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梗概
朱允炆的童年到登皇繼位
一個熱愛生命、溫和良善的十六歲少年,沉醉於自己的世界,祖父的殘暴、父親的早逝、外在環境的險惡並無傷他的善性。
皇孫繼皇位
建文繼位後,頓成權力鬥爭的焦點,雖然他幾度想放棄王位,卻無法違背天意,而方孝儒的出現恰使他認清皇帝能造福於民,於是決定實行新政。
殺機四伏
燕王朱棣圖謀篡位,烽火四起,生靈塗炭,仁慈的皇帝重情重親,以致錯失鏟奸良機。
血染宮幃,遜位逃亡
燕王攻破京城,建文為解除官兵及百姓的苦難而自願遜位,不料皇叔未守諾言,大開殺戒,建文見方孝儒慘死,悲憤交集,本欲自焚,幸被忠臣救出,穿上太祖為他留下的袈裟化身逃亡。
復仇之心,逃亡之路
想到文武百官、恩師親人及無辜的人因他而慘死,建文誓言復仇,於是風聲鶴唳中逃亡。在此期間受一位江湖朋友拚死相救,兩人終結成生死之交。
桃花源里養精蓄銳
建文帝輾轉來到雲南,投奔皇叔沐王,在此受到庇護,隱姓埋名,臥薪嘗膽,伺機復位。熱情的堂妹漸漸對他產生情愫,他卻愛上溫柔靈秀的女伶,再加上途中失散、現已是錦衣衛的生死之交,四人展開一段纏綿、情義兩難的感情糾葛。
愛恨情愁,你死我活
沐王女兒瘋狂地愛著建文帝,在她得知兩人的真正關係後吞劍自殺,他深愛的女伶竟是生死交的心上人,而生死交卻是敵人,最後女伶黯然離去,生死交亦死。經過這一場愛恨情仇的洗禮,建文的身心俱受重創。
頓悟前非,出家為僧
這時復仇的計畫已完善,大軍組成,沐王雖痛失獨生女,仍履行諾言,欲助建文帝復位。但建文帝此時已認清自己,看透人生,回首自己30年的生命竟造成百萬生靈為他而死,雖然貴為天子,但親情、友情、愛情皆不可得,再三思量,建文帝不願再造成另一場腥風血雨,決定出家為僧,一生苦修。
影視原聲
主題曲
詞曲:(元)管道升
你儂我儂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
情多處熱似火
把一塊泥捻一個你
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
用水調和
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
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我與你生同一個衾
死同一個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朱允炆 | 邱心志 | 邱心志 | 男一號 |
小朱允炆 | 陳磊 | 陳 磊 | ---- |
朱元璋 | 李立群 | 李立群 | ---- |
老華 | 顧寶明 | 顧寶明 | ---- |
丁寧 | 屈中恆 | 屈中恆 | ---- |
朱棣 | 翟乃社 | 翟乃社 | ---- |
華大柱 | 趙擎 | 趙 擎 | ---- |
方孝儒 | 肖 揚 | 肖 揚 | ---- |
呂公公 | 祝嘉正 | 祝嘉正 | ---- |
荷花 | 蔡燦得 | 蔡燦得 | ---- |
小荷花 | 方晶 | 方 晶 | ---- |
朱標 | 陳寶國 | 陳寶國 | ---- |
