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抗日愛國民主人士左南屏(1882--1945),字國棟,又名良翰,太平鎮燈柱子塆人。幼年讀私塾,十八歲赴武昌入新軍。不久被選送陸軍特別國小堂,畢業後派充陸軍二十一混成協四十一標三營排長,處事果斷,外柔內剛,體格魁梧而面貌羞澀若女子,平時說話慢言語少,待士卒寬緩不苛,士卒亦敬畏。
生平簡介宣統初年,鄂北患匪,隨軍往剿,各部每以斬獲多少定獎賞等次,士卒貪圖報賞,不分善惡,爭相殺掠。他獨反其所為,告誡部屬:“毋妄殺毋掠奪,違者以匪論。”
辛亥武昌起義率部首先反正,攻下藩署,藩庫存銀甚多,有他部士兵意欲行劫,一卒搶先奪走一錠,奉命立斬之,余皆震懾。作戰中,他衝鋒在前,屢建戰功。鄂軍政府初立,清軍奪取漢口,革命軍數攻不克。十一月總攻漢口,調陸軍第二鎮第七標擔任前鋒,他是七標管帶,率部渡漢水進駐漢口龍王廟碼頭,敵以精銳抗拒,短兵相接,幾進幾出,敵終不能御,號稱鐵軍,鏇以革命軍其他各路失利,敵乘隙奪取琴斷口、美女山各要隘,直逼漢陽城,乃引兵相救,奪回美女山,身中七彈。創愈,調任軍務部人事科科長。以後,任過旅長,駐軍湖南長沙。 1912年經過好友李翊東介紹,加入同盟會。1913年討伐袁世凱密謀回響,事敗,逃至上海。直至抗日戰爭前夕,奔走於廣東、湖南、四川、湖北等地,流離顛沛,艱難險阻備嘗。國民黨政府對他棄置不用,窮餓愁困,閒居武昌。1938年,日機轟炸武漢,攜眷回燈柱子塆。抗戰初期,爭取國民黨二區中隊長謝金安攜一百多條長槍和一挺機槍投入新四軍許金彪部,後與新四軍一直保持密切的統戰關係。新四軍五師和安應縣的領導同志經常出入他家。豫鄂邊區參議會成立,被選為參議員,又委之為“豫鄂邊區招撫專員。”安應縣參議會成立時當選為參議長。1945年11月16日病逝。豫鄂邊區和安應縣在趙家棚開了追悼會。
人物革命故事
左南屏,字國棟,又名良翰,於1882年6月21日出生於湖北省廣水市(原應山縣)太平鄉淌子灣村燈柱子灣。1900年,左南屏離家赴武昌參加了張之洞創練的新軍,鏇即因文藝優異被遴選到陸軍特別國小堂,兩年後畢業,以最優等被派到陸軍二十一混成協四十一標三營當排長。南屏治軍嚴謹、多謀善斷、外柔內剛,初任排長,整頓軍隊,紀律客觀公正,鐵面無私,上下級俱敬重,威名震全營。
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後,左南屏率軍回響,義軍很快攻克藩署。當時藩署庫存白銀不下四百萬兩,其它部隊的士兵窺覦欲打劫,其中一士卒搶先奪走一錠白銀,左南屏奉命就地處決,其餘欲圖謀搶劫的士兵均被震懾。每逢作戰,他皆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屢建奇功。 1913年孫中山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左南屏積極回響,後來隱秘被人泄露,其遂流亡上海,以後奔走於廣東、湖南、四川及湖北沙市、來鳳等地。舉凡革命戰爭,他都參與,但國民黨政府對他排斥打擊,他空懷報國之志,不能大展宏圖。經過流離顛沛,窮困潦倒,飽嘗人間苦辣酸甜的左南屏北伐後一直寄居武昌。
抗日戰爭爆發抗日戰爭爆發後,南屏深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決心報效祖國。此時恰逢友人推薦他到後方重建國民黨軍隊,由於他早已識破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消極抗日的賣國伎倆,他堅決予以拒絕。1938年,日軍飛機轟炸武漢。7月,閒住武昌的左南屏攜眷回鄉,帶回一個鏡框,鑲嵌著孫中山大本營發給他的證件,他將鏡框懸掛在家裡的牆上(後被國民黨應山縣大隊長左松亭以“照顧”為名騙走),鄉親們尊稱他為“辛亥革命老人”。南屏耳聞目睹應山縣抗日救亡宣傳隊第二隊在共產黨員鄒亞農的領導下,深入太平鎮(即太平鄉)宣傳發動民眾,深受教育。後來又在報紙上看到中國共產黨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從小到大不斷發展壯大,非常敬佩,並認識到:中國只有依靠共產黨,才能取得抗戰的勝利,國家才有希望。當國民黨潰兵排長謝金安向左南屏討教今後打算時,他含義深沉地說:“新舊更替自古常理。”勸導謝金安留在地方,聯合人民抗日,伺機棄暗投明。
