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內容
睡眠和條件反射過程中其他內抑制相同,包括消退抑制、延緩抑制、條件抑制和分化抑制等,諸種內抑制不僅與睡眠可以相互轉化和替代,這些抑制的總和也可以導致睡眠。
睡眠和內抑制有同樣的發展和運動規律,即擴散與集中和相互誘導的規律。小孩在入睡前常出現興奮增強期,表現為哭鬧不止,即為睡眠抑制正誘導現象。
睡眠和內抑制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內抑制是在覺醒狀態下,個別皮層細胞群的睡眠是分散的、局部的抑制過程;睡眠則是廣大皮層區、皮層下腦結構直至中腦的廣泛性抑制過程。睡眠時不能保持直立的姿勢,肌肉張力大大降低,說明抑制過程波及到中腦以下運動系統的功能。
睡眠抑制在腦內並不均勻,常常存在某些易興奮點在警衛著睡眠,哺乳期的母親在熟睡中不能為雷鳴般巨大聲響所喚醒,卻極易因嬰兒的啼哭聲所喚醒。睡眠中腦抑制的不均勻性還成為夢的基礎。在廣泛抑制的背景上,某些腦細胞群擺脫抑制而興奮起來,產生了夢的現象。
夢的內容可以反映出內外環境刺激因素的性質,睡眠時身體不舒適或心肺功能不暢,常出現惡夢;膀胱充盈常有到處尋找廁所的夢境等。
在巴普洛夫反而睡眠理論中,不僅闡明了睡眠的本質、睡眠的起源和一些常見的睡眠現象,如夢的生理基礎,還揭示了從清醒到睡眠之間的催眠相,並以此為根據,解釋了許多種神經病的病理機制,還提出了睡眠的保護性醫療作用 。
相關理論
睡眠相理論:
巴普洛夫在其睡眠理論之後,又研究了從清醒到睡眠過程的發展階段,提出了睡眠相理論。
在正常清醒狀態下,條件反射的強弱與刺激強度間存在著一定的關係;但從清醒到睡眠的過渡期內,這種強度關係發生了變化。根據強度關係的不同,巴甫洛夫將催眠相分為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和抑制相等5個時相。
強刺激引出強反應,弱刺激引出弱反應,陰性刺激不引起反應,這是正常相的強度規律;強刺激和弱刺激引出同樣的反應,陰性刺激不引起反應是均等相的強度規律;在反常相中,強刺激引出弱反應,弱刺激引出強反應,陰性刺激不引起反應;在超反常相中,無論是強刺激還是弱刺激均不引起反應,相反,陰性刺激卻引起反應}最後,在抑制相中各種刺激均不引起機體的反應,機體進入完全睡眠狀態。
正常人的睡眠過程,從正常相到抑制相的各催眠相發展是很快的,有些催眠相很難觀察到,特別是從睡眠到清醒的過渡時,催眠相更難以觀察。但是,在許多病理條件下,大腦停滯在某一催眠相可達數月或數年之久。例如,精神分裂症緊張狀態的病人存在著違拗症狀,讓其伸手而縮回,反之讓其縮回手則伸出,類似於超反常相。
理論評價
巴甫洛夫的睡眠理論形成於20世紀初,雖然他天才地概括出睡眠發展過程中腦的巨觀生理機制,並解釋了許多與睡眠有關的日常性和病理性現象。然而,由於歷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從神經細胞水平上和分子水平上進一步揭露睡眠的本質。1950年代確立的現代神經生理學,用電生理技術揭露了在睡眠起源中皮層下腦幹網狀結構的重要作用,使人類對睡眠與覺醒機制的認識前進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