鳳凰公主 | 侯炳瑩 | 侯炳瑩 | ---- |
沈玉娘 | 邱淑宜 | 邱淑宜 | ---- |
馬皇后 | 張 琴 | 張 琴 | ---- |
德妃 | 和家馨 | 和家馨 | ---- |
陳迪 | 王志華 | 王志華 | ---- |
朱惘 | 岳躍利 | 岳躍利 | ---- |
上一頁 | 1 | 2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
職員表
出品人 | 遲晨曦 |
製作人 | 王鵬舉、李憲、趙大深 |
監製 | 遲晨曦、何玉蘭、周志敏 |
導演 | 餘明生 |
副導演(助理) | 曹國莉 |
編劇 | 陳方 |
攝影 | 陳偉立、孫三陽、江寧 |
配樂 | 張弘毅、富國、胡戀忠、黃高平 |
剪輯 | 陳博彥、吳寶玉、蕭麗玉 |
道具 | 黃炳輝、詹育成 |
配音導演 | 姜廣濤 |
美術設計 | 楊本湛 |
服裝設計 | 秦明英、秦明禮 |
燈光 | 王俊傑 |
場記 | 許惟萍 |
發行 | 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
分集劇情
第1集
明朝洪武25年(公元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已65歲,身體日漸衰老,見皇太子朱標生性忠厚,崇尚孔孟之道,推崇仁政慈愛,與自己以猛治國的想法相距甚遠,心中十分不快,卻也無奈,只得全身心寵愛太子朱標之子,皇長孫朱允炆。此時朱允炆,年僅14歲,頑皮機靈,全然不知人世險惡。一日,朱標少時好友,當今名士方孝儒進宮見太子,請他奏請太祖免自己恩師當朝重臣宋濂一死。宋濂近年對太祖多有得罪,太子求情不成,反遭父親謾罵,一氣之下投河自盡。太子獲救,朱元璋深受震動,下令赦免宋濂,自己日夜守護太子。朱標生性怯懦,長期鬱悶成疾,終於不治身亡。朱元璋老淚縱橫,悲傷不已。
第2集
皇太子朱標死後,朱元璋二子秦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前來奔喪,三個都覬覦皇位甚久,此時都暗中巴望父親能冊封自己為新太子。朱元璋四子朱棣最有心計,深知自己決無機會,見父皇及長兄極為信任名士方孝儒,便極力與之結交,懇請方作燕王慕僚,方孝儒婉言拒絕朱棣,並說明自己已受朱標委託,輔佐教誨皇嫡孫朱允炆。朱棣頗為不滿,從此對他耿耿於懷。明朝開國後,元朝餘部退到北部平原盤踞,侍機復辟,為除後患,朱元璋傳旨,令秦王、晉王、燕王分兵率軍征伐北元。朱允炆與從小覺得祖父母寵愛,但獨居深宮,不免寂寞孤獨,漸與宮中樂坊藝女荷花相識,二人情投意和,兩小無猜,掃去了不少煩惱。此時,朱元璋已決定正式冊封朱允炆為皇太孫,今後由他繼承皇位,朱允炆堅辭不受,索性與荷花偷偷跑出皇宮玩耍。
第3集
朱允炆與荷花跑到民間,無拘無束,玩得十分開心,二人至一小鎮,吃飯後無錢付帳,被店主扣壓,要他們賣唱贖身,一場混亂中,二人被皇太后暗中派人尋回,經此事變,朱允炆深怕祖父責罵,遂不敢再辭冊封皇太孫之事,從此每日學習古籍典章和宮廷禮儀,直至正式冊封皇儲。燕王朱棣平定北元,班師回朝,邀功不成,反被朱元璋斥責,並令其正式參拜皇儲,朱棣大怒,公開頂撞父皇,指責太祖辦事不公,立此無能小兒作皇儲,難服眾人,朱允炆見四皇叔如此藐視太祖,對自己心存殺機,滿面兇狠,頓時不寒而慄。
