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這一年,北宋帝國覆滅,南宋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宣告誕生。
中國人陷入長達十餘年的兵凶戰亂、血雨腥風之中。
《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是旅美學者李亞平先生的成名作。全書聚焦大宋王朝,以6位歷史人物為綱——太祖趙匡胤、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王安石、童貫、岳飛,描繪出帝國政界的形勢與人事的圖譜……
作者簡介
李亞平,歷史學者。畢業於人民大學,曾任某傳媒集團副總裁,後致力於獨立寫作。2005年,推出首部史學著作《帝國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實錄》,產生了很大影響。繼而撰寫《大明王朝紀事》、《前清秘史》。與導演尤小剛合作的紀錄片《前清秘史》榮獲國際紀錄片大獎,著名清史專家戴逸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
圖書目錄
楔子
好漢趙匡胤的“臥榻”情結
都是王安石惹的禍
宋徽宗的浪漫生活
童貫:閹割過的王爺不孤獨
趙構:騎泥馬渡江的皇帝
岳飛必須死
尾聲
後記
後記
幾年前,在清東陵的乾隆墓與慈禧墓,我曾經大受刺激。是日,正值沙塵暴,古人叫大風霾。從他們的墳里鑽出來時,心情灰惡至極。4000年來,我們不知為帝王們造了多少如此美輪美奐的墳墓,假如有人能夠算出一共花了多少銀子的話,一定是個能嚇死人的、真正的天文數字。據說,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盜墓賊孫殿英,在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墳里,不算毀掉的古籍善本、珍罕字畫,僅僅盜走的陪葬品,價值就在2億5千萬兩白銀以上,用購買力折算,差不多將近今天的500億人民幣。這還沒有計算墳墓的造價之類。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一輩子一輩子乾過的事兒。從來沒聽什麼人問過:這叫什麼事兒呀?
一個家庭里,家長的氣質教養、能力性格、為人處世,對於這個家庭是否幸福的關係極重。清貧之家和睦幸福的,大有人在;富裕家庭亂七八糟的,更不罕見。究其原因,蓋出於此。由此想到,一個單位里,一二把手的氣質教養、能力性格、為人處世,對於這個單位是否興旺發達的關係極重,很少聽說一個單位的一二把手狗屎倒灶,該單位的員工還會特別有團隊精神的。由此想到,一個國家裡,恐怕不能說歷史就是人民創造的,和皇帝宰相們沒有關係。尤其是中國,誰都知道皇帝宰相意味著什麼,誰都知道他老人家根本就是我們的天地神靈,誰都知道他比我們的親娘老子管的可要寬多了。連七品芝麻官都被滅門的縣太爺,更遑論皇帝宰相。既然如此,要想弄清楚中國歷史上那些迴腸盪氣、一唱三嘆、跌宕起伏、長歌當哭的事兒,只弄明白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可能還不太夠,說不定雲裡霧裡的反倒更糊塗。好些東西,從人的角度想一想,把人當成人琢磨一下。說不定很快就明白了。
於是,就寫了這本書。
為什麼挑這一段歷史下手?僅僅因為有一個人的死,從會看小人書的時候就開始折磨我。不用說大家也能知道,這個人是岳飛。
我沒受過正規的史學訓練,可能有不少錯誤讓方家笑話。好在有一點我心裡有數:任何一件史實,包括稍微重要一點的人物對話,我都可以告訴你在古、現代文獻資料中的出處。
寫作過程中,曾經有我的同事和我珍視的朋友聽過一些片斷。我想告訴你們,你們曾經給予的讚美和鼓勵,對於我極其重要。我時常懷著感恩之心回想起來。謝謝。
書法家朱岩先生慷慨賜字,為本書題寫章目及書法作品。我惶惑於本書配不上先生的墨寶,只能再次深致謝忱。
吳思是我的大學同學。在寢室下圍棋,我們互有勝負,心裡很安慰,覺得智商還不太差。畢業幾年再碰面時,居然在圍棋盤上幾乎沒有了還手之力。又過幾年,回到一個城市裡,他突然搡給我一本書,名叫《潛規則——中國歷史的真實遊戲》,吳思著。一口氣讀下來,感覺是服了,比在圍棋盤上沒活出幾顆棋時的感覺徹底多了。隨後問他,可否報考他的研究生,他斜我一眼,相當得意地說了句:“別扯淡了。”事實上,本書是在他的刺激下寫出來的,需要感謝他亦兄亦弟亦師亦友的海闊天空。
吳雨初是另一位亦師亦友亦兄的人物。在他面前,我不太敢造次。當他邊聽著我談本書寫作計畫,邊以不算大的眼睛笑眯眯地盯著我看時,讓我的自我感覺變得奇好。我必須承認,他以相當特殊的方式對本書作者的幫助與鼓勵,令人難忘。
朱明德則是多年的兄弟。我的5年西藏生活,就是以到拉薩後第一天就與他同居一室開始的。當他對本書表示出淡淡的興趣時,我的感覺是,必須快點寫好,讓這個歷史系出身的人長點見識。
聽林宏的批評是一件令人極其憤慨的事情。過後仔細想來,不能不承認,他推過來的一堆垃圾,的確存在於本書的原稿中。這是我老老實實再三修改書稿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此,即便有表示感謝的意思,也相當勉強。責任顯然應該到他身上去找。
感謝我的妻子和女兒,她們毫無抱怨地與我一同承受了辭職後的所有風險,毫無抱怨地接受了我極其乏味、晝夜顛倒的寫作習慣。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感激之情。
最後,我想對讀者朋友們說的是:你們如果喜歡這本書,我會極其開心;要是不喜歡的話,那么來吧,我將鎮定地站在這兒,等著你扔來的磚頭。
2004年4月28日凌晨於北京
序言
公元1127年,即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
這一年,北宋帝國覆滅,南宋帝國在風雨飄搖中宣告誕生。
中國人陷入長達十餘年的兵凶戰亂、血雨腥風之中。
先是頭年底,帝國首都汴京(又稱汴梁,即今日開封)淪陷敵手;進入正月,金國騎兵將首都的金銀寶貨、文玩古物、儀仗圖籍搜羅一空;二月,金人立原來的帝國宰相張邦昌為大楚皇帝;三、四月間,我們帝國的兩位皇帝——當了一年多太上皇的宋徽宗趙佶,和他的大兒子、只當了一年多皇帝的宋欽宗趙桓——全部成為大金騎兵俘虜,被擄掠到了金國。一同被掠去的還有在汴京的皇家宗室、妃嬪宮女、文武百官、工匠藝伎等14000多人。北宋帝國就此滅亡。
這是中國人從未遭遇過的恥辱。
從此,“靖康之恥”刀子般刻進了中國人的記憶。
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趙構僥倖脫身,旋即逃往南京,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當年五月一日,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南宋帝國,改年號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當時趙構剛滿21歲,他成了大宋帝國的第十位皇帝,也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史稱宋高宗。
這一年,本書所涉及的人物,情況各不相同。他們當中,有一些被認為需要對本年發生的一切負責,有些則被本年度發生的一切改變了命運,這種改變有時表現得相當徹底。
遂成為令人無法釋懷的帝國政界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