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歷
因縣域最高山峰巴山(今稱相山)得名。
歷史沿革
巴山鎮始建於唐朝大曆五年(公元770年),是贛東大地的一座古邑,元代著名學者虞集和明朝萬曆年間禮部尚書吳道南的家鄉。
巴山設鎮始於唐代廣德二年(764),為縣署所在地;明代中葉築南、北兩城城垣,南城為民城,北城為官城;清代設里制,分東耆、西耆、北耆三里;民國前期沿襲清制,民國二十年(1931)推保甲制,設區署,巴山鎮為第一區;1940年撤區設鎮,分為橋北、橋南兩鎮,1944年又合併為巴山鎮;1949年前屬縣一區,仍分官城、民城;1949年7月改名城關鎮,1952年改城關鎮為城關區;1953年復為巴山鎮;1958年10月成立城關人民公社,轄寶水、巴山、石莊、樂豐、橋北、永勝、和平、羅梘、寶塔、文溪、小港等11個大隊;1961年改稱巴山鎮人民公社,1966年8月更名為紅旗鎮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復名巴山鎮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鄉,仍設巴山鎮;2001年10月,撤原沙堤鄉、郊西鄉併入巴山鎮;2010年7月,原永勝機械廠、江西第一木材廠社區併入巴山鎮。
政區劃分
全鎮方圓170平方公里,鎮區(縣城)面積13.5平方公里,下轄19個村委會,8個居委會,現有人口12.37萬人,其中鎮區(縣城)人口8.9萬人,
2011年轄中山、勝利、中山、西路、道南、新街、黃家、城北、一木、永勝10個居民委員會,寶水、巴山、東門、躍進、光明、永紅、圩里、羅梘、洋州、中分、宣華、劉渡、開發、樂豐、羅溪、何家、竹山、永勝、里坊19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6個居民小組、201個村民小組。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13.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萬人,城鎮化率73.2%。另有流動人口1.65萬人。總人口中,男性6.52萬人,占48.1%;女性7.06萬人,占51.9%;均為漢族江右民系。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7‰。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5.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7千米,總面積197 平方千米。其中陸地172平方千米,占77%;山地面積96.6平方千米,其中林地56.6平方千米,森林覆蓋率達58.6%,水域25平方千米,占12.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90人。
地理氣候
位於崇仁縣中部,東經116°3′,北緯274°5′,丘陵地貌,紅壤和黃壤土地,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年平均溫度為攝氏17-18℃,平均無霜期為266天,降水充沛,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耕地面積3.181萬畝,山林面積11萬畝。 地處相山向北豁口開闊地,地勢相對平坦,屬平原,有少量低丘;平均海拔72米。
交通
巴山鎮交通便利,地處撫州市半小時經濟圈,撫八公路、向樂鐵路貫穿全境;物產豐富,盛產香甜爽口的毛板栗、富含胺基酸的油茶,是“中國麻雞之鄉”的原產地。
氣候
屬亞熱帶溫濕氣候,相對濕度83%。多年平均氣溫17.7℃,1月平均氣溫5℃,極端最低氣溫-0.8℃(2008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9.6℃,極端最高氣溫42.1℃(2008年8月22日)。生長期年平均290天,無霜期年平均298天,最長達310天,最短為26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75.6 小時 ,年總輻射2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1天(一般為1月19日~次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2239.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91天,最多達117天(2009年),降雨集中在每年3月至7月,5月最多。
水文
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崇仁河,從西至東流經境內羅溪、劉渡,長25.5千米,流域面積2.2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0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等。水災災害年均發生多次,主要發生在5月至7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2010年6月19日沿河地區。受災人口39460,轉移人口7610,直接損失8億多元。
經濟發展
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調整農業,最佳化工業,發展第三產業”的工作思路,一手抓特色農業,一手抓訂單農業;一手抓企業轉制,發展個私經濟,一手抓招商引資,夯實工業基礎;一手抓鎮域經濟發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全鎮充分發揮地域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鎮建立了以縣城為中心的3000畝蔬菜生產基地,800畝田藕生產基地和2000畝的果業開發基地。利用平緩荒山草坡散養麻雞800餘萬羽,建立了集孵化、養殖、加工的麻雞生產銷售一條龍體系。逐步形成了蔬菜種植村、麻雞養殖村等一村一特、一村一品格局。同時鎮黨委、政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訂單農業,不斷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全鎮引進外資建立了8個苗木花卉生產基地,採取“公司+農戶”生產經營模式。200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40元。
在做大做強工業蛋糕工作中,鎮黨委、政府一方面加大企業轉制力度,盤活閒置資源,同時不斷最佳化生產經營環境,制訂扶持政策,積極鼓勵業內人士辦廠搞實體,促進個私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改善和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制訂優惠的引資政策,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幾年來,全鎮引進外資6000餘萬元,創辦了亞珀變電設備有限公司、贛電互感器廠、江西特種變壓器廠、江西益華電器廠等,逐步建成了以變壓器、減震器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全鎮有企業20餘家,其中外資企業6家,2004年工業總產值2.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171.3萬元。
2006年巴山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7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1586.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80元。
