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舍增泰出生於西元1955年,男,回族,廚子舍第5代傳人之一,北京鐵路局幹部,今年55歲,是廚子舍第4代傳人舍崇祿的第8子,也是目前年齡最小的傳人。歷史長達600年的“廚子舍”已面臨著能否傳承下去的問題。
廚子舍淵源
“廚子舍”的音,讀如“色”,大多數人念不準,舍增泰的叔伯哥哥乾脆改姓色,音對了,但字又不
對。如今,“廚子舍”只剩下4個人會做:大哥舍源泰(69歲),二哥舍恆泰(67歲),三哥舍利泰(65歲),最小的舍增泰也已經52歲。600多年的“廚子舍”,如今不得不面對能否傳承下去的問題。
2007年6月20日,在北京市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單上,“廚子舍”位居其中,成為了餐飲界6家代表之一,6家之中,只有“廚子舍”沒有買賣,它在艱難地延續著清真廚行的原汁原味。
說來也巧,名單公布的這一天恰好是舍增泰的父親舍崇祿先生20周年忌日,仿佛冥冥中有一種力量,在護佑著“廚子舍”,護佑著這個北京城歷史最悠久的餐飲品牌,最古老也最正宗的京華風味。
從廚子仉到廚子舍傳了600年
廚子捨出自廚子仉,仉家傳了16代,1840年到舍家,又傳了5代,至今總共21代,在北京廚行,應該是歷史最長的。
廚子仉原來給宮廷做菜,中國歷代皇宮中,只有明代開設了“清真御廚”,因為朱元璋的夫人大腳馬皇后和常遇春、徐達、沐英、郭子興等7個王都是回族,所以明宮廷非常重視清真菜的製作。
廚子仉是隨明朝遷都進北京的,他是中國清真菜餚發展的關鍵人物。可惜廚子仉的姓名和後來的傳承,如今已無記錄,為什麼會傳到舍家也不清楚。舊社會手藝能傳給外姓人不容易,而仉家最後的傳人叫仉三把,和後來的東來順老闆丁德山在東安市場合股擺過粥攤,我奶奶是仉家人,和仉三把是同輩人。廚行是勤行正宗,非常辛苦,所以,仉家後人沒再繼承這門手藝,我奶奶娘家的兩個兄弟也改行做了瓦匠。
雖然有很多清真餐館,但清真菜的正宗在廚子家,過去一般餐館不敢接紅白喜事的宴席,因為很多菜他們做不了,而且也沒有支應那樣大席面的能耐。東來順的老闆丁德山當年開宴席,找的也是廚子舍。廚行才是清真菜的正宗,買賣家只是分支,直到今天大家也都認同這個,所以清真民間宴席大多由廚子操持。
1990年豐臺清真寺落成典禮,500人的席,共10桌,每桌10人,大概25到30分鐘翻一次,共翻5次,像這樣的大席面,如今只有廚子舍能操持。
因為太苦如今只剩廚子舍
廚子是勤行,剛解放的時候還有20多家,像牛街的廚子梁、廚子馮、廚子楊、廚子金等等,如今只剩下了廚子舍。因為這行太苦。
首先,規矩多,做法完全要按照清真的教義來做,必須了解許多禁忌,比如烏龜、鮮貝、鱔魚等等都不能吃,即使是牛肉,許多部位也是不能吃的,比如腦子、血、鼻子、鬍鬚、膀胱、肉棗等等。像肉中的肉棗,必須按傳統的做法,一點點剔除,這就很費勁,但你必須這么做。還有像切肉絲不能出丁,作料不能用料酒等等,這都是規矩。廚子是針對家庭的,一次做不好,自己的招牌就砸了,這不像開買賣,可以面對很多人,相對輕鬆一些。
第二,廚子都是露天作業,不看天氣,趕上特別冷的時候,手都伸不出來,但你還得砌灶,有時紅白喜事趕得太急了,主家來不及搭天棚,多毒的太陽下你也得幹活,而且流水席一撥接一撥,片刻不能休息。
第三,熬夜太辛苦。過去沒有雙休日,有事都是周六晚上7點去,準備材料、砌灶,到晚上兩三點鐘才能完,第二天早晨6點又要起來準備,因為中午就要開席,一周僅有那么一天休息,比上班還累。
舍增泰爺爺傳下的是四個人:舍崇福、舍崇梁、舍崇祿、舍崇瑞。我父親是舍崇祿,其他三家後人都沒繼承這個手藝,舍增泰的叔伯兄弟們嫌幹這個太苦。
廚子舍的傳承危機
作為北京歷史最悠久的餐飲品牌,廚子舍代表了一種文化,如今,這種文化也面臨著難以為繼的窘境。
