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縣 | |||||
拼音: | |||||
解釋: | 1.亦作"弛懸"。 2.收藏鐘磬等懸掛的樂器。謂罷樂。 |
相關詞條
-
弛
弛,拼音為chí,注音為ㄔˊ,部首為弓,部外筆畫為3筆,總筆畫為6筆,五筆86&98:XBN,倉頡為NPD,筆順編號為515525,四角號碼為14212...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古籍解釋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
弛解
語出:明 歸有光 《與徐子言書》:“常怪吾 吳 中宰縣者,坐貴之甚,幾與民庶隔絶,頗不然之。故為縣,一切弛解,雖兒婦人,悉至榻前與語。”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 -
弛懸
收藏鐘磬等懸掛的樂器。謂罷樂。
詞語信息 -
縣法
縣法(縣法),xuán fǎ,ㄒㄨㄢˊ ㄈㄚˇ,亦作“ 縣灋 ”。古代公布法令,皆懸在闕下,使眾周知,故稱頒布法令為“縣法”。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 -
縣隔
縣隔,解釋:1. 遠隔。2. 懸殊,相差極遠。
簡介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 -
縣絕
縣絕是懸系之繩斷絕的意思。
簡介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 -
縣鼓
縣鼓,1. 古代廟堂用的大鼓。2. 比喻海濤轟鳴。
簡介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 -
縣命
縣命,拼音xiàn mìng,含義謂性命所懸系。
簡介 引證解釋 相關詞語 -
布山縣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為桂林郡治所。秦末,桂林郡更名鬱林郡。王莽新朝(公元9年至23年)改鬱林郡為郁平郡,東漢初復為鬱林郡。布山縣為治所。隋開皇十年(公元5...
介紹 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