2007年實現企業銷售收入34195萬元,比上年增長58.4%,主要集中在招商引資項目、機電、機制磚廠銷售收入比上年均有較大增長;2007年完成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入640萬元,主要有明正新建廠房一棟及設備,四分廠新增一條生產線,益華新增一套設備。2007年新上企業5家,分別是福興建材廠、崇仁縣華電電氣廠、恆康紙品廠、江西穗豐鉗剪、明正變電設備有限公司。
2009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7.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4073萬元。
2017年,巴山鎮實現國民生產總值47.2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完成財政收入10436萬元,比上年下降17.6 %,其中:國稅完成2746萬元,增長13.4%,地稅完成5662萬元,下降19.7%,財口完成2028萬元,下降36.5%;農民人均純收入13497元,比上年增長9.2%;巴山鎮鎮域範圍內城區棚戶區改造、寶水新區海綿城市等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7.12億元。
農業
耕地面積3.8萬畝,人均0.97畝;林地面積10.9萬畝。是(國家/省級)重要的麻雞、大棚疏菜生產基地。農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4.5億元,比上年增加20%,占GDP的比重27%。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0779噸,人均799千克,其中水稻29371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大豆、紅薯等。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0.09萬畝,產量110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1908噸,其中花生643噸;蔬菜種植面積3.2萬畝,產量33585噸。
畜牧業以麻雞、生豬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4.3萬頭,年末存欄1.4萬頭;牛飼養量0.1萬頭,年末存欄0.08萬頭;家禽飼養量2708萬羽,上市家禽2124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3682噸,其中豬肉2371噸,牛肉63噸,禽蛋1807噸,畜牧業總產值2.7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0%。
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2.26萬畝,其中防護林8200畝,經濟林12000畝,竹林12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0.42萬株,林木覆蓋率56.6%。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0.68萬畝,產量1700噸,主要品種有桔子,其中桔子1200噸。
漁業以水庫、魚塘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淡水水面22平方千米。2011年,人工水庫養面積2052公頃,產量7400噸;魚塘養殖面積148公頃,產量534噸;水產品總產量2000噸;漁業總產值0.3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8%。
2011年,擁有大型農業機械0.39萬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5700元。
工業
是崇仁縣重要的工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機電、成品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重點規劃了機電產業園、永康工業園、盛世創業園等產業集群。工業總產值2011年達到7.9億元,比上年增加11%,占GDP的比重17%。
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0.48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 7.9 億元,比上年增加1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 3家,被列入國家(省級)電力業 500 強。工業園區 1 個,省級1個。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3256個,職工8942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7億元,比上年增加13.7%;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3億元,比上年增加9.3%。
財政金融
2011年財政總收入7300萬元,比上年增加1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400萬元,比上年增加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30萬元,增值稅1900萬元,企業所得稅270萬元,個人所得稅3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9%、16%、11%、12%。人均財政收入6100元,比上年增加12%。
社會事業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文化藝術團體4個,會員156個,其中團體會員86個,個人會員7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儺舞、人生……;各類藝術表演團體2個,演職人員45人,劇院(場)1座,座位600個,每萬人擁有0.2個,年演出120場次,觀眾達7.2萬人次;電影公司1個,電影放映單位1個,電影院1座,座位600個,每萬人擁有0.2個,年放映24場次,觀眾達12000人次;文化館(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1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藏書3.5萬冊;檔案館1個,建築面積480平方米。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所)6所,在園幼兒4887人,專任教師93人;國小19所,在校生6556人,專任教師40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1055人,專任教師60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5%。
2011年教育經費達170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0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0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9.7%、11%、9%。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7%,比上年地提高了4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衛生院1所;病床36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45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 59人,其中執業醫師4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6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註冊護士0.1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萬人次,住院手術1470台次,出院病人2.3萬人次。
