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張家糧倉,這個辭彙出現在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里,由於蕭紅本姓張,故名“張家糧倉”。1986年蕭紅故居恢復後,張家糧倉也隨之重建,在蕭紅故居的沙盤模型上,明顯地看到,在院落西北角,緊依圍牆的那間灰瓦灰牆的,就是中國三十年代著名女作家蕭紅家的糧倉,“張家糧倉”。
恢復建制
▲張家糧倉,位於蕭紅故居出生地-呼蘭城,現闢為蕭紅紀念館的一部分。蕭紅故居,原本是個大雜院,院落很大的,現在建築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蕭紅故居,坐落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南二道街204號,始建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占地面積為7125平方米),也只是原面積的五分之二。因此,張家糧倉現在的位置,不是從前的真正原址,而是像現在院內有五間正房一樣,都處於一種復原結構的略縮圖的2/5的位置上。此建築位置是張家宅院最西北角的一處建築,建築的東西房山牆均連線著張家圍牆,建築的北側後牆正對著南二道街。
▲張家糧倉,西北角的院牆外,原本不是貫通的,有居民緊鄰蕭紅故居的院牆而住,因此在建設工程中,進行了周邊胡同的貫通,開發周邊地區面積43900平方米,闢建文化展示區及民俗一條街,工程總投資約1938萬元。09年5月初,王澤生踏訪了蕭紅故居,故居西側的棚戶區,拆遷得面目全非,空落著;故居北側正緊張的施工之中,機械聲日夜轟鳴,建築工人忙碌不停。現在,張家糧倉外面,是即將蓋起的現代樓群,失去了原始的居民區的味道。
▲張家糧倉,是嚴格按照《呼蘭河傳》所寫的張家糧倉,恢復建築的,以“舊”修“舊”,全面復原。2007蕭紅故居,通過第四期的復建施工,故居面積達到原來1.7倍,增建房屋10所30餘間,恢復當年西院55平方米的粉房,以及圍牆、南大門樓、東西廂房,包括故居西側出租給王大姑娘和養豬戶的130平方米草房,建造50平方米舊式廁所一座。徵集各類展示故居原貌的300餘件物品。故居南側打通光明路至長壽胡同,拆遷總面積2099.84平方米,建設了“蕭紅廣場”,修建了停車場、花壇與噴泉。這就是投資千萬元的蕭紅故居第四期主體修復工程。蕭紅故居館長-王連喜,說“此次是最大的一次施工,復建工程嚴格按照蕭紅《呼蘭河傳》中的描寫進行,土木建造,青磚青瓦,青磚院牆,定位為清末傳統東北民居”。
▲張家糧倉,現在門一側的牆壁上掛的牌子,明確寫道“張家糧倉”四個字,也就是說“張家糧倉”是一個固定辭彙了。張家糧倉,曾是蕭紅故居改造辦公室的辦公地方,當時遊客不能進入。2009年5月,筆者踏訪蕭紅故居時,只有整個院落最西北的那間房子掛牌,寫著張家糧倉。與其說是什麼糧倉,不如說是一間普通的座北朝南的房子而已。有位網友-海青驛站,說“我怎么都讀不懂蕭紅,《呼蘭河傳》看了很多遍,沒有一遍能看完整的。真是‘落花無語對蕭紅’啊!”。
西院正房
▲張家糧倉,西院正房的標誌牌上,寫道:“位於七間門洞子房西側三間,建築面積六十七平方米。門洞子七間的東三間租給了房客,中間為門洞子(通道)西側這三間張家做糧倉用。‘西邊的三間,自家用裝糧食的,糧食沒多少,耗子可是成群了。’蕭紅《呼蘭河傳》。呼蘭區政府二○○七年修復蕭懷念感故居全貌時一併仿建了七間房。”2009年5月,筆者踏訪蕭紅故居時,最西北的這間,空著,門戶緊鎖,隔著模糊的玻璃,看到裡面停放著一尊巨大的毛澤東晚年的雕像,面朝東,站著。
▲且看一段資料:“蕭家人於1954年搬遷瀋陽,此後,張家的全部房產、宅院一併交給了國家,成為呼蘭公共產權房屋建築。從此,張家宅院圍牆被拆除,張宅變成了居民區,並在庭院內先後蓋起了數座民房。張家宅院內的原始建築唯一保留下來的只有兩處,一是故居內東院的女作家蕭紅出生處五間正房,二是故居內西院西北側的七間門洞子房,在全貌修復前,僅剩四間,張家宅院內的其它原始建築均在上世紀5、60年代全部毀掉了。 ”(摘自《蕭紅故居紀念館》一文,撰稿-王連喜,寫於2009年3月31日。王連喜,蕭紅故居紀念館業務館長,副研究館員。)
▲王連喜,又說:“在西廂房北6米處是七間門洞子房,七間房為東三間、西三間,中間一間為行人走道,七間是連在一起的一個整體的建築。建築面積154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二間,座北朝南,稱為張家‘門洞子房’建築模與結構與磨房相同。此七間房的東三間毀於上世紀60年代,建築中的西三間沒有拆毀,一直保存到2007修復蕭紅全貌時。此建築是與蕭紅出生處五間正房為唯一的倖存者!”
