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簡介
該村相傳一三七年(洪武二年)由巴景威自山西洪桐縣遷來。
村莊建設
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為村教育、衛生、計畫生育和社會福利等項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投資69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聯辦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投資55多萬元建起了集學習、娛樂、辦公為一體的文化中心;投資102多萬元修建了地溝和寬闊的街道,免費為全村加入了合作醫療,9年未向民眾收取任何費用,13年無治安、刑事案件發生。
所獲榮譽
由於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以及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艱苦努力,使該村獲得了縣、鄉級先進黨支部、村委會;市級小康文明村;市級衛生村;市級文明信用村等許多榮譽稱號。
組織機構
該村有完善、系統、規範的組織機構,黨支部由書記巴才昌、副書記巴樹民、委員巴華林、巴登鳳四人組成。支部每月三次支部會,一次全體黨員會,主要研究討論如何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如何協助村委會做好全村的日常工作。
村內重大事項都有黨支部與村委會及村民代表共同討論公決,村民代表大會代表由22名代表組成,負責監督支部、村委會的日常工作情況。村民理財小組組長巴樹傑,成員有巴維懷、巴希華。全村以六大組織為主體,統力主持全村的各項工作。
由於組織得力,領導班子有實力,使得全村工作井然有序。該村村務常年公開。根據本村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村規民約,主要涉及社會治安、消防安全、村風民俗、鄰里關係、婚姻家庭等諸多方面。尤其是村裡的項目投資、計畫生育等重大事項都與村民代表商議討論,並張榜公示。特別是對財務收支、債權、債務每月都向村民張榜公示一次,增強了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