第4集
朱允炆與荷花感情漸深,時時於宮中長敘,一日,朱允炆見老祖母年邁衰竭,體虛病危,頓生惻隱之心,同意祖父的提議,準備娶親為祖母沖喜。皇太后十分高興,雖然深知朱允炆喜愛荷花,但門戶之見甚重,認定荷花出身微賤,決不可能與皇孫有緣,不顧朱允炆不滿,選定開國重臣尹國公之孫女玉潔為皇長孫媳婦,朱元璋大喜,傳旨冊封為皇儲完婚。
第5集
朱允炆大婚前夜,老祖母感激皇孫為自己做出的犧牲,暗中安排荷花與愛孫一聚,是夜,朱允炆與荷花於深宮無言長坐,各自垂淚,傷心而別。翌日,新婚之夜,朱允炆顧念荷花,竟讓新娘德妃玉潔自行休息,自己不入洞房,待玉潔明白新郎原有心上人,心中苦楚,忍不住責備,此時,荷花竟悄然上吊殉情,被樂坊教習沈玉娘救活,沈玉娘一直對荷花悉心照顧,愛護有加,見事已至此,經請求皇太后同意,攜荷花從此離宮而去。三年以後,朱允炆已長大成人,但仍不忘舊情,時時寫信,傾吐自己對荷花的愛情,然後將信捆在信鴿腿上放飛。
第6集
暮年朱元璋脾氣暴躁,整日打罵群臣,隨意賜死王侯,宮中百官人心惶惶,早上上朝,不知晚上能否平安歸來。此時,朱元璋重用宦官,錦衣衛總管呂元培呂公公,令他從速處死開國重臣玉將軍,牽涉眾多文武官員,處斬人數竟達一萬五千人。朱允炆心中不忍,找祖父求情不成,終於大發脾氣,對祖父痛加指責,朱元璋氣得渾身發抖,下令關押太孫,後經皇太后相勸,朱允炆獲釋,值此之變,終有所懼,自己過去不願作皇上,現在要改變初衷,日後誓作一明君,造福天下百姓。方孝儒亦不斷鼓勵他:人有善願,無必從之,並表示願輔佐他治天下。
第7集
傍晚,朱元璋、朱允炆祖孫觀天象,見一巨星低懸空中,徵兆險惡,朱允炆勸祖父切勿殺人,順應天命,避過災禍。朱元璋則拿定主意,加緊屠殺開國元勛,鞏固王權,為孫兒留下個平安天下。玉將軍及家眷冤死後,京城宮內外一派敗落景象,宋濂等一班老臣過世,朱允炆岳祖父尹國公,燕王朱棣岳父魏國公均不能倖免,暗遭毒手。朱棣借為岳父奔喪之機進京探聽虛實,此時秦王、晉王均已過世,惟燕王勢力巨大,朱元璋雖已老態龍鍾,看到朱棣後內心仍一片驚慌,猛然意識到自己雖然費盡心機,誅殺文武百官,但蕃王實力並未得到削減,尤其是燕王朱棣野心勃勃,自己死後必然造反,然而此時,朱元璋已無計可施,只得召近臣陳迪,託付他日後力保朱允炆。
第8集
洪武31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時年71歲。翌年,朱允炆登基,帝號為明惠帝,年號改建文。繼位伊始,朱允炆大舉變法,平反冤假錯案,名聲鵲起,自己躊躇滿志,一心要治理好國家,作一代明君。此時燕王朱棣開始製造事端,挑動其它藩王造反,明惠帝被迫傳旨削減藩王勢力,朱棣終於找到起兵奪取皇位的藉口,遂援引祖訓,以靖難及清君側為名發兵,朱允炆組織反擊,但顧及叔侄關係,下令不可傷燕王性命,致使朱棣雖多次陷入絕境仍化險為夷,朱允炆也因此錯過平息燕王之亂的最後機會。
第9集
