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敬[中國科學院山地研究所研究員]

張文敬,四川省旺蒼縣人,197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簡稱山地所)研究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張文敬,一九七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地理學,自然地理專業,之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從事現代冰川與環境研究工作,先後參加過以下重大科學考察:

人物經歷

1975—1976年,中科院青藏高原自然資源綜合科學考察,孫鴻烈院士任隊長,李吉均院士任冰川組組長。

1977—1978年,國家體委中科院國家測繪總局聯合組織的中國天山托木爾峰(7435.29m)登山科學考察,著名登山家王富洲任政委,劉東生院士任科險隊隊長。

1980年,受國際著名冰川學家中國冰川之父施雅風院士親自安排和攬款資助,作為實際上的科學顧問,組織和帶領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中國冰川》攝製組一行,兩次進入西藏,先沿青藏公路,後沿川藏公路,再經滇藏公路歷時8個月,完成《中國冰川》電影的野外攝製任務,影片導演為著名影人假虹先生。

1981年,受施雅風所長委託,作為秘書,具體組織和實施我國首次中日天山博格達峰冰川日關合科學考察,中方隊長為著名冰川學家謝自楚教授,日方隊長為著名極地冰川學家渡邊興亞教授。

1982—1984年作為冰川組負責人,參加了由中國著名地理學家楊逸疇教授任執行隊長的中國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登山科學考察,在主峰西側發現並詳細考察了中國首例具有躍動形跡的大型山谷冰川——則隆弄冰川。

1985年,參加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廳聯合組織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里峰,海拔8611米),地區葉爾羌河上原的冰川洪水科學考察,這是我國境內現代大型山谷冰川集中發育的地區,也是我國現代冰川冰塔林景觀資源最主要的分布發育之地。

1985年和1987年先後兩次陪同中日著名的冰川學家謝自楚教授、渡邊興亞教授和木通毅教授赴西崑侖山進行科學考察,任中日聯合考察隊首席秘書,率先登山著名的崇測平頂冰川的極頂處(海拔6800米),並親自設兩組冰川運動物質平衡剖面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87—1988年,受中國政府南極委員會派遣,受中東極地研究所邀請作為中國冰川學家,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日本第二十九次南極科學考察,在隊長渡邊興亞教授的親自安排下,先後訪問和考察了日本飛鳥、昭和、瑞穗三個南極科學站,較好地完成了預訂的研究任務。歸國後通過新華社記者建議我國儘快早在南極大陸本土建立科學考察站。

1988年,作為業務隊長,組織和領導了中德西藏聯合冰川科學考察,先赴長江源頭格拉丹東王山,後又去馬卡魯峰(海拔8540米),再赴南迦巴瓦峰地區科學考察。德方隊長即是當今最著名的青藏高原曾出現過統一的完整的大冰蓋論者庫勒教授(Prof. Dr. Matthias KUHLE),他堅持說,由於當時青藏高原在大冰蓋形成後的“擊發”作用,導致了全球降溫而進入到第四紀以來地球最盛的一次冰川活動期。不過許多中國著名的冰川學家認為這種推論缺乏事實上的依據,因此是錯誤的。

1991—1993年,作為隊長,組織實施了中日日關宣西藏東南部冰川災害科學考察,並發現和考察了中國第二例具體躍動行跡的超長運動的大型山谷冰川——米堆冰川,該冰川與西藏境內最長大的山谷冰川——耒古冰川肩連,複式冰川瀑布高約1000米,之間奇蹟般地發育著一片原始森林孤島,冰川中下游的孤拱構造十分典型,形態非常美麗,冰川湖水倒映著雪山和森林,令人留連忘返。

1994年,因工作需要,由中科院蘭州冰川凍土所調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任中國生態網路系統貢嘎山高山森林生態站副站長。多次赴海螺溝冰川科學考察,曾推斷海螺溝得名于海螺溝冰川的孤拱構造景觀,尤其當登臨到冰川粒雪盆回首俯視時那冰川活脫脫只下山的海螺,讓人驚嘆叫絕!

