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建文帝即位後推行“削藩”政策,為爭奪地位,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公開反叛,起兵北平(北京),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變”。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奪取其侄帝位,即為永樂帝,朱棣破城之時,建文帝下落不明,《明史》稱其“闔宮自焚”,但《明史紀事本末》等民間志書則認為建文帝並未自焚,而是改扮僧人在大臣的保護下由密道逃出南京四處流亡,至今在各地還保留了不少有關建文帝的民間傳說和文物遺蹟。有學者認為,其後永樂帝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就有赴海外探訪建文帝下落的目的。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已成為明代歷史上的一大謎案。建文帝在位只有短短的3年多時間,是否鑄造行用過“建文通寶”年號錢也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有泉家提出,“建文通寶”錢有實物存世,但極為罕見。《古泉匯考》記載清末最早發現甲骨文的學者王懿榮曾得到一枚“建文通寶”小平錢,認為“製作面背色澤與洪武、永樂各種小平錢無異”。1989年《舟山錢幣》雜誌也披露過一枚建文小平錢,聲稱為江蘇淮陰鄉下農民耕田時所獲,錢徑2.45厘米,重3.44克。該文認為從銅色、形制、文字、聲音等方面判斷,該錢均與傳世明代錢幣極為相似。
這些存世的“建文通寶”錢是否為建文帝在位期間鑄造的年號錢呢?史籍不載,後世見仁見智,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確實是建文帝鑄造的年號錢,後為朱棣所銷毀。朱棣奪取其侄帝位,改元“永樂”。為掩飾這段不光彩的“奪位”歷史,下令消除“建文”年號。據說當時凡有“建文”字樣的銅鐵器物都要銷毀,最能說明“建文”朝存在的“建文通寶”年號錢自然在劫難逃。但已故著名貨幣史學家彭信威先生不同意上述觀點,在其著作《中國貨幣史》中質疑曰:“若說銷毀,也不至於銷毀得這樣乾淨。”他認為建文帝未曾鑄錢,因為“當時(明初)一意推行寶鈔,鑄錢在政府看來沒有什麼好處。洪武時歲次停鑄,甚至禁用銅錢。後來各帝也都是在即位以後許多年才開鑄,所以惠帝(建文帝)不鑄錢是沒有什麼奇怪的。
那么存世建文錢又從何而來呢?《明史·食貨志》載,嘉靖六年(1527年)、三十二年(1553年)兩次補鑄前朝年號錢,有人據此認為存世建文錢為嘉靖年間補鑄錢。但錢幣學界現在已大致認定嘉靖年間沒有補鑄過錢,糾正了史料的錯誤。於是又有人認為這些建文錢可能是明代建文帝在位時或其後各帝在位時民間私鑄的年號錢。《古錢大辭典》認為存世建文錢為偽造品,於是在其上刊載的建文錢拓圖旁標註“偽品”二字,乾脆否認了存世建文錢的真實性,更增添了問題的複雜性。
是真錢還是偽品?是官鑄還是私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建文錢問題已成為貨幣史上的一個謎。由於史料和實物的缺乏,建文錢之謎的破解,還寄希望於貨幣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