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馬頭歷史悠久,相傳唐代已初具規模。由於地處沂河岸畔,清代以前水陸交通方便,商船停泊,車馬宿住,故名碼頭,後人為書寫方便,簡化為馬頭。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為郯城縣大東安鄉,雍正二年(1724年)屬郯城縣西鄉。民國初年屬郯城縣二區,並曾稱馬頭鎮。1948年劃為郯城縣第十一區。1954年,改建馬頭鎮。1958年撤區並鄉,改稱馬頭鄉,同年秋建立馬頭人民公社。1962年改稱馬頭區,1971年夏稱馬頭公社。1984年政社分開,因駐地馬頭,故名馬頭鎮
馬頭鎮-自然狀況
馬頭鎮該鎮地處平原,地勢北高南低,東臨白馬河,西瀕沂河。總面積為89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4400公頃,多為黃壤土質。由於土壤肥沃,水利條件較好,建有引沂灌溉閘一座,電灌站三處,可灌溉耕地面積達80%。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銀杏、花生、稀有林果、大棚蔬菜等。全鎮轄89個行政村,總人口7.1萬人,其中回民546戶,2340人。全鎮近百個姓氏,其中以李、王、張、劉、陳、吳、馬、文、黃、楊、徐、孫居多
強鎮由來全鎮獲得的榮譽稱號主要有:山東省小城鎮建設百新工程試點鎮、首屆中國鄉鎮企業投資環境300佳、淮海經濟區“淮海名鎮”、山東省鄉鎮企業示範區、1994年起連續7年當選為臨沂市鄉鎮企業、民營經濟、個體私營經濟等明星鄉鎮、臨沂市小康鄉鎮等。
馬頭鎮-經濟發展
馬頭鎮第一產業50年代初期,糧食作物平均畝產92公斤,總產7712噸,糧經比為8∶2;1978年糧食作物平均畝產210公斤,總產1.24萬噸,糧經比7∶3。2000年全鎮糧食作物平均畝產364公斤,總產13677噸;糧經比為5∶5。50年代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為562萬元;1978年為1871萬元;2000年為1.1億元,畜牧業總產值3383萬元,漁業總產值148萬元。
第二產業50年代初期,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為769人,實現產值381萬元;197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408人,實現產值2051萬元,實現利稅205萬元;2000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30萬人,實現產值13.89億元,利稅9989萬元,增加值1.47億元。
第三產業50年代初期,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611人,年創產值189萬元;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893人,年創產值1591萬元,利稅159萬元;2000年全鎮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種類服務網點2318戶,從業人員9405人,年創產值6.71億元,利稅5117萬元。
馬頭鎮-社會進步
馬頭鎮文教科技
馬頭鎮於1902年開始興辦學堂,建初等國小30處,招生500餘人;到1949年,境內有國小68處,初級中學2處,在校學生累計217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53%。新中國成立後,教育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到2000年,全鎮有國小26處,國小教師353人,在校學生9160人,初級中學2處,教師208人,在校學生3400人,高級中學1處,教師101人,在校學生82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及學校設施均達到省級標準,先後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1328名,其中大本430人,大專178名。1949年前,境內醫療條件較差,只有中醫醫生10餘名,中藥鋪2家。新中國成立後,醫療事業蓬勃發展,不斷壯大。1953年,建立郯城縣人民醫院馬頭分院,1993年成立馬頭中心衛生院;1968年,各村成立衛生室,配赤腳醫生,實行合作醫療制度;1998年底,投資170萬元,建門診、病房樓一棟,現有醫療、衛生技術人員82人,病床60張,年接待門診病人近4.7萬人。此外,有村衛生室27處,鄉村醫生和衛生員131名。
人民生活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的恢復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到1978年,民眾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吃糧主要以粗糧為主,人均占有糧食310公斤,人均純收入110元,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10平方米。到2000年,全鎮農業總產值達1.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達3.4億元,電視普及率達100%,電話普及率達百人11部,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2815元。全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鎮村建設
1992年以來,先後投資3800萬元,建成占地16.7公頃,建築面積7.2公頃、可安置400個固定攤位、1500個臨時攤點的批發市場,以及年銷售額6億多元的糖果工業園、金馬商業街和批發市場。1992年底,鎮駐地主要街道完成硬化。1994年,被命名為全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1994年鎮政府委託山東省城市規劃設計院設計“馬頭小城鎮建設規劃”,全鎮詳細規劃覆蓋率達95%以上,被列為山東省百新工作試點鎮和山東省中心鎮。
馬頭鎮-地方名人
馬頭鎮高仲書(1906~1970)山東省著名中醫。馬頭鎮人,自幼隨父學醫,得其家傳。後在上海名醫陸淵雷開辦的中醫函授學校學習二年,對張仲景《傷寒論》有精深研究,善用經方,長於內科。1964年被山東省衛生廳定為名老中醫。著有《傷寒論講義》、《傷寒類方述意》、《傷寒新解》等。曾任郯城縣第一、二、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縣人民委員會委員,濟南市第五、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張雲非(1902~1984)原名張棟,字耘斐。馬頭鎮人。6歲入私塾,後在本鎮競進國小讀書。畢業後任國小教師10餘年,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歷任郯城縣動員委員會、魯南動員委員會四分會、山東抗敵協會四分會宣傳部長,山東省文化協會編輯部、山東省教育廳編審科編輯。1948~1952年,張雲非先後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研究室編輯及學校教育處科員。1960~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資料室主任,1978年7月任圖書資料室顧問,1982年離休。
劉汝浩(1894~1985)字霜橋,原名兆進,國民黨“行憲國大”代表。馬頭鎮和平街人,出身於市民家庭,曾入上海浦東中學讀書,畢業後在馬頭鎮求是國小任教員。1926年加入國民黨,1928年任國民黨郯城縣黨部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1930年任國民黨山東省黨務整理委員會訓練部總務科幹事,1933年改任該會民眾運動指導科民訓股幹事,1936年後任臨沂縣法院承審、河南洛陽及四川合川等地方法院檢察官。1945年後任國民黨山東省政府委員、山東省第四辦事處主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總務處長、《大華日報》社社長。1946年任國民黨山東省黨部執行委員。1948年任國民黨“行憲國大”代表。濟南解放後去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