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觀調控與貨幣供給

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第一節 貨幣供給的形成機制第四節 貨幣供給與價格第一節

內容介紹

內容介紹
本書是作者根據多年教學科研實踐和我國經濟改革
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寫作而成的。作者在論述巨觀調控與
貨幣供給的基本理論、方法和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從貨
幣需求與貨幣供給、貨幣供給形成機制、貨幣供給巨觀
分析方法、貨幣供給與價格、貨幣政策等方面深入探討
了中國當前經濟改革中的金融和經濟問題。作者寫作思
路清晰,文筆流暢,闡述深入淺出,內容緊扣中國經濟
改革實際,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高水平的著作。該書
既可作為經濟學專業研究生、本科生教材,也可供經濟
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閱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達1925年生,天
津市人。經濟學教授,著
名貨幣金融學家。1983-
1994年任中國人民大學副
校長、校長;現任校務委
員會名譽主任;第八屆全
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財
經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
位委員會委員和國務院學
位委員會經濟學學科評議
組召集人;中國金融學會
會長,中國財政學會、中
國國際金融學會、中國價
格學會、中國物資流通學
會、中國企業管理協會和
中國證券業協會等團體的
副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
會理事;中美經濟學教育
交流委員會主席,等。
主編教材主要有:
《社會主義財政金融問題》
(1987年獲國家級優秀教
材獎);《貨幣銀行學》
(1995年獲國家教委高等
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主要專著有:《我國社會
主義經濟中的貨幣和貨幣
流通》和《財政信貸綜合
平衡導論》(獲1986年度
孫冶方經濟科學著作獎);
主要論文收集於《黃達選
集》,其中《財政收支與
信貸收支相互配合中接合
部問題》一文獲中國社會
科學院優秀理論文章一等
獎;《中國財政信貸綜合
平衡和通貨物價問題》一
文獲首屆孫冶方經濟科學
論文獎。

作品目錄

目錄
導論
巨觀調控已列入《憲法》之中 經濟學中“巨觀”的含義
巨觀調控的目標 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不可割裂 宏
觀目標實現的關鍵在於協調市場總供求 均衡與協調
主要是需求面的管理 也不應忽視供給面 需求的調節
必然要通過調節貨幣供給實現
第一章 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
第一節 貨幣
貨幣是人類生產關係的體現 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節 貨幣需求
中國古代的貨幣需求思想 馬克思關於流通中貨幣的
理論 交易方程式 劍橋方程式 凱恩斯和凱恩
斯學派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發展 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
函式 發展的脈絡 微觀分析同巨觀分析都是對客
觀需求的分析 名義需求與實際需求 我國對貨幣
需求研究的狀況
第三節 貨幣供給
金屬貨幣的流通 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擺脫金屬貨幣
流通的限制 現代經濟生活中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信用貨幣與信用經濟 只把現金視為貨幣供給是落後
於現實的觀念 更需要注視未來的發展 M系列
現實流通著的貨幣和不處於流通狀態的貨幣 貨幣供
給的形成機制
第四節 貨幣均衡
均衡與非均衡 均衡與否的顯示機制 貨幣均衡與
市場均衡 均衡存在於運動的過程之中――流量與存

第二章 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一)
――信貸與貨幣供給
第一節 存款貨幣的創造
存款貨幣銀行 存款貨幣創造的基本過程 初始存
款與派生存款 存款準備與存款貨幣的創造 純金屬
流通的社會沒有存款貨幣的創造 存款貨幣範疇確立
的前提條件 必須考慮現鈔的提取――銀行存款準備
的兩種形態 加入提現因素的存款貨幣創造 考慮
到活期存款與定期存款區分的存款貨幣創造 只是
“可能形成的最大存款額” 存款貨幣創造過程中任何
一筆存款都不是憑空創造的
第二節 中央銀行和現代貨幣供給形成的機理
準備存款和現鈔從何而來 資產與負債的關係 擴大
資產業務並不以負債的增加為前提是中央銀行特有的權
力 中央銀行體制建立前商業銀行擴展業務的界限
集中計畫體制下的信用貨幣創造
第三節 貨幣供給的巨觀模型
貨幣供給形成的再描繪 貨幣供給與基礎貨幣 乘
數模型 三個決定因素
第四節 貨幣供給中的現金
在貨幣供給中通貨所占的比重 通貨比重高的原因
順便提到的一個理論問題 通貨發行是否應規定最高
限量 關於“發行收入” 樹立降低通貨存款比的
目標 通貨存款比的下降趨勢和巨觀調控
第五節 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約束機制
制約存款準備與存款貨幣比的因素 商業銀行經營的
盈利目標 盈利、流動、安全――商業銀行的自我約
束機制 商業銀行的自我約束機制和貨幣供給 公
眾的貨幣需求對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制約 中國商業
銀行的自我約束機制尚處在形成的過程之中
第六節 巨觀調控的必要性
本節的假定前提 真實票據原則及其局限 剖析真
實票據原則所提出的問題 計畫經濟中的信貸三原則
理想的三原則仍不是保證貨幣均衡的充分條件 矛盾
的剖析 一般性的論斷
第七節 中央銀行巨觀調控的工具
中央銀行行為影響貨幣創造的各個因素 調節工具
法定準備 超額準備和教科書通常列出的存款貨幣創
造公式 法定準備率工具的局限性 貼現政策
公開市場操作 規模 經濟手段和行政手段
第八節 現代貨幣供給制度的總體理論剖析
雙層次的貨幣供給機制 貨幣供給的界限 金融范
疇的界定 信用作用的再認識
第三章 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二)
――財政與貨幣供給
第一節 在貨幣供給形成中財政所處地位的歷史
演變
前資本主義社會財政在貨幣供給形成中一直占主導
地位 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財政操縱的貨幣制

