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里·布贊,1940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成長於加拿大,後又返回英國求學,以後一直在英國工作和生活,具有加拿大和英國雙重國籍。他於1968年畢業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獲學士學位,繼續攻讀碩士學位但中途放棄;1973年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獲博士學位。歷任華威大學教授、日本國際大學訪問教授、威斯敏斯特大學(1996年)教授,後移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教授(2003年至今) 。他同時也是吉林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榮譽教授,以及丹麥哥本哈根和平研究所(Copenhagen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COPRI)項目中心主任。曾任英國國際研究協會主席(1988-1990);(北美)國際研究協會副主席(1993-1994年)。1999年以來一直擔任重建國際關係英國學派項目的主要協調人;2004年任《歐洲國際關係雜誌》編輯。
1996年時,布贊等人的批評者馬克斯威尼(Mcsweeney)、紐曼(Neumann)等人開始用“哥本哈根學派”稱呼等以哥本哈根和平與衝突研究所為中心、居住在北歐的研究者,沒想到,“哥本哈根學派” 卻由此成為國際關係學界的一個專用名詞,並使布贊等人為更多人所熟知。
而作為英國學派承上啟下的學術代表,布贊既繼承吸收了其前輩懷特與布爾等人的國際社會思想,又沒有墨守成規、全盤接納。他在敏感的把握理論與時代發展的脈搏基礎之上,對其進行了再發展。儘管他的這種努力還存在著某種形式的缺陷,無法解決國際社會理論的所有問題,但這足以使英國學派獲得新生:他對國際社會核心思想的再闡釋使得英國學派的核心命題更加完整,更加清晰,內涵更加深刻;對英國學派未來研究議題的再認識,使得國際社會理論進一步擺脫了歐洲中心主義與歷史主義的束縛,其視野也更加開闊,更加貼進國際關係發展的現實,而且其發展的方向也更加明確;對國際社會的價值取向及其主要制度的深入挖掘,則更是統一了英國學派的理論範式,凸顯了它的理論特色。從整體上看,布贊的國際社會思想既有對自身理論的深刻反思與超越,也有堅持與發展。正是在這種反思與超越、堅持與發展中,英國學派實現了自我突破,傲然屹立於國際關係理論之林。
著作
《人民、國家和恐懼:國際關係中的國家安全難題》(1983年第一版,1991年第二版)
《無政府狀態邏輯:從新現實主義到結構現實主義》(1993年,與查爾斯·瓊斯、理察·利特爾合著)
《安全:一種分析的新框架》(1998年,與奧利·維弗和雅普·德·王爾德合著)
《世界歷史中的國際體系:重建國際關係研究》(2000年,與理察·利特爾合著)
《地區與權力:國際安全的結構》(2003年,合著)
《從國際社會到世界社會:英國學派理論與全球化的社會結構》(2004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