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舊居[柳莊左宗棠舊居]

左宗棠舊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堂子胡同25-27號,是左宗棠1876年後在北京的住所,屬市級保護單位。1990年,西堂子胡同25-37號四合院(含25-27號院左宗棠舊居)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另有湖南湘陰樟樹鎮巡山村柳家沖左宗棠柳莊舊居和湘潭縣排頭鄉紫山居村桂在堂左宗棠故居。

舊居簡介

柳莊—左宗棠舊居 柳莊—左宗棠舊居

清“中興名臣”左宗棠,是今湘陰界頭鋪鎮新光村左家段人。曾官居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和兩江總督。他為捍衛祖國西北邊疆,確保新疆入版圖,立下了巨大功績,是愛國主義的歷史入物。當時被朝廷封為恪靖候。左生前親自捐款籌建“留青學校”。清宣統三年(1911年),左氏家族修建家祠,是為“太傅祠”。祠為兩進兩廂,泥水結構。前進中太傅祠,撰有左宗棠生前自題聯:縱讀數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為識字;欲守六百年家業,有善策還是耕田。後進設孔子堂。前後進占地4000平方米,後被毀。1983年撥款修繕。

在文星鎮八甲,亦有“左文襄公祠”(又稱相國祠,左公祠)。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去世後,清廷恤典頗豐,予左身後以極大哀榮外,還將左附祀京師賢良,昭忠兩祠,並在左的出生地及立功省份建專祠以彰功績。光緒十三年(1887年),湖南巡撫吳大征奉旨建此祠。內塑有左公遺像,另有他的功業介紹及左生前好友及部屬的詩文輓聯和像贊。

柳莊位於今樟樹鎮巡山村柳家沖,為左宗棠36歲聞達前在家務農的地方。當時左自號“湘上農人”躬耕壠畝達8年之久。加上出仕 以後,回湘探親,祭祖,先後在此居住18年。當時莊屋有個朝門,上有他親題的“柳莊”二字。今日的茶園還是他當年親手按“新法”栽培的安化茶,茶園至今猶為旺盛。蟄居時的左宗棠,於“蕭閒沉寂之時,”除了躬耕,義賑,興辦義學外,特別注重讀書、著書,留下《朴存閣農書》等傳世。期間,他系統研究天下山川地理形勢,這國他後來駱幕,建楚軍,總督數省,規復新疆打下了深厚的基礎。柳莊因之也成了一處研究歷史人物的文物之地。

柳莊風貌

湘陰縣樟樹鎮巡山村,昔名柳家沖。此地,山勢逶迤,田園蔥翠,東納青山之秀美,西引湘江之靈氣。清末重臣、著名愛國將領左宗棠的舊居----柳莊,就坐落在這裡。

柳莊,偎山面田,坐西朝東。稻田東邊山上,左公栽的茶樹至今青翠欲滴,宅院西面後山上左公植的竹林如今仍蔥鬱蒼勁。柳莊院門前有一口被他稱為“天硯”的大水塘,水塘周圍綠柳成蔭,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圍粗的楓樹和柞樹,冠蓋蒼翠,人稱“神樹”。

柳莊院門兩側左公寫有“參差楊柳,豐阜農莊”的門聯。門額匾上左公題寫的“柳莊”二字,筆力道勁。進院門是曬穀場,從曬穀場向南穿過隔牆圓門是庭院。院內,他親手栽的十二株梅樹傲雪開花,暗香浮動。庭院南側是他讀書的魁頂閣樓,名日“朴存閣”。宅屋分前後兩進:前進北邊為穀倉、雜屋,南邊為前廳、廂房、孔子堂(即子弟學堂);後進由兩個四合院組成。整個宅屋磚牆燕瓦,具有典型的晚清民居風格。

