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論

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論的核心內容巴朗斯基認為,經濟利益是地理分工發展的動力。 巴朗斯基對運輸和關稅在地理分工中的作用,作了精闢的分析。 他首次在蘇聯提出:經濟地理學是地理科學分支中的一門社會經濟學科,強調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

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論的核心內容

巴朗斯基認為,經濟利益是地理分工發展的動力。但是,他沿襲了斯密的絕對優勢說,認為區域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基礎就是兩個地方勞動生產率或生產成本的絕對差異。這當然比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說和約翰·穆勒的相互需求理論後退了一步,比H-O理論更顯得膚淺些。巴朗斯基過於古典的地理分工論,在其經濟動力方面,不僅對當代國際分工的現象無法解釋,就是蘇聯內部地區分工與專業化的現實,也不一定完全符合這種絕對的經濟利益。蘇聯十月革命後在東部地區興建了大批工業基地,如單純追求生產成本的對比,就成為不合理的了。蘇聯學者一般用民族原則和開發落後地區原則來補充這種經濟利益原則(生產接近原料產地和消費區),這就降低了社會主義生產力布局經濟學的理論高度。然而,應該指出,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公式是正確的,巴朗斯基以cv表示商品在銷售地的價格,cp表示商品在生產地的價格,t表示運費,就得到以下公式:
cv > cp + t
這一差額,成為實現地理分工的必要前提,從微觀分析來看,這既符合李嘉圖或H-O理論,也是古典勞動分工理論的基本原則。
巴朗斯基對運輸和關稅在地理分工中的作用,作了精闢的分析。交通運輸技術改善引起了運費下降,擴大了地理分工的廣度與深度。而因地理分工獲得的利益,又使更多的資本和勞動力投入交通事業。在迅速工業化的國家和地區,交通運輸業的固定資產價值往往具有相當規模,有時(如美國在20年代初)甚至超過了工業固定資產的比重。關稅是干涉地理分工的超經濟因素。由於增加了上述不等式的後一部分,地理分工的規模必然會相應減小。地理分工的發展意味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關稅則成為這種提高的阻力。但是,一般地反對保護關稅,對落後國家特別不利,因為較先進國家的競爭使較落後的國家的經濟發展潛力無法由可能性變為現實。

巴朗斯基簡介

巴朗斯基,蘇聯經濟地理學家。生於1881年,卒於1963年。1914年畢業於莫斯科商業學院。早年從事革命活動,曾任莫斯科大學教授、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全蘇地理學會莫斯科分會副主席及《地理學問題》雜誌主編。蘇聯經濟地理學區域學派的倡導者和代表人物。在經濟地理學理論方法、國家及區域經濟地理、經濟地圖學、城市地理學及地理教學等方面均有較大貢獻。他首次在蘇聯提出:經濟地理學是地理科學分支中的一門社會經濟學科,強調自然地理與經濟地理的相互聯繫、相互滲透。認為經濟地理學應研究與社會歷史聯繫在一起的社會勞動地域分工(地理分工)的形式、特點、變化和結果。他一貫重視國家和地區的綜合研究,重視實地調查,提出經濟地理研究應實行統計資料、野外考察與地圖等文獻資料相結合。他制定的國家和區域的經濟地理描述體系,對蘇聯和其它國家有深遠影響。一生重視地理教學,編寫了《蘇聯經濟地理》八年級教科書,自1935~1950年共出16版。主要著作有:《蘇聯經濟地理——國家計委制定的各州區概述》、《美國經濟地理》、《學校經濟地理教學法概論》、《經濟地理學—經濟地圖學》、《經濟地圖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