙銳,謝婷婷,王與,李丹燕. 基於BIOSCREEN-AT模型的地下水污染事故預測分析. 四川環境,2016,35(2):1-8.
張涵(通訊作者),謝婷婷,李丹陽,王與. 基於Visual MODFLOW的露天開採區地下水湧水量模擬預測. 金屬礦山,2016, 34(8):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