柳莊全貌 柳莊全貌

左宗棠原住湘陰界頭鋪左家?,21歲中舉後與湘潭書香門第、富室才女周詒端成婚,因生計窘迫,隻身到周家當了上門女婿。1843年,31歲的左宗棠用教書薪水的積蓄約九百兩白銀在柳家沖置薄田70畝,親自設計監建了這座占地4.29畝、有48間房屋的磚木住宅,因摯愛柳樹不折性格而起名“柳莊”。從柳莊建成人住到1857年遷居長沙,左宗棠在柳莊居住14年。柳莊宅院為何不按坐北朝南的民居傳統習俗而坐西朝東?這恐怕與左宗棠一生與“牛”字有緣不無關係。傳說,左公誕生之夕,八旬祖母夢見“牽牛星”降落家院。左公後來那股“牛勁”也巧合地應驗了“牽牛星降世”的神話。左公向來肚大,人稱將軍肚,有福,他偏說是牛肚。相傳,在酒泉軍營一次飯後,他手捧便便大腹問部下他肚裡裝的什麼?有答“十萬兵甲”的,有說“滿腹經綸”的,有道“包羅萬象”的,而他卻說“滿肚馬絆筋”(湘陰方言:牛吃的草)。傳說,柳家沖曾被風水先生認定為風水寶地,說是“仙牛地”,牛頭朝東,東面山脊低洼處是“牛角扼”。左公說自己是牛,故將宅院東向朝指“牛角扼”。當時有人猜度:一定是左公得到風水先生的指點。說來也怪,他直到遷居柳莊後,才慢慢發跡,大器晚成,拜相封侯。在垂暮之年,掛帥出征,抬棺上陣,收復了160多萬平方公里的新疆國土。

入住柳莊前,左宗棠三次赴京科考,他不在四平八穩的考題上高談,

柳莊大院全庭 柳莊大院全庭

偏在朝廷諱議的大事上闊論,縱有識大才者,又豈敢錄用?三次不第,他絕意科場,自稱“湘上農人”,蟄隱柳莊,過起田園生活。他一邊受託繼續在已故兩江總督陶澍家教育其幼子陶桄,一邊在柳莊督耕,研習農事。他在種稻、種茶、種柳、種桑、種竹的實踐研究中寫出了《朴存閣農書》。一些農業經濟史學家認為:當時柳莊的生產、經營具有農業資本主義萌芽的性質。在柳莊,他享受著夫妻詩聯和對、兒女繞膝書聲琅琅的天倫之樂;在柳莊,他免費收教貧家子弟;在柳莊,遇三年水旱天災,他傾盡積蓄,募集穀米,煮粥施合災民,購藥救治病民。在百姓中留有很好的口碑。左宗棠雖身居柳莊,但他的報國大志決定了他不可能真當隱士。從他寫下的“欲效邊籌裨廟略,一尊山館共誰論”和“身無半畝,心憂天下”的詩聯足可佐證。他利用蟄居柳莊的十多年,“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崇尚“經世致用”之學。在柳莊,他除鑽研農桑、輿地之外,還廣研天文、軍事、歷史、時事。他“體察人情,通曉治道”,通觀國事,關注邊陲,形成了“置省開屯”、“萬里輸官稻” 的籌邊韜略。

左宗棠在柳莊“瀟閒沉寂之時”,其聲名卻遠播於外。諸多封疆大吏、京都高官爭相舉薦。因此,在柳莊,留下了兩江總督陶澍與一介布衣的他結成兒女親家的美談;留下了林則徐對左公一見“詫為絕世奇才”,當面預言“西定新疆,合君莫屬”的被史學界稱為“湘江夜話”的佳話;留下了湖南兩任巡撫分別“三顧茅廬”,邀自喻“今亮”的左宗棠兩度出山運籌軍幕的歷史故事……