首先,廚子舍的技藝中,50%在灶上,我們這一代有了發揚,灶的眼數更多了,但這種灶燒煤,污染大,現在的單元樓,砌灶已不太現實。廚子舍的灶火旺,包含著力學原理,一個蒸鍋上去,連水帶6節屜100多斤,灶也不會倒。一個灶煎炒烹炸全齊了,現在的煤氣灶根本支應不上。
第二,現在年輕人吃不了苦,廚行又是勤行,只能靠多實踐,現在擺清真大棚的主家越來越少了,因此肯學這門手藝的後輩人到現在也只夠“半拉手”,遠不能獨當一面。
現在找我們來做清真宴席的熟人不少,但沒法砌灶,找了也白找。有的甚至聯繫了飯館,讓我們用他們的灶來做,但這雙方不好協調,我們也不能粗製濫造,做不做無所謂,不能倒了牌子。
為了保留廚子舍這份文化遺產,我們一直想開個飯館,但一打聽,房租太貴了,我們負擔不起,找人合作吧,又擔心合作方不能很好地尊重廚子舍的品牌和傳統。
說實話,一個傳承了600年的文化,真不希望它絕在我們這一輩人的手裡。
廚子舍清真宴席的特色
砌灶就足足學了四五年
我父親對廚子舍的發展貢獻很大,他豐富了“壓桌”的品種,把清真糕點通過精工細作的方式,搬到了清真宴席上。比如傳統小吃豌豆黃,廚子舍家的味道就是不一樣,被媒體贊為“最好吃的豌豆黃”。
父親做了多年禮賓主持,主持喪事要背逝者家譜,把人輩分介紹錯了或忽略了誰,在過去弄不好是要挨打的。父親辦事認真得體,記憶力超群,深得尊重,被稱為“小舍輩”。
我學習廚子舍比較晚,不像我的哥哥們七八歲就學徒跟桌了,我和父親出去操辦宴席的次數不算太多,他更多的是教我一些知識和禮儀,讓我明白:學手藝要先學做人,做人有自尊,才能把手藝學到家。廚子舍的手藝是世代傳承下來的,做工雖繁不能減省,選料精良分毫不敢馬虎。光砌灶,我就足足學了四五年。
父親總共8個孩子,其中4人繼承了廚子舍的手藝。後來大哥的腿被摔傷了,基本不出來了。大哥是教師,二哥是礦業研究所的技師,三哥在國際廣播電台工作,我是鐵路局幹部,都各有各的專業,父親臨終時說過:只留手藝不入行。父親吃盡了勤行的苦,不希望下一代還要靠這個手藝。
每道菜做工都少不了兩小時
廚子捨出自民間,但影響深遠。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陳廣元大阿訇為廚子舍題寫了“清真菜大王”,以表彰廚子舍在清真菜傳承和發展中的貢獻。
廚子舍的清真宴席得到過京劇大師馬連良、侯喜瑞、翡翠大王德源興、珠寶店老闆鐵寶亭的激賞,過去宴席分官客(男賓)和堂客(女賓),按規矩,堂客要給賞錢,馬連良的母親總是代一桌人把賞錢全給了,這叫“占人”。評劇大師馬泰和廚子舍家是世交,三代為鄰,馬泰滿月的宴席就是廚子舍操持的。譚富英、裘盛戎等京劇大師在辦宴席時,同時辦“教席”(即回民宴席),他們請的也是廚子舍。
清真宴席有兩個最大的優勢:首先是乾淨衛生,絕不會把不潔的東西做給別人吃,像肉棗等都要一點點剔除,別人看不看得到,都要這么做。第二是精工細作,以山藥捲來說,削皮時一個黑點都不能留下來。廚子舍的菜上得快,可哪道菜做工也少不了兩個小時。一塊牛肉,我們能立刻分出是牛的哪個部位,從而選擇最適合的烹飪方法,這都是多年的積累。
廚子舍清真宴席
廚子舍有150多種菜,還有一項砌灶的絕活。菜做得好壞,灶占50%,如今會砌灶的只有廚子舍。舍家的灶火旺,形式多樣,可以應付百人以上就餐的需要。
廚子舍的清真宴席內容分四道菜:第一道是壓桌,主要是小吃、麵點等,有6到10樣。第二道是扣菜,把菜蒸好澆汁。
第三道是湯菜,連湯帶菜,品種豐富。
第四道是炒菜,共4到6道,要求3分鐘出一個菜。
清真宴席都是所謂流水席,每一桌從落座到起座也就是25分鐘,要求上菜快,十幾分鐘內必須做完20多道菜,還不能“亮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