皇太后不顧年邁,親赴燕軍說項,為朱允炆求情,竟遭朱棣羞辱,燕軍節節取勝,直逼京城,朱允炆顧及百姓兵士性命,竟下令不再抵抗,此舉實際已將皇位拱手相讓,之後,分別留下絕筆信,希望朱棣促使百姓官兵性命,善待眾臣,和祖母、母親、妻子訣別,此時,宮中燃起大火,燕軍殺進城中,朱允炆貼身太監丁寧冒死闖入火中,救出昏迷不醒的朱允炆,流落到一寺院中安身。建文4年,朱棣登基,自號明成祖,年號改為永樂,朱棣將已燒得不辨面目的焦屍當作朱允炆安葬,並厚葬皇太后皇后,舊朝文武百官中拒絕向新帝稱臣自殺者370人,棄官逃遁者460人,甘願投降稱臣者24人,朱棣大怒,會費整頓朝綱,大開殺戒,濫殺無辜無數。朱棣得知傳國玉璽丟失,懷疑朱允炆未死,令呂公公整治錦衣衛暗中查訪。
第10集
朱允炆身為太子,此時落難,滿目皆是不平之世,心中悽然,請求寺中長老允許自己削髮出家,長老已識破其有不凡經歷,答應助他逃避大禍,解除無名煩惱。丁寧對朱允炆忠心耿耿,二人化名為丁大、丁二,避禍於寺中。朱棣篡位已半月,一日,他召見兩朝重臣,自己幼時夥伴陳迪,請他出山做官,企圖以他顯赫身份影響前朝重臣對自己伏首稱臣,無奈,陳迪懇請朱棣念少時情誼,準許他做布衣市民。朱棣大怒,但對陳一時無可奈何。錦衣衛呂公公奉朱棣之命抓緊追查朱允炆,到處濫殺無辜,百姓叫苦連天。
第11集
陳迪不肯服朱棣,終被下入大獄。朱棣下令將陳的兩個兒子處死,將鼻子耳朵割下炒熟逼陳吞下,陳寧死不屈,怒擴暴君,被割去手足,朱棣再請方孝儒出任重職,被方拒絕,亦被處絞刑。朱允炆流落市井,見到正被示眾的方孝儒屍體,終有所醒悟,意識到自己讓出皇位以保全百官性命實在愚腐,決心向朱棣報仇,丁寧見朱允炆決心已定,激動不已,交出自己偷出皇宮藏於密林的玉璽,兩人至一村鎮,結識江湖藝人老華及華大柱師徒二人。
第12集
朱允炆、丁寧暫借華家棲身,與老華、華大柱初建情誼,前朝宮中樂坊教習沈玉娘及荷花也流落到此地多年,生活十分艱難,荷花當年在宮中自殺未遂後,一直半瘋半傻,沈玉娘靠在酒樓中賣唱維生,老華暗中傾慕沈玉娘,一直保護和接濟她和荷花。沈玉娘心中十分感激老華,但又有難言之隱,只能盼望荷花早日清醒。一日,當地豪紳宴請新到任的聞知府,沈玉娘受僱前往奏樂助興,當與聞知府四目相對時,二人均吃驚不已。
第13集
原來,沈玉娘與聞知府聞乃慶為少時情人,二人曾生有一女,聞至今仍保留著沈玉娘的頭髮,對其感情未改初衷。但沈玉娘對聞早已不念舊情。一日,沈玉娘為感激老華師徒,邀請師徒及丁大丁二來家中作客,朱允炆終於和荷花見面,荷花半呆半傻,無動於衷,而朱允炆則激動不已,終於昏過去。華大柱自從見到荷花,不由墮入情網,經常守在荷花左右,為博荷花一笑費盡心機。
第14集
朱允炆與丁寧準備儘快赴南方搬救兵復王位,但覺察周圍確有人一直暗中監視,且華家師徒亦十分謹慎,一直未得成行。朱又約請沈玉娘安排荷花與自己一敘,沈玉娘忍不住敘說荷花遭遇:荷花自與朱允炆分手後,多次收到鴿子傳來的信,每次荷花都激動不已,朱棣篡位,宮中起火時,荷花曾冒死沖入宮中相救,後聽說建文皇帝以身殉職,命喪火中,荷花不禁悲傷,當場昏死,從此神志不清。
第15集
老華之徒華大柱對荷花鐘情已久,一心盼望自己有朝一日出人頭地,飛黃騰達,和荷花共享榮華。朱允炆得知此情,十分為難,華大柱多次救自己性命,自己又一直愧對荷花,漸生成全二人之心。沈玉娘再次拒絕聞乃慶的追求,聞不甘心,派手下將沈抓入府中,欲施非禮,被老華救出,聞乃慶氣急敗壞,抓荷花回聞府,朱允炆氣憤不已,前往質問,被老華、丁寧強行阻止。
第16集