柳莊朴存閣 柳莊朴存閣

左宗棠在柳莊的厚積薄發,成就了他在歷史上的豐功偉績。沒有柳莊,也就難有名垂青史的左宗棠。他在位高權重時,那“樂善好施”、“惠民施政”、“文韜武略”的德性才幹,無不來源於他在柳莊的耕讀修身;那“塞固海防”、“造船鑄炮”、“設局辦廠”的戰略舉措,無不出自於他在柳莊的立意籌劃;那每到一地都要興辦教育、刻印出書、植柳栽桑、興修水利的作為,無不得益於他在柳莊的身體力行。柳莊的神秘,吸引了參加1985年湖南舉辦的紀念左宗棠逝世100周年活動的專家學者雲集柳莊考察研究。左宗棠入仕後,忙于軍務,僅在晚年回過兩次柳莊,均來去匆匆。百多年來,柳莊便成了左公當年兩位周姓佃戶後裔繁衍生息之地。隨著周姓人口逐漸增加,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周氏後裔陸續拆舊擴新,至七十年代末,原屋蕩然無存。

原屋雖無存,但左公故里後人對左公情結永存。這在復原柳莊建設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2003年,中共湘陰縣委、縣政府對柳莊進行了復原重建。復原後的柳莊,仍如她當年那般凝重、雅致和神秘。

探訪左太傅祠

左太傅祠 左太傅祠

位於湘陰縣城南30公里的左家段,現屬湘陰縣金龍鄉新興村。左太傅祠是為紀念左宗棠而修的一所祠堂。左宗棠生前曾囑咐其子左之異在祖居舊址上修一義塾,1911年修建了這所祠堂,辦起了義塾。

據史料載,左宗棠出生於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字季高,號朴存,湖南湘陰人。四歲時,隨祖父在家中梧塘書塾讀書,六歲開始攻讀“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九歲開始學作八股文。道光六年(1826),15歲的左宗棠參加湘陰縣試,名列第一。次年應長沙府試,取中第二名。道光九年,18歲的左宗棠開始讀顧社禹的《讀史方輿紀要》、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齊南的《水道提綱》。這些是完全不同於儒家經典的學問。正是這些不算是正統的學問,為左宗棠曰後的成功奠定了知識基礎。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監生身份參加湖南鄉試,中第18名。之後六年,三次赴京會試,均未考中。左宗棠最初的心態是複雜的、迷離的。

他後來說,“讀書當為經世之學,科名特進身階耳”。他沒有在悲觀中走向人生的沉淪,沒有像有些酸酸的文人一樣從此寄情山水,儘管他的詩文才華出眾。他決定不再參加會試,何必像范進一樣在考試路上耗盡生命年華?從此“絕意仕進”,打算“長為農夫沒世”,尋找新的報國途徑。

左太傅祠內孔子堂 左太傅祠內孔子堂

二十三歲結婚時,左宗棠就在新房自寫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氣壯山河的宣言,是對自己的勉勵,也是他一生的寫照。三十年後的同治五年三月,左宗棠在福州寓所為兒女寫家訓時,也是寫的這副聯語。

從風水角度來看,左宗棠出生之地自有冠帶、帝旺等秀峰秀水護佑其成長。我們來到“太傅祠”後,環顧四周環境,秀峰林立,明堂寬敞,首先打開羅盤觀水口,為火局,面向左太傅祠坐山看入首龍,為辛山乙向兼酉卯,坐穴辛辛木龍,按理這是龍水不同卦,造成陰錯,即沒有隨龍水,沒有本龍水口,如入首龍為木龍穴,而沒有隨龍水,就屬於陰錯,主傷妻。這種風水格局有利於男人百事諸順。事實左宗棠陽剛之氣充足,娶了兩個女人為妻,後妻其實是妾,是前妻的隨身侍女。風水文章要論山水格局和內涵。《地理五訣》中所提到的“龍穴砂水向”是構成風水寶地的五個方面。左太傅祠前面朝堂水甲卯水(帝旺水}朝堂,朝應峰有癸(冠帶)、艮(臨官)、甲(帝旺)等秀峰環抱四周。這應驗了《玉尺經》中所說的:“少年蜚聲科第,必見水來寅甲”。據李定信大師說,風水先生有意識把左家風水做成帝旺之象,其明堂寬敞給人舒展之感,對培養一個人的心胸和氣質大有裨益。

