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經濟發展方式戰略轉變的困境與路徑探析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過大,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小。 欽州市工業園區重點分布在欽州港一帶,屬於全市的經濟龍頭,重大項目的“窪地”。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過大,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小。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國內外經濟形勢對欽州的影響,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成因: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不合理,生產力布局不科學,缺少國家財政的有力支持;探索欽州經濟發展的路徑:以高技術產業為重點,加快產業升級;著力調整產業結構及其科學布局;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積極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加快欽州市城區發展,建設宜商宜居的綠城;落實更加靈活的人才政策;建立規模化、現代化的特色商品展示與交易中心;大力發展臨港配套服務業;創建海洋高新科技園區。 【關鍵字】 發展方式;戰略轉變;結構調整;路徑探析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出了必然訴求。我國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重點做一些轉變。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這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這表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論文代寫從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擴展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結論,因而已成為國內外理論家們共同研究的焦點。國內外理論家們對該問題的探索已有了可喜的成績,而在廣西區內的理論成果還不多見,尤其是欽州市理論界幾乎還是空白。在發展中轉變,在轉變中發展,這是中央給新一輪改革選定的路徑。因此,最佳化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基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結構最佳化的目標,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根據欽州市經濟發展的實際態勢,毫不動搖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轉變,不斷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欽州市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欽州市當前和今後中長期內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 一、國內外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1、從國際現狀來看,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境況不容樂觀 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總體上呈現出逐步放緩的態勢,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不斷衰退。例如美國,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實際GDP季環比增長年率降為-3.8%,創1982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新低。同時,美國消費持續大幅受損。 另外,英國、德國等其他主要經濟體衰退加深,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下滑1.5%,是自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壞紀錄。在歐元區成員國中,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去年第四季度經濟環比下滑了2.1%,而法國和義大利也分別下滑了1.2%和1.8%。與2007年同期相比,歐元區經濟去年最後一個季度下滑了1.3%。 2、從國內現狀來看,2010年我國經濟在當前逐步企穩回升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預計GDP增長約為9.5%,工業增加值增長約為13.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約為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為20%,出口增長約為13.0%,進口增長約為15.5%,進出口總額增長約為14.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大約上漲2.5%。 我國當前經濟處於恢復性上升期,全年走勢平穩,GDP增長率呈前高后低態勢,大幅波動的可能性較小。但是經濟成長對政策的依賴性較強,影響經濟成長的不利因素眾多,經濟結構調整任務異常繁重。結合保持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政府在2010年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同時,堅定不移地實行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政策是對的。為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注意提高巨觀調控政策的協調性,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繼續發揮政府對改善投資結構的引導作用。