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強,甘肅靖遠人,碩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共黨員。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畢業, 1998年被中科院破格特批為研究員。現為甘肅省氣象局副局長、兼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所長、甘肅省乾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主任、蘭州國際環境蠕變研究中心主任、蘭州大學兼職教授、中國科學院寒旱所兼職研究員。2002年1月,當中國氣象局通過數家媒體登出面向海內外招聘8個專業氣象研究所所長的公告時,懷著報效家鄉的熱情,依然放棄中國科學院優厚的生活待遇和優越的科研環境,參加了公開競聘,並順利通 過了答辯,被任命為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所長。
貢獻
自擔任副局長以來,他成功申請並主持到國家科技攻關計畫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防科工委項目1項、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主持完成的1項科技部社會公益類項目通過驗收鑑定,達到部分國際領先的成果水平。平均每年在SCI、核心一類期刊收錄的刊物上發表論文5篇以上。通過協商,積極推動成立了“蘭州國際環境蠕變研究中心”,該中心的成立曾引起國際學術界的極大關注。多年來,他在大氣邊界層、大氣湍流、乾旱區氣候和綠洲小氣候、乾旱區陸面過程、城市大氣環境污染、中小尺度數值模擬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研究成果。先後主持“綠洲維持和退化過程中的大氣水分輸送”、“乾旱區荒漠戈壁陸面過程參數的確定”、“西北乾旱荒漠區大氣邊界層厚度特徵及其形成機制研究”等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祁連山空中雲水資源開發利用研究”1項、主持國家科技部公益類項目“西北地區人工放雹消雹技術”1項,主持國防科工委科研技術研究項目“利用國產衛星開展西北地區水資源遙感監測技術研究”1項,主持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項目“綠洲自我維持研究”1項及其它一些項目。先後負責國家“973”項目“我國重大氣候和天氣災害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的一個專題,負責甘肅省與中科院科技合作項目“蘭州市大氣環境污染與對策研究”的一個專題。並且,作為主要參加人先後參加其它重要科研項目10多項。通過這許多科研項目的圓滿完成,取得了較豐碩的科研成果。目前已經組織申報的成果有:“黑河地區地氣相互作用野外觀測實驗研究”(成果主要完成人之一)、“大氣邊界層相似性理論和觀測方法的研究”(第二完成人)、“乾旱區綠洲邊界層氣候研究”(第二完成人)和“蘭州市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對策研究”(主要完成人)等4項。這些科研成果的一部分已經參加了科技評獎,其中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主要完成人)、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項(第二完成人)和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主要完成人)。另外,還獲“趙九章優秀中青年科學家工作獎”等多項獎勵。
在以往的科學研究中已在國內外主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多篇。並且在SCI收錄的刊物上發表論文13篇,在EI收錄的刊物上發表論文6篇。通過在權威文獻查詢機構的查新表明:發表的論文中,有16篇論文被13篇SCI或SCIE收錄的論文引用43次;被EI收錄的論文6篇;被CSCD收錄的論文69篇,有20篇論文被CSCD收錄的刊物引用186次。
在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指導和培養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和甘肅氣象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長。同時已經指導4名碩士畢業,目前正指導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博士生3名、碩士生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