1938年冬,許金彪帶領湖北抗日游擊大隊擬攻打土頑王尋蘭部。但是許部只有30多人槍,而王部卻有300多人槍,王部兵力多許部十倍。許金彪問計於左南屏。左說服了國民黨應(山)南二區中隊長謝金安,在高店打了一個裡應外合的漂亮戰,一舉繳獲100多條長槍和!挺機槍,許金彪於第二天在太平鎮宣布成立了一個營。1939年5月9日李先念率領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自河南省竹溝南下,來到豫鄂邊區的安陸縣趙家棚,積極實施統戰工作。5月 15日在趙家棚召集了安陸、應山、孝感等縣區長以上的國民黨黨政人士和無黨派民主人士會議,謀求抗日統一行動。國民黨應山縣第一區長兼國民黨應山抗敵自衛團第三支隊長王尋蘭,第二區長兼第二支隊長李仲珩,國民黨兵團長熊源泉,國民黨李店聯保主任盧耀寰、祝亞東,開明士紳左南屏、朱左漢,安陸縣有第二區長兼支隊長楊弼卿,第一大隊長梁叔和,第二大隊長楊雄歐,趙棚聯保主任樊筱亭,崔新街聯保主任葉德余,兩鶴聯保主任楊明曾,會接(會家寨和接官廳)聯保主任楊潤生,知名士紳周遺直等到了會。會上,李先念分析了抗戰形勢,闡明了我黨團結抗日的方針政策,號召與會人員認清大局,共同抗日,並共同商討了合作抗戰的有關事項。這次會議,穩定了人心,緩和了內部矛盾,團結了抗日力量,擴大了黨的影響。當時,在我新四軍武裝尚處於弱小力量的情況下,這次會議,為我南下的新四軍在這裡立腳、壯大和發展,爭取了時間,並使我黨政人員能以公開或半公開的身分,在廣大農村做抗日民眾工作和秘密建設黨的基層組織工作。在會後的一段時間裡,應山縣的王尋蘭、安陸縣的楊弼卿以及一些國民黨聯保主任,都幫助過我軍籌集抗日經費和給養。抗戰時期工作
左南屏從抗戰初期開始,作為鄂豫邊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參加者和組織者之一,為抗日做了艱苦卓越的工作。1942年3月,鄂豫邊區第一屆抗日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左先生參加會議並被選為參議員。 1942年8月,安應縣臨時參議會召開成立大會,南屏被選為安應縣參議會參議長。新四軍第五師師長李先念還委任其為“豫鄂邊區招撫專員”,並向他頒發了由李先念師長親自簽發的證書。他與陳少敏等鄂豫邊區行署委員會成員合影的照片,陳列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他在大悟山與李先念、劉子厚、楊金儲等)位領導的合影,現珍藏在中央檔案館。
我黨領導的豫鄂邊區敵後抗日游擊戰爭的全面展開,根據地的不斷擴大,給左南屏極大鼓舞,我黨幹部亦主動與左南屏聯絡,共商抗日大計。由於他在安(陸)、應(山)、孝(感)地區威信高,名氣大,得到了各派敬重,在當時敵情複雜的情況下,是我黨抗日幹部極為可靠的保護人,文敏生、劉子厚、唐亥、汪立波、鄒亞農、方略、胡山等都是左家的常客。抗戰期間,新四軍第五師和安應縣的領導同志,經常出入左南屏家,他家成了共產黨穩固的聯絡站、療養點和供應處,為革命事業在應山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非同尋常的作用。