目前我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實現增長動力由“政策刺激的內需增長”向“自主性內需增長”的轉變,則首先要打破投資領域內的體制制約,政府投資目標應立足於科技文化、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以及農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會公共領域。針對制約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落後產能和低效率的重複建設,要加快引入競爭機制,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性行業準入制度,擴大民間投資範圍,提高全社會資本投資效率。消除依靠行政手段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等不切實際的企圖,發揮政府對改善投資結構的引導作用,通過投資結構調整逐步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此外,還應著手加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同時切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遏制壟斷行業的人為漲價,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 3、從欽州現狀來看,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儘管欽州經濟發展具有良好的基礎,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依然是實現欽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性任務。欽州港保稅區和欽州市經濟的發展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企業效益下滑,部分企業虧損甚至倒閉,拖累了全市經濟的增長。全市33個大類行業有13個行業利潤同比減少,占行業面的39.5%。蔗糖、礦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下降,浦北的鉛鋅礦從高峰時的二萬元一噸下降為四千元一噸,導致製糖行業和煉礦行業經營困難。銷售不景氣,導致企業開工率不足,全市共有176戶企業處於停業狀態。規模以上工業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少數骨幹企業的支撐。如果剔除東油瀝青公司生產的拉動,欽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10年一季度僅增長44.67%。一些中小企業的生產仍不夠景氣,下半年隨著個別大型骨幹企業基數增大,欽州市工業增幅度可能會有所回落。 (2)施工項目個數減少,房地產開發投資減緩。欽州市2010年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個數339個,同比下降10.08%,實現房地產投資2.19億元,同比下降19.54%。一些重點工程項目未能如期開工,部分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資金投入不到位,制約著地方經濟稅收的增長。2008年全市監控的投資額500萬元以上重點工程,有82個項目今年內不能按計畫開工。其中列入市級監控的94個新項目,到10月底僅開工42個,開率為44.6 %,原計畫投資172億元,實現投資96億元,僅完成投資計畫的55.8%。 (3)縣、區之間主要經濟指標增長不夠平衡。欽州市主要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主要依靠欽州港開發區的拉動,縣區經濟指標增長普遍還達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各縣區GDP均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但縣區之間差距較大,欽州港區增長106.3%,其他縣區增長最快的為16.6%,增長最慢的僅為10.9%。 二、欽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存在結構性問題的主要原因 目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普遍表現疲軟,國內外環境複雜嚴峻,各種影響經濟運行質量的因素所帶來的困難,使國內經濟發展放緩。在此背景下,也嚴重衝擊了欽州經濟的發展,影響欽州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有: 1、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 企業規模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大型企業少、小型企業相對較多,缺乏具有強勁競爭力的集團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放緩,對經濟成長的支撐作用減弱導致工業生產增幅放緩。主要因素有:一是欽州市支柱產業如重化、糧油、製藥、電子、服裝、能源等,受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加大,盈利空間減少,生產下降;二是個別骨幹企業停產檢修。 2、產業結構不合理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過大,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小。2009年,欽州市三大產業結構的比重為32.0∶37.4∶30.6。其中一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高出11.0個百分點,二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低2.3個百分點,三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低8.2個百分點。由此可看出,欽州農業經濟占比重大,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工業化程度低,第三產業發展不夠平衡。2009年1-9月,欽州市財政支出、稅收持續快速增長,但財政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同比下降1.83%,地稅中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營業稅同比下降1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稅下降1.9%,文化體育娛樂業僅增0.9%,影響以上行業增加值增幅的持續走低。 (2)三次產業內部比例水平低。