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碗託兒

平遙碗飥兒是馳名三晉的風味小吃,民謠有“平遙三件寶,熟肉、碗飥兒、案案糕”。清光緒年間,平遙城南堡著名廚師董宣,總結前人經驗,創造出色、香、味俱佳的平遙碗飥子。

莜麵碗託兒莜麵碗託兒
平遙碗飥兒是馳名三晉的風味小吃,民謠有“平遙三件寶,熟肉、碗飥兒、案案糕”。清光緒年間,平遙城南堡著名廚師董宣,總結前人經驗,創造出色、香、味俱佳的平遙碗飥子。光緒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從北京到西安路經平遙,吃過董宣做的碗飥子後,讚不絕口,賜於重賞。平遙碗飥子製作方法獨特,先將小麥面或蕎麥麵用溫水調成糊狀,放入油、鹽、蔥花等佐料,由稠到稀調勻,盛入小碟,上籠蒸熟後放涼。色淡黃,互不沾連,折卷不斷。食用時冷調、熱炒均可。冷調時將碗飥切成條狀放入盤內,加醋、蒜泥、芝麻醬、香油、辣椒麵、大料水,拌勻而食;熱炒時用熟豬油或麻油抄底,先用蔥蒜將碗飥爆炒,再加入山藥蛋絲或豆芽菜,烹以醬油、醋、大料水等。平遙碗飥子歷經百餘年,深受民眾喜愛,城鄉廟會、集市上,碗飥小攤隨處可見。

工藝:先用白面、溫鹽水、菜油等調和成糊狀,然後盛入五寸小碟內上籠蒸熟,晾涼後即成。吃時既可涼拌又可熱炒,一般夏天多以涼拌為主,具體辦法是將碗托切成小條,佐以醋、蒜泥、芝麻、香油等。熱炒則是以山藥絲等小菜放入鍋中與碗托同炒,熟後香氣撲鼻。這一小吃在古城大街小巷隨處可見。

平遙的碗托有冷調熱炒兩種食用方法。冷調是切成麵條狀放入碟後加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末、香油等即可。食用時有一種涼爽、清香、光滑可口的感受。熱炒是將炒瓢內加入熟豬油,加入蔥蒜後,將切成條狀的碗托倒入,加山藥蛋絲或豆芽菜,再加大料水、醬油、醋等調味品。炒熟後香味四溢,誘人饞涎欲滴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