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以普通心理學及20世紀末興起的積極心理學研究理論框架為基礎,對幸福的心理機制進行分析,分別從幸福認知、幸福感情以及幸福意志三個層面加以論述,從而說明什麼是幸福,幸福的體驗與如何獲取幸福,特別是超越物質形態,達到精神滿足與充實的幸福感受。
本書遵循需要滿足論尤其是馬斯洛自我實現論,從個體幸福角度,將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滿足做為幸福的主旋律,探究人類的“終極幸福”或“本質幸福”。圍繞著個體幸福心理的產生與發展、工作中的幸福感、女性幸福感以及個體幸福感與群體幸福感的關係展開分析,既有堅實的理論根基,又有對現實幸福表征的解析,努力使讀者從社會生活的表象中,看到幸福的本質,從而引發對幸福的深度思考。同時,本書也對前科學心理學時期的中外哲學心理學家們對幸福的解讀概括進行了闡述,相信其對於讀者了解幸福心理學大有裨益。在每章中間或後面都附有小資料,對深入理解該章相關內容有一定幫助。
本書可做為大專院校的人文素質課教材,也可做為心理學愛好者、人生哲學研究者的參考用書。“幸福”作為當今人們的一種流行語與希冀,廣大讀者可從本書中得到某些領悟。從某種意義上講,更可將其看成是青少年成長的“勵志”宣言。
目錄
•第1章 幸福心理學緒論
•第一節 對幸福的心理學界說 2
•一、當代心理學對幸福的理解簡述 2
•二、本書作者對幸福的理解 7
•三、幸福生成理論與影響因素分析 9
•第二節 幸福心理學的學科淵源 15
•一、普通心理學 15
•二、社會心理學 18
•三、積極心理學 19
•四、生理心理學 19
•五、心理學史與人生哲學 20
•第三節 幸福心理的測量與評估 23
•一、量表測量法 24
•二、其他評估方法 25
•第2章 中西哲學心理學對幸福的多種解讀
•第一節 中國哲學心理學對幸福的解讀 30
•一、儒家的幸福觀 30
•二、道家的幸福觀 32
•三、中國佛教的幸福觀 35
•第二節 西方哲學心理學對幸福的解讀 38
•一、理性主義的幸福觀 38
•二、感性主義的幸福觀 47
•三、基督教神學中的幸福觀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