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來中國畫作品集

我們在張俊來的山水畫中,看到了文人畫的筆情墨趣和詩情畫意。 張俊來先生通過對傳統“寫意”技法的研究,創造出了自己的書寫性水墨風格。 欣賞張俊來先生的山水畫,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他用紮實的傳統筆墨皴擦點染的山水,另一個是他多年探索實踐的潑墨、潑彩系列作品。

內容介紹

《張俊來中國畫作品集》內容簡介:張俊來早年畢業於天津美院,嚴格的學院教育使他與傳統筆墨維繫著藕斷絲連的關係。我們在張俊來的山水畫中,看到了文人畫的筆情墨趣和詩情畫意。裊裊炊煙、漾漾細雨、片片小舟、春柳輕拂、河鴨游弋……讀他的作品,山水溪崖,林木蓊鬱,古意橫陳,但張俊來的作品感動讀者的還是他獨特的藝術語言。東西方傳統藝術都各自有著自己的語言體系,但我們卻能從這種差異中看到藝術精神的追求。清代的王石轂說士大夫與俗工的區別全在一“寫”字。這“寫”,既要“再現”,又要“表現”,既是客觀的高度概括,又是主觀的充分抒發。這種“寫”的原則在歐洲繪畫中,似乎在19世紀以前還只是大師們不自覺的自然流露,還未成為被有意識運用的一種藝術語言。而“寫”在中國繪畫中,既是技藝,更是繪畫精神。傳統山水畫留給每個藝術家的空間既廣闊又狹小,固定的圖式、程式化的手法、相對穩定的價值取向成為傳統山水畫的顯著特徵。限制與約束雖然保證了傳統山水畫系統的完整與純粹,使得古人能在“范山模水”中抒寫“胸中逸氣”,在“超以象外”的畫境中體證悟道,但相對成熟的系統也會呈現出相對僵化的視覺語言。如何脫逸出先輩們強有力的圖式籠罩,對大多數山水畫家來說是一個可謂終生奮鬥的目標。
張俊來先生通過對傳統“寫意”技法的研究,創造出了自己的書寫性水墨風格。利用潑墨、潑彩技法,傳神地捕捉到物象的自然特徵,著重刻畫了大自然的生命儀態。張俊來先生的山水、花鳥俱佳,尤以山水畫見長。欣賞張俊來先生的山水畫,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他用紮實的傳統筆墨皴擦點染的山水,另一個是他多年探索實踐的潑墨、潑彩系列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