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耐先從小便跟著父親在藥店跑進跑出,親眼看著父親一步步把張同泰經營起來,對藥店有著很深的感情。他飽讀詩書,曾經中過舉人,但為繼承父業,讓張同泰一直經營、興盛下去,毅然放棄了仕途轉而跟隨父親經商、學醫。他自幼在馬徑村學習四書五經,經書過目成誦。弱冠應童子試,以縣試第一名成為秀才。直到父親去世,母親對他說:“父以暮年得汝,遺業在杭,使弗失墜,乃所以慰汝父心也。”(《耐仙公墓志銘》)他這才棄儒經商,遵奉母命,於1847年到杭州接管張同泰藥號。張梅也沒有中過舉人,後來因為助軍餉七萬金,朝廷賞給員外郎的頭銜,連帶父親張錦也獲贈儒林郎、候選布政司理問。
張梅自幼聰慧,以儒生辦藥店,經營有方,遊刃有餘。宗譜說他“有大過人之才識,乃翁未竟之志、未成之業,恢宏而廣大之”。在他手上,“張同泰”成為杭城家喻戶曉的一流大藥鋪,還在靴兒河下增開了益元參店,他的經商秘訣,便是積極地周轉流動資金:“有財而壅積之,是自棄其財也。吾有財而得其用,財乃為吾有。”(《張公耐仙譜傳》)資金周轉速度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等於相對擴大資產投入,增強企業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