二訪柳莊

我們懷著敬仰心情拜訪左宗棠曾生活的柳莊,據室內的史料載,當年左宗棠在這兒臥薪嘗膽,相信總有出頭之曰報效祖國。終於1838年,左宗棠取道江蘇南京,謁見赫赫有名的老鄉陶澍,陶澍是連任了十多年的兩江總督,是當時經世致用的代表之物。陶澍對左宗棠的到來,顯得格外熱誠。因為此前,他們有過一段緣分。

——那是1838年的春天,陶澍回鄉省親。途經醴陵,縣公館的一副對聯讓他怦然心動: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曰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這副對聯,表達了故鄉人對陶澍的敬仰和歡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為得意的一段經歷。走進公館,迎面是一幅山水畫,上有兩句小詩:一縣好山為公立,兩度綠水俟君清。意思是醴陵縣那傲然屹立的山峰,皆是仰載陶公一腔凜然正氣而生。小小醴陵,居然有我的知己!這位60多歲的封疆大吏,當即提出要見見這詩文作者。

左宗棠來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時任淥江書院山長。陶澍決定推遲歸期,與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徹夜長談,共議時政。左宗棠不失時機地提出要拜陶澍為師,畢生仿效。陶公愛才,欣然應允。

於是,一個落魄的窮舉人,就這樣做了兩江總督府的四品幕僚。陶澍甚至以一代名人之尊,提出要與左家結秦晉之好,將年僅五歲的惟一兒子陶桄,許配給左宗棠為婿,表明他對左宗棠才學與人品的器重。左宗棠正是在這裡開始接觸軍國大事,開始了解夷人的船堅炮利與世界大勢。他將自己的命運與朝廷的命運連在一起了。可見,人才難得,還要有伯樂發現人才,提拔人才。

鹹豐九年臘月,翰林院侍讀學士潘祖蔭向鹹豐帝寫了一道奏疏,其中說:“國家不可一曰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曰無宗棠也。”

潘祖蔭是吳縣才子,後來官至刑部尚書。他的兩句話,讓左宗堂的名字一夜傳遍全國。此時,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僚。潘將一個無官無職的幕僚的作用看得這么重要,這么高,身系國家安危。可見幾年功夫,左宗棠成了大人心目中的英雄了!

柳莊的風水格局也如同左“太傅祠”一樣,四周有秀峰秀水,明堂寬敞,視野開闊。我們用羅盤測定其水口為壬子,火局。風水以得水為上,其朝堂水丙午屬帝旺水,以文發達之家必有相應的朝應峰,柳莊四周峰巒依序排列有辰(冠帶)、丙(帝旺)。我獨自對左宗棠的堂屋等處用羅盤測定坐穴。其堂屋是主人與家人就餐和會見重要客人的地方,主臥室在右,左公與張夫人臥室,張氏原為周夫人的隨嫁侍女,1836年被左公納為副室,與左公生存三子一女。其坐穴為酉山卯向,火龍。朴存閣是柳莊重要場所,“朴存”為左宗棠號,取其朴存、誠實、守真、對人不加修飾之意。左公曾在此屋研讀。其屋坐向午山子向正中。據說,一般人家中不敢取其帝王將相之位,因為以小搏大為命中所忌。

綜觀左公柳莊風水完全符合理想的風水格局,那就是穴場周圍環境絕好,即穴形完整,山水相伴,環抱有情,天門寬敞,水口緊鎖……正如,佛隱在《風水講義》中所說,風水寶地應是一個:“靠山起伏,高低錯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脈,穴位突起,龍砂虎砂,重重環抱,外山外水,層層護衛的發福發貴之地”。

一方好風水養育了左公,但是他沒有辜負這方風水的蔭護之功,請看看中國歷史上,有誰像左宗棠一樣所向披靡,鐵腕收復新疆160萬平方公里國土,給後人收復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馳騁的廣袤疆場?可以這樣說,左宗棠乃千古一人,流芳百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