▲那么,“西三間沒有拆毀”的部分,為兩所“唯一的倖存者”之一,其中一處正是當年的“張家糧倉”。七間門洞子房的東三間張家租給了王四掌柜住,當時王四掌柜是馮歪嘴子的東家。西三間做糧倉用,中間為門洞子。2009年春,筆者遊歷時,西北角的門洞子,鐵鎖掛著,門洞子的圍牆外是居民拆遷後,殘留的土堆。
▲蕭紅在《呼蘭河傳》中寫道:“看起來是七間連著串,外表上似乎是很威武的,房子都很高大,架著很粗的木頭房架,柁頭是很粗的,一個小孩抱不過來”,“都一律是瓦房蓋,房脊上還有透籠的瓦做的花,迎著太陽看去,是很好看的……”。
▲而在東院西廂房,也曾經有塊政府掛的金屬牌子,09年春去旅遊時是看不到的了,筆者從一張網路圖片上明確地看到,牌子上印刷著歸整的字樣,標頭是“張家糧倉”,正文是“(東院西廂房)建築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仿建於二七年九月。建築面積八十四平方米,面擴三間,進深二間,座西朝東。建築特點為抬梁式,硬山,木屋架,青磚瓦土木結構。建築形制上為典型北方‘四合院’中的廂房建築風格。據考證此房曾做張家糧倉。這座建築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拆毀。呼蘭區政府二七年修復蕭紅故居全貌時,按原貌仿建。”2009年5月,筆者踏訪蕭紅故居時,東院西廂房的南間,已掛著蕭紅故居建設辦公室的字樣了。西廂房的北間則是一個陳列室,門鎖著,裡面有幾個簡單的玻璃櫃,擺著一些雜誌一樣的書刊。
▲且看一段資料:“蕭紅故居在1985年,首次修復前的狀況,蕭紅家於1954年搬遷瀋陽後,7125平方米的張家宅院全部交給了國家,張家30餘間的房屋建築除蕭紅出生的五間正房與故居內西院的七間門洞房倖存其餘的建築均已拆毀。……在五間房的西側3米處,仿建了西廂房,規模結構均與東廂房相同。此房當年曾做過張家糧倉用。 ”(摘自《蕭紅故居紀念館》,撰稿-王連喜)
▲曹革成的傳記文學《跋涉生死場的女人蕭紅》“第一章 呼蘭河畔”中,說:“據說大豐收的年成里,所獲糧谷連糧倉也容納不下了,只好燒荒一樣的當草燒了肥田。隨著東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運輸發達,張家開始將糧谷運往外縣市銷售,直至遼吉兩省。又在當地辦起燒鍋坊(白酒場)、油坊和雜貨鋪等,走亦農亦商之路。鼎盛時期,張家在阿城、賓縣、綏化、克山、巴彥、呼蘭、蘭西等地廣置土地、房屋。開辦制酒業、制油業和商店雜肆,成為一方的大商人地主。”因此,闖關東時期的張家是個暴發戶。
歷史追溯
▲乾隆年間,蕭紅的先祖張岱遷移東北。同治六年,在賓縣開荒種地,“黑龍江的黑土地養人,張家很快富庶起來”。到了蕭紅的爺爺張維禎(1849-1929年),已是第四代傳人,蕭紅則是第六代了。張維禎分得呼蘭縣城的房地產和一處油坊,而田產好象沒有分到。再者,張維禎帶著家眷從阿城福昌號屯遷到呼蘭,也不從事土地經營,從蕭紅的小說里知道,張家的房屋多半出租。因此,蕭紅家的糧倉空著,所儲存的糧食只夠日常食用而已。由於蕭紅家的圍牆原是土坯壘的,推測張家糧倉也有土坯之類的攙雜在牆體某個部位,所以,老鼠打洞,老鼠多多。這點,從小說《呼蘭河傳》中,能讀到的。
▲張家糧倉,所給予蕭紅的不單單是童年的荒涼,還有衣食的飽暖。當蕭紅折轉身,飛奔向雪原,糧倉與老宅遠去,迎面而來的多是無奈,她乞丐一樣在世俗中,一瘸一拐的,渴望有個“天下糧倉”,能給她飽暖。在回憶中,張家糧倉,不是什麼很高的糧倉,正倉無非是一座普通的房子而已。糧倉的門,她想要進來就進來,想要出去就出去,童年的自由,在她10年的漂泊中,不見了,除了貧病交加的流浪,哪裡能有一座糧倉呢?為了尋覓“灌糧的小窗”,秋風中,看見的是人世的老鼠,或者聽見老鼠的聲音,她把它們找不出來,也打不死。最後,蕭紅卻死了。蕭紅,旅途充滿飢餓,她的故居張家糧倉,的確有幾多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