沈玉娘前往聞府救荷花,聞乃慶發自真情疼愛荷花,提議收養荷花,玉娘不從,反被軟禁。一日,聞乃慶醉酒,對荷花施暴,玉娘悲憤異常,用剪刀刺傷聞乃慶,承認自己與聞原是荷花生身父母。經此事變,荷花漸漸清醒,沈玉娘亦向女兒敘說身世,此時,聞乃慶已幡然悔過,來尋妻兒,荷花好言相勸,拒絕生父的銀兩,只願恩怨兩銷,聞乃慶悔恨交加,自此辭官而去,再無音訊。
第17集
荷花清醒後,朱允炆與荷花終於相認,但人間蒼桑,今非昔比,兩人再無孩童時期的樂趣,所存的僅是沉重的感情枷鎖。沈玉娘一生坎坷,經此磨難,身體染疾,日漸病重,此時方向老華吐露真情,表示自己病好後一定嫁給老華,共渡餘生,並告他朱允炆乃建文皇帝,囑託他一定要護送遜帝去南方。並留信給荷花,勸女兒:寵辱不驚,看花開花落,去留隨意,任雲捲雲舒。事罷,玉娘氣絕身亡,老華傷心不已,為遂玉娘心愿,他向朱允炆表明心跡,誓死追隨,生死不惜。
第18集
對沈玉娘母女身世,丁大丁二真實身份,華大柱全然不知,執意追求荷花,老華無奈,與朱允炆商議,成全這門親事,荷花得知此事,徹夜未眠,找朱允炆商議,沒想到朱感情全無,一派世俗之氣,為感謝老華師徒救命之恩,竟同意這門親事,並勸荷花,從此不要再對自己寄託希望,荷花失望之餘,婉言拒絕華大柱的愛情。此時,朱允炆無意中發現皇后玉潔的影蹤,原來,皇太后與皇后德妃玉潔實際上均未死於宮中大火,太后與德妃幾經磨難,逃出宮中,流落民間。
第19集
荷花經歷一系列劇變,對朱允炆仍心存真摯的愛情。她找到少時好友,勸他遠離塵世,願和他遠赴海角天涯,度此殘生。勸說之中,華大柱發現二人私情,妒火中燒,對朱允炆大打出手,被老華制止,待華大柱得知朱與荷花乃一對少時情人,忠心道歉,勸說二人做一對貧賤夫妻。朱允炆與丁寧尾隨玉潔,終於與日夜思念的祖母相聚,得知歷經險惡,仍堅強地生活下去,無比激動,也萬分感激不畏艱辛照顧祖母的玉潔。
第20集
朱允炆一再推遲南行日期,見老華懷疑,只得將發現皇太后與德妃之事相告,荷花此時也發現真情,只得悄然離去,要去酒樓唱曲為生,朱允炆深知荷花心存怨恨,卻也無奈。老祖母已至垂暮之年,且身體極度衰弱,她勸朱允炆從速逃脫劫難,奪回王位,成就大事,為朱家百姓造福,言罷無疾而終。
第21集
朱允炆、丁寧、老華一行安葬祖母后,德妃玉潔已了此心愿,毅然出家,削髮為尼,朱允炆此番與皇后相遇,感激她歷經苦難、照顧祖母、心生真情,再聚再散,不由感慨不已,荷花亦留下一信,勸眾人勿再尋找,自己願浪跡天涯,終此一生。老華找到舊時好友,當今俠士共助建文皇帝復位,行期在即,華大柱卻巧遇一鏢師,一再追隨,願拜師為徒,此鏢師原來正是錦衣衛呂培元呂公公,他已發覺朱允炆一夥行蹤。
第22集
老華及眾英雄護送朱允炆南行,中遇呂公公設計埋伏追殺,眾英雄傷勢大半,朱允炆不忍坐視,捨身跳崖,丁寧、老華見大勢已去,也跳崖殉死。朱允炆漸漸甦醒,喚醒丁寧,忍痛安葬老華等眾英雄,華大柱一直追隨呂公公,呂培元從未看重這一江湖少年,幾番加害於他,均因陰差陽錯被他逃脫,只得收留。華大柱隨呂公公進京,得知鏢師乃朝中重臣。
第23集
呂培元深得朱棣信任,但與朝中重臣、宰相紀剛不和,二人勾心鬥角,爭相巴結朱棣,華大柱被派往錦衣衛習武。日漸得勢,能隨呂公公進宮為皇帝醫病。朱允炆丁寧二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到達嶺南,被朱元璋九子、慕王朱梓救下,並與慕王之女鳳凰公主邂逅相遇。