農業以種植業和海產養殖業為主,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業抵禦市場風險能力過低,“穀賤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第二產業主要行業有:製糖、製藥、水泥、造紙等,以高消耗、高污染的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電子、製藥等知識密集型與高新技術工業基本處於零的狀態。第三產業以商業、餐飲業為主,金融、保險、通訊、旅遊所占比重低。 (3)“產業鏈”始端產業所占比重大,末端產業比重小。欽州素有“水果之鄉”的美譽,欽州灣海水幾乎無污染,盛產魚貝500 多種,其中青蟹、大耗、對蝦、石斑魚被譽為 “四大名產”,所產珍珠亦稱南珠,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欽州農產品深加工有眾多的品牌資源,但因為工業落後,使農業處於低端的生產狀態,農產品缺乏深度加工,既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礎工業薄弱,目前在欽州港工業園落戶的企業,以生產瀝青、木薯加工、選礦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 3、生產力布局不科學 欽州市工業園區重點分布在欽州港一帶,屬於全市的經濟龍頭,重大項目的“窪地”。從目前的發展現狀看,欽州港得益於國家的北部灣開發開放發展戰略的整體規劃和市委市政府“建大港、興產業、造新城”的發展戰略。但預留空間少,制約發展潛力。以石化、造紙、電子、糧油、能源、冶金、現代物流等為重點的臨港產業群,下游產業的發展空間少,產業鏈不長 廣西經濟發展方法戰略改變的窘境與途徑探析 【摘 要】 本文概述了海內外經濟形勢對欽州的影響,分析了存在的問題與成因:企業規模結構不正當,產業結構不正當,分娩力布局不科學,缺少國家財政的有力支持;探尋欽州經濟發展的途徑:以高技能產業為重點,加快產業升級;著力調節產業結構及其科學布局;以節能減排為重點,踴躍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加快欽州市城區發展,建設宜商宜居的綠城;落實愈加靈活的人才政策;構建規模化、現代化的特色商品展示與買賣中央;大力發展臨港配套服務業;創建海洋高新科技園區。 【要害詞】 發展方法;戰略改變;結構調節;途徑探析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對經濟發展方法的改變提出了必然訴求。我國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法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重點做一些改變。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演講中明確指出:“加快改變經濟發展方法,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這是關係國民經濟全局緊迫而嚴重的戰略任務。”這表明,加快經濟發展方法改變,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保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從改變經濟成長方法開拓為改變經濟發展方法,這是一個無比重要的結論,因此已成為海內外理論家們共同鑽研的焦點。海內外理論家們對該問題的探尋已有了可喜的成就,而在廣西區內的理論成就還不多見,特別是欽州市理論界差不多還是空白。在發展中改變,在改變中發展,這是中央給新一輪改造選定的途徑。所以,最佳化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方法改變的基礎,經濟發展方法的改變是經濟結構最佳化的目標,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增進。依據欽州市經濟發展的名義態勢,毫不動搖地加快經濟發展方法的戰略改變,一直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一直提高欽州市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和抗危險能力,是欽州市當前和今後中長期內遇到的嚴重戰略任務。 一、海內外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 1、從國際現狀來看,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發展境況不容樂觀 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總體上露出出逐漸放緩的態勢,重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一直消退。例如美國,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的2008年第四季度海內分娩總值(GDP)初步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美國名義GDP季環比增長年率降為-3.8%,創1982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新低。同時,美國消費陸續大幅受損。 另外,英國、德國等其他重要經濟體消退加深,據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環比下滑1.5%,是自1999年歐元區成立以來的最壞紀錄。在歐元區成員國中,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去年第四季度經濟環比下滑了2.1%,而法國和義大利也分別下滑了1.2%和1.8%。與2007年同期相比,歐元區經濟去年最後一個季度下滑了1.3%。 2、從海內現狀來看,2010年我國經濟在當前逐漸企穩回升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預算GDP增長約為9.5%,工業增多值增長約為13.5%,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約為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為20%,出口增長約為13.0%,進口增長約為15.5%,進出口總額增長約為14.1%,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約莫上漲2.5%。 我國當前經濟處於恢復性上升期,全年走勢平穩,GDP增長率呈前高后低態勢,大幅波動的儘可能性較小。但是經濟成長對政策的依靠性較強,影響經濟成長的不利緣故泛濫,經濟結構調節任務異樣繁重。結合保持經濟調和、可陸續發展的長遠目標,政府在2010年實現“保增長”目標的同時,堅決不移地實行結構調節和增長方法的改變,提高可陸續發展能力的政策是對的。為保持政策陸續性、穩固性,注重提高巨觀調控政策的調和性,增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繼續發揮政府對改善投資結構的指導作用。