1998年,作為瀑布分隊隊長,帶領17名科學探險隊員,前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參加舉世聞名的人類首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峽谷的壯舉,並獲成功,率先進入大峽谷無人區膠地,第一個抵達絨扎大瀑布。首次提出在大峽谷發育有多組瀑布群的科學概念——發現在大峽谷膠地分布,生長著大片原生喜馬拉雅紅豆杉林,並引起了有關部門和有關人士的關注,此外,我還第一次提出了作為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主要支流帕隆藏布大峽谷就深度而言僅次於雅魯藏布大峽谷和尼泊爾境內的卡爾根德格大峽谷,應成為世界第三大峽谷。目前,就職於成都山地研究所,從事青藏高原尤其是高原東部的冰川與環境研究以及科學探險事業。

主要著作

張文敬先後任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所和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所研究員,西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甘肅省登山協會副主席,四川省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常務理事,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曾赴天山,祁連山,喀喇崑崙山,崑崙山,西崑侖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珠穆朗瑪峰,南迦巴瓦峰,托木爾峰,雅魯藏布大峽谷,長江源頭等地區科學考察數十次;一次赴北極,兩次赴南極科學考察。自1980年開始科普寫作。經常在國內許多大型主流報刊雜誌發表科學散文;著有科普專著《青藏高原兩萬里》(曾獲國家科普圖書一等獎),《大峽谷冰川考察紀》(曾獲國家科普圖書三等獎)《追尋冰川的足跡》,《情系冰川》,《南極科考紀行》,《喜馬拉雅科考紀行》,《海螺溝科考紀行》,《說不完的北極故事》,《走進多彩的冰川世界》,《走過西藏紀行》,《螺髻山科考紀行》,《兩極探險》。合著科普專著有《神山聖水探奧秘》,《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獲國家“五個一工程獎”)。被四川省科普作家協會授予“四川省二十一世紀前十年傑出科普作家”榮譽稱號,被中國科學院授予“十一五”“科學傳播先進個人”稱號。

冰川學家張文敬教授發現北極雪藻人民網記者 李仁臣

7月31日,正在北極科考的冰川學家張文敬教授,在斯瓦爾巴德群島郎伊爾賓冰川上發現北極雪藻。這是從事冰川研究32年的張文敬教授首次發現冰川雪藻,也是這次中國伊力特.沐林北極科學探險考察隊目前取得的重要科考成果。

茫茫冰川,在張文敬眼裡,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上午10時許,記者與張文敬教授兩人結伴而行。在向冰川雪線攀登途中,我們邊走邊聊,哪裡是冰井,哪裡是冰杯,哪裡是冰面河流,哪裡是冰川構造帶……看到冰上也有泥土,記者問到冰川上是否有生命時張教授回答:“有啊,有蚯蚓,還有藻類。零度的氣溫對人類是低溫,對有些低級生命卻適合它們存活。不過,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科考中,他還從來沒有見到過冰川藻類。”

雪藻附著在冰原上 雪藻附著在冰原上
粉紅色的雪藻 粉紅色的雪藻
張文敬在取雪藻 張文敬在取雪藻

行進了1個多小時,臨近雪線,正是“腳力盡時”,前方忽然出現一條冰面河流,把冰川沖成了一道大大的裂縫,時而在冰面上奔騰,時而又在暗縫中咆哮。這冰上奇景吸引著我們,正當記者貼近冰河拍攝時,張教授指著記者腳下隆起的一處冰說,這可能是雪藻。只見晶瑩的冰粒上附著粉紅色的顆粒,點點滴滴,象誰不經意塗抹上的顏色。我們順著粉紅色的顆粒細細搜尋,發現在冰河朝陽的峭岸上布滿了帶狀的粉紅色的顆粒。張文敬教授用GPS定位儀測得,這裡是北緯78.10度,高度為41英尺,時間是7月31日中午12點。這個發現出乎張教授意料之外,他沒有帶採樣的容器,記者找出4個膠捲盒,張文敬用冰粒洗淨,採樣4瓶。在北極冰川積累區發現雪藻,說明這裡有低級生命存在。在其他類似的冰川環境下,很難發現這種生命現象存在分布。這次北極雪藻的發現,豐富了冰凍川里生物多樣性的內容。張文敬說:“研究北極雪藻的生存條件,它是怎樣繁衍的,對於研究冰雪王國里生命的產生、延續和演化,對於研究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張文敬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現年55歲,1970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學的是冰川專業。32年來與冰川結伴,有濃濃的“冰川情結”,這次到北極的第一天就爬上冰川,以後每天都要爬一次冰川,涉冰水河、翻碎石山,以苦為樂。這次,他還把女兒張怡華也帶來了,本來張怡華要去美國讀研究生的。有時,張文敬獨自上冰川,早出而暮未歸,她女兒便到冰川底下迎他。記者問張怡華:你是不是為有這樣的爸爸而自豪?她說:“當然。”(人民網斯瓦爾巴德群島郎伊爾賓8月1日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