第二節 財政收支對比與貨幣供給
一個最簡單的模型――財政有赤字就得發票子
排除“其他條件不變”的分析 必須從均衡的層
次認識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的關係 現代經濟生
活中通過貨幣供給機制彌補赤字的最直截了當的途

第三節 國家債務與貨幣供給
又一個簡單的模型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這個簡單
模型是否仍然成立 國債發行與現金 國債發
行與基礎貨幣
第四節 赤字與貨幣均衡
消除赤字並不是無通貨膨脹的充分條件但又不可絲
毫忽視財政收支對貨幣供給的關鍵意義 對赤字
概念的附帶說明 隱蔽赤字
第五節 財政信貸綜合平衡
財政與信貸――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中的兩個主要閥
門 財政信貸如何綜合平衡 建國以來的實際
還要具體把握財政信貸之間的千絲萬縷聯繫
“三平” “三平”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綜合平
衡”還是簡明概括的經濟理論範疇
第四章 貨幣供給的巨觀分析方法
需要學習巨觀分析的方法
第一節 局部的加總不等於整體
貨幣供給方面有典型的例證 貨幣需求中的部分
和整體 微觀主體的貨幣需求常常有充足理由
加上時間因素的一般分析 巨觀分析的結論――
各個微觀主體合理貨幣需求的總和並不等於是整個
經濟的客觀貨幣需求
第二節 是多元函式就必須把“多元”置於視
野之內
對貨幣問題的實際考察大多需要多元函式模型
化多元為一元――典型例子之一:赤字與貨幣供給
化多元為一元――典型例子之二:外匯占款與基礎
貨幣 巨觀分析必須擺脫微觀分析方法習慣思維
的束縛
第三節 要考慮全過程而不能停留在片斷

片斷思維舉例之一:緊縮與“復歸” 片斷思維
舉例之二:擴張與啟而不動 巨觀問題要求全過
程的分析
第四節 必須判明巨觀過程的先後次序
環繞居民銀行儲蓄的困擾 “一女不能二嫁”
先舉一個禮堂的例子 擺脫困擾的巨觀分析思路
――判明巨觀過程的先後次序
第五節 總量約束
約束貨幣供給的總量 以“集資”為例說明
企圖突破總量約束的集資所造成的後果 需要對
一個常見說法“死錢變活錢”作點分析 從其他
角度看的總量約束
第五章 貨幣供給與價格
第一節 貨幣供給與價格水平的一般討論
最簡明的概括 簡明論斷所包含的進一步的剖析
需求拉動 本書對通貨膨脹概念用法的簡單說明
改革開放前供不應求的長期存在 改革開放後需求拉
上的壓力依然強勁
第二節 價格改革和貨幣供給
價格改革 計畫價格與調價 價格領域中矛盾的積
累 調價與價格水平 從什麼意義上說調價是改革
“二放” 放與價格水平 價格改革對物價上漲的壓
力仍將繼續存在 價格改革、貨幣供給與價格水平
第三節 工資、成本、價格與貨幣供給
改革使不完全的工資向比較接近完全的工資轉化 改
革使不完全的成本向比較接近完全的成本轉化 作用
於價格水平的結果 工資成本轉化與調放改革的區別
以及引出的價格內涵的變化 成本推動 工資 成
本與貨幣供給
第四節 物價方針
物價方針也是貨幣供給的方針 物價方針種種 普
遍地或大面積地降價為何行不通 “基本穩定”方針
的幾十年 客觀允許物價波動的上限何在
第六章 貨幣政策
第一節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貨幣政策日益受到重視 貨幣政策的目標 中央銀
行獨立性的問題 我國古代的貨幣政策思想
第二節 貨幣政策的運作和效力
中介目標 緊縮與擴張 時機與力度 政策的著
力點 政策的效力
第三節 貨幣政策與資金巨觀配置格局
資金的巨觀配置 財政歲入占GDP的比重迅速下滑
對財政收入大口徑的界定及其意義 金融擴張速度突
出 金融快速擴張的根據 個人可支配貨幣收入的
迅速提高是金融擴張的主要支柱 銀行信貸超負重運
行 國有企業資金嚴重緊缺並對間接融資過分依賴
資金巨觀配置格局的複雜效應 出路何在 現有格
局下的貨幣政策 格局調整需要作出長期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