2011年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4/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6萬人,參保率98%;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69.5歲,其中男性68歲,女性71歲;孕產婦死亡率2/10萬,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2‰、1‰、1.5‰。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03戶,人數6542人,支出1587.5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202元,比上年增長7.5%;城市醫療救助2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542人次,共支出65.4萬元,比上年增長8%;2004年8月,接收三峽移民428人,分布在6個安置點。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78戶,人數1089人,支出118萬元,比上年增長7%,月人均108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9人,支出3.42萬元,比上年增長8%;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7人,支出18.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醫療救助18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87人次,共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9%;農村臨時救濟460人次,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1%。
社會福利費23.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社會服務單位1個,床位90張,其中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79張,社區服務床位80張,社區服務設施1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0個,社區服務站10個。組織9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6.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0.21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0.12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6.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0.2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13萬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0.10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52萬人。
人文發展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鎮黨委、政府注重為民辦實事,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幾年來先後爭取立項資金80餘萬元,興建了巴山鎮第四國小教學樓,籌資400餘萬元硬化了鎮村公路,籌資120餘萬元興建了巴山鎮敬老院,籌資80餘萬元解決了各小街小巷髒亂差的面貌,同時深入開展創評“文明樓院”、“十星文明戶”等活動,在廣大村(居)民中倡導講文明、樹新風、強服務、樹形象、除陋習、別愚昧道德風尚。鎮黨委、政府先後被省政府評為“稅改先進集體”,被省委宣傳部、省計生委評為“全省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先進鄉鎮”,被市政法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被市、縣委評為“先進鄉鎮黨委”等榮譽稱號。
著名人物
何異(1129-1209)字同叔,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初授石城縣主簿,歷兩任調為萍鄉知縣,政績顯著,經丞相周必大推薦,升遷國子監、丞。在朝應對時,頗稱帝意,升為監察御史,調任右正言。紹熙四年(1193),調為湖南轉運判官,兼管軍事。後召回任太常少卿,改任秘書監實錄院檢討官,代理禮部侍郎兼管太常寺職。
慶元五年(1199)八月,因與韓侂胄意見不合被免職。後起任夔州(今四川奉節)知州兼本路安撫使。開禧二年(1206),任潭州(今湖南長沙)知州。
嘉定元年(1208),奉召回京任刑部侍郎。第二年,代理工部尚書。
著作有《月湖詩集》、《中興百官題名》50卷、《月湖信筆》3卷。
陳象樞(1696-1753)字馭南,號復齋,清巴山鎮北耆人。雍正八年(1730)中進士,授吏部文選司主事、遷本司員外郎,調禮部精膳司郎中。三年後,以薦加翰林院檢討。督學四川。剛入境,有屬吏奉五百金作旅費,象樞正色拒絕。他拿出自己的俸祿,濟助困難的屬吏。學署經過他的整頓,弊端肅清,獲蜀人好評,被稱為“陳夫子”。
不久,調為湖南督學。按慣例,督學每監試一場,考生須出錢少許,作為學使舟車、僕從的費用,但他拒絕接受,為人所敬重。歲試完畢,因母喪歸家,傾其所有,倡修至聖大成殿及宗祠,對族戚中貧困者,給予資助。後主講豫章書院,僅憑教學報酬自給。
乾隆十五年(1750),特旨起用舊臣14人,都是九卿之列的大臣,唯陳象樞僅以部郎資格獲得起用。到京後,任戶部員外郎兼井田科職。其公務繁劇,且人選更迭頻繁。吏員乘機弄虛作假,弊端屢生。他事事核實,使奸偽行為不能得逞。在職三年,積勞成疾,卒於高宗乾隆十八年,年五十八歲。
陳象樞十二歲能古文,著作有《復齋文集》十卷,詩集八卷,《讀史一得》五卷,《舉庸定解》五卷,《易經發蒙》六卷,《五經淵源錄》一卷,《經解補》四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彭祖壽(1871-1936)字琢雲,號覺雲,別號巴山鐵漢。清宣統元年(1910)授文林郎,分發湖北省候用知縣,未履任。 1912年,任崇仁縣教育會會長兼振坤女子學校校長。1914年,考入江西省澄清吏治研究所,奉派為26個縣的吏治調查員。到進賢縣密查私訪時,當場查獲縣知事吸食鴉片。該知事賄送銀圓400元,祈求包涵,彭當即拒絕,並賦詩一首:“多謝明公一片心,交友何必贈黃金,應知我是貞操者,決不食利染泥塵。”隨即焚毀菸具煙料,並上報查辦。1915年春,考取候用縣知事,在武昌候缺時,奉湖北省督臨時委派,到夏口廳(今武漢市)監焚英商價值銀圓200餘萬元的鴉片煙2100餘箱。英商企圖以銀圓4萬元賄通夏口廳長,以假換真,但被彭祖壽嚴詞拒絕,並當眾焚毀。
彭祖壽勤奮好學,工詩善文,尤對古典文學較有研究。他喜愛梅花,曾作對聯曰:“百鍊此身成鐵漢,一生知己是梅花。”“布衣常自足,多金復何為。”晚年致力於國學研究,並聯絡本縣愛好國學之士,於1923年創辦國學研究社,自任社長,共同研究國學經史,潛心寫作。著有《讀史隨筆》、《鄂中宦遊錄》、《覺芸軒箋》等遺稿,惜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