第24集
慕王收留朱允炆,愛護有加,並告他天下人皆知建文帝有德,朱棣篡位天下不服,願助他復位,公主不知朱允炆真實身份,只知是母親娘家的表兄,且見他一表人才,談吐優雅,漸生愛情。此時,鳳凰公主已經朱棣作主提親,即將出嫁朝廷重臣紀剛之子,但公主不為權貴所累,為"丁大"已有悔親之意。公主與"丁大"散步時,偶然發現荷花行蹤,原來,荷花此時已化名為蓮蓬,在慕王府中教習奏樂,公主舉行宴會,宴請丁大丁二兄弟。席間,朱允炆與荷花再次重逢。
第25集
荷花與朱允炆相知相遇,互吐愛慕之情,荷花勸朱從此退出塵世,與已遠赴窮鄉僻壤了此殘生。朱允炆雖一口答應,但內心十分矛盾,他既渴望荷花的愛情,又急於奪回王位,為無數忠臣昭雪,為無辜百官復仇,為天下百姓討回公道。荷花見他如此為難,也不動聲色再次拒絕了他的追求。鳳凰公主與紀剛公子大婚在即,公主終於忍不住感情的煎熬,向父王提出悔婚,慕王大怒,下令將公主關入大牢,後又囿於父女之情,托荷花勸說公主回心轉意。
第26集
慕王朱梓終於心回意轉,同意女兒悔婚。朱棣聞之大怒,召見九弟要其秉告實情。原來,慕王治理嶺南有方,天下聞名,朱棣早有削藩之意,慕王悔婚,正好有機可乘。果然,紀剛手下查明鳳凰公主毀婚實情,慕王父女犯有欺君之罪,朱棣剛要發作,不料呂公公出面阻止,並告紀剛陷害忠良,原來呂培元已察明朱允炆下落,已密令華大柱隻身赴嶺南生擒建文遜帝。朱棣聞訊大喜,親授上方寶劍給華大柱,要他務必抓住朱允炆,以除後患。
第27集
慕王回到嶺南,覺察到形勢危機,勸朱允炆早加定奪,朱感慨萬分,已知再無退路,正式請慕王扶助,奪回王位。此時慕王手下有40萬大軍,且有大批前明教教徒及天下仁義之士,盡占天時地利人和,二人商定,擇日起事,為朱家及天下人討回公道。此時,錦衣衛俠士華大柱悄然到慕王府。
第28集
華大柱為密查建文遜帝行蹤,偶然與"丁大"相聚,二人萬分高興,各敘別後之情。此時,華大柱仍不知眼前丁大即為遜帝,而朱允炆也不知華大柱已今非昔比,負有當今皇帝的密令。朱允炆見華大柱仍苦苦思戀荷花,不由感動,安排二人相見,而華大柱則責怪丁大缺少情義,有負荷花一片深情,朱允炆有口難辯,無法說明真情,只得一再拜託華大柱日後照顧荷花。
第29集
鳳凰公主退婚後,終於吐露了自己愛慕丁大表兄的真情,朱允炆聞之不知所措,慕王朱梓得知不由大怒,將她關入大牢,並告她,丁大真姓朱,與朱家同祖同宗。公主聞後羞愧交加,又因不早知實情,更加委曲,心中不服。華大柱無意間覺察自己所熟悉的丁大即是朱允炆--建文遜帝,吃驚不已。
第30集
華大柱猶豫再三,終於不顧兄弟情義,有負朱允炆信任,隻身將其擒拿回京。路上,朱允炆非但不責怪他,反面慷慨赴死,待朱允炆引華大柱拜祭老華之墓時,華大柱終於悔悟,毅然送朱允炆返慕王府,助其起兵。鳳凰公主遭此事變,感情深受刺激,不忍煎熬,自殺身亡。當夜,慕王府里刺客蜂擁而至,華大柱挺身而出,為保朱允炆,手刃刺客,奮勇戰死。朱允炆死裡逃生,深受震動,想到老華,華大柱師徒為自己做出犧牲,終於徹底醒悟,在北上誓師之日,朱允炆告別荷花與好友丁寧,嚮慕王朱梓及眾多義士好漢三拜之後,飄然而而去,從此再無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