當前我國經濟成長的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政策的刺激作用,若實現增長動力由“政策刺激的內需增長”向“自主性內需增長”的改變,則首先要攻破投資畛域內的體制制約,政府投資目標應立足於科技文明、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環境踴躍保護以及農田水利等民生工程和社會公共畛域。針對制約我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的落後產能和低效率的反覆建設,要加快引入競爭機制,取消不正當的約束性行業準入制度,擴大民間投資範疇,提高全社會資本投資效率。清除依靠行政手段處理產能過剩問題等不切名義的企圖,發揮政府對改善投資結構的指導作用,經過投資結構調節逐漸實現經濟結構的調節。此外,還應動手增強金融監管,防範金融危險,同時切實加大保障性住房供應,遏制房價過快上漲、遏制壟斷行業的人為漲價,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造,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 3、從欽州現狀來看,發展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欽州經濟發展存在優良的基礎,但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節依然是實現欽州經濟發展方法改變的戰略性任務。欽州港保稅區和欽州市經濟的發展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重要表示在: (1)企業效益下滑,部分企業虧損以至倒閉,連累了全市經濟的增長。全市33個大類行業有13個行業利潤同比減少,占行業面的39.5%。蔗糖、礦產品出售價格大幅下降,浦北的鉛鋅礦從高峰時的二萬元一噸下降為四千元一噸,造成製糖行業和煉礦行業運營困難。出售不景氣,造成企業開工率不足,全市共有176戶企業處於停業狀況。規模以上工業的高速增長重要依靠少數骨幹企業的支撐。假如剔除東油瀝青公司分娩的拉動,欽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10年一季度僅增長44.67%。一些中小企業的分娩仍不夠景氣,下半年隨著個別大型骨幹企業基數增大,欽州市工業增幅度儘可能會有所回落。 (2)施工項目個數減少,房地產開發投資減緩。欽州市2010年5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個數339個,同比下降10.08%,實現房地產投資2.19億元,同比下降19.54%。一些重點工程項目未能如期開工,部分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資本投入不到位,制約著地方經濟稅收的增長。2008年全市監控的投資額500萬元以上重點工程,有82個項目今年內不能按計畫開工。其中列入市級監控的94個新項目,到10月底僅開工42個,開率為44.6 %,原計畫投資172億元,實現投資96億元,僅完成投資計畫的55.8%。 (3)縣、區之間重要經濟指標增長不夠平衡。欽州市重要經濟指標的快捷增長重要依靠欽州港開發區的拉動,縣區經濟指標增長普遍還達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一季度各縣區GDP均以兩位數速度增長,但縣區之間差距較大,欽州港區增長106.3%,其他縣區增長最快的為16.6%,增長最慢的僅為10.9%。 二、欽州經濟發展方法改變中存在結構性問題的重要緣故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全球經濟普遍表示疲軟,海內外環境複雜嚴重,各種影響經濟運轉品質的緣故所帶來的困難,使海內經濟發展放緩。在此背景下,也嚴重衝擊了欽州經濟的發展,影響欽州經濟發展的重要緣故有: 1、企業規模結構不正當 企業規模結構不正當重要表示在大型企業少、小型企業相對較多,缺乏存在強勁競爭力的集團企業。規模以上工業分娩增長放緩,對經濟成長的支撐作用削弱造成工業分娩增幅放緩。重要緣故有:一是欽州市支柱產業如重化、糧油、製藥、電子、服裝、能源等,受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原原料價格陸續上漲,企業分娩成本加大,盈利空間減少,分娩下降;二是個別骨幹企業停產檢修。 2、產業結構不正當 (1)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過大,工業與服務業比重小。2009年,欽州市三大產業結構的比重為32.0∶37.4∶30.6。其中一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高出11.0個百分點,二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低2.3個百分點,三產的比重分別比全國、廣西、低8.2個百分點。由此可看出,欽州農業經濟占比嚴重,工業基礎相對薄弱,工業化程度低,第三產業發展不夠平衡。2009年1-9月,欽州市財政支出、稅收陸續快捷增長,但財政支出中的通常公共服務支出同比下降1.83%,地稅中的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營業稅同比下降1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稅下降1.9%,文明體育文娛業僅增0.9%,影響以上行業增多值增幅的陸續走低。 (2)三次產業內部比例水平低。農業以種植業和海產養殖業為主,農業科技含量低。農業抵禦市場危險能力過低,“穀賤傷農”的現象時有發生。第二產業重要行業有:製糖、製藥、水泥、造紙等,以高耗費、高污染的勞動稠密型工業為主,電子、製藥等學問稠密型與高新技能工業基本處於零的狀況。第三產業以商業、餐飲業為主,金融、安全、通信、遊覽所占比重低。 (3)“產業鏈”始端產業所占比嚴重,末端產業比重小。欽州素有“水果之鄉”的佳譽,欽州灣海水差不多無污染,盛產魚貝500 多種,其中青蟹、大耗、對蝦、石斑魚被譽為 “四大名產”,所產珍珠亦稱南珠,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欽州農產品深加工有泛濫的品牌資源,但因為工業落後,使農業處於低端的分娩狀況,農產品缺乏深度加工,既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農夫收入水平的提高。基礎工業薄弱,當前在欽州港工業園落戶的企業,以分娩瀝青、木薯加工、選礦等勞動稠密型產業為主。 3、分娩力布局不科學 欽州市工業園區重點分布在欽州港一帶,屬於全市的經濟潔具,嚴重項目的“窪地”。從當前的發展示狀看,欽州港得益於國家的北部灣開發開放發展戰略的全部規劃和市委市政府“建大港、興產業、造新城”的發展戰略。但預留空間少,制約發展潛力。以石化、造紙、電子、糧油、能源、冶金、現代物流等為重點的臨港產業群,下游產業的發展空間少,產業鏈不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