他積極參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工作,對社會各階層有很大的號召力,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抗日積極性。在其影響和帶動下,樊筱亭、艾福陽、盧耀寰、熊吟生、楊潤生等一批民主人士被團結在我黨周圍,壯大了抗日救國力量。左先生熱心抗日救亡事業,積極參加共產黨、新四軍組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活動。他多次到大悟山、京山縣八字門等地去參加有關會議,無論路程多遠、風險多大也不缺席。他從不顧及年老多病,行走困難,總是行裝整潔、興致勃勃地拄著拐杖出席。為了他的安全和不讓他過於勞累,共產黨地方黨委每次都派一個班的武裝人員隨行,並且用轎子來回接送。每次參加會議後,他都不顧旅途疲勞,迅速向各界人士和農民民眾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統戰政策,動員各方團結起來,實行全民抗戰,驅逐日本侵略者出國土。
先生儘自己的職責,積極配合政府開展減租減息,勸購救國公債的工作。1943年,應山縣參議會通過了關於徹底減租減息,取消向佃農索取麥租和反對逼租逼佃的決議案。在麥租的問題上,新四軍第五師偵察科長唐亥用法律依據駁斥地主石木三等人提出的反對取消麥租的提案。左南屏對此予以支持,他還不辭辛勞深入鄉村宣傳決議案,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敵偽統治區勸說民眾認購救國公債,為解決安應縣的經濟困難做出了傑出貢獻。
他還不顧個人安危,積極做偽軍的策反工作。日偽十一師四十二團團長劉文光,積極反共,危害地方,影響我部隊活動,左南屏多次找他曉以大義,向他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對日偽軍起了一定的瓦解作用。後劉文光團有7名士兵攜槍向民主政府投誠,因事泄,被追回’人,另外2人仍堅決地回到人民懷抱,參加了新四軍。 1941年8月的一天,國民黨應山縣第二區李仲珩部偷襲太平鎮南的左家崗,捕捉到我安應縣漢中鄉一個送信的通訊員,即將他繩捆索綁,由其中隊長左玉章押送到太平鎮,途中恰遇左南屏。左嚴厲地斥責左玉章:“還不快給我把人放了!”左玉章是左南屏的遠房族侄,不敢狡辯,只得鬆綁放人。事後那個通訊員逢人便說:“左南屏是我的大恩人!”1943年4月,我漢中鄉公所文書左培仁提著竹籃和5個鄉自衛隊員在太平鎮被日偽十一師劉文光團的人捉住。後來,5個隊員混在老百姓中逃脫。左培仁因所提竹籃里放有紅布包裹的我漢中鄉公所兩枚公章、一些糧券及紙等辦公用品,暴露了身分,被押往應店鄉。我方得知此情報後,派出100多名戰士從新屋灣尾追太平鎮實施營救。部隊經過馬家畈時,與劉文光團後衛部隊接火。偽軍有 400多人,敵眾我寡。一陣激戰,我方犧牲了一個排長,營救沒有成功。左南屏聞訊後,火速給劉文光書寫了一封信讓人送達。當天下午天還未黑,左培仁就被放回來了,籃子裡的東西一件也不少。上述二件事在當地影響很大。
人們讚嘆道:左南屏的聲望真大,連“小日本”(偽軍)、國民黨二區“土頑”都買他的帳。當時,偽十一師及國民黨軍懾於他的威望,都不敢到他家裡來。由此,我們的幹部戰士經常得以住在他灣里及他家裡,大家都說:“在左先生家裡最保險。”新四軍戰士每次住在他家,他都象接待親人一樣地歡迎,周到地安排食宿,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左家三間廳屋是我黨幹部研究工作的所在,一個大院是我們堆放武器、糧食
、軍鞋的地方。我們自衛隊員經常這裡休息學習。同志們擦武器時,他總是微笑地告誡:“小心別走火!”他經常與戰士們一起說笑,講述辛亥革命的崢嶸歲月,指導他們學習文化。戰士們視他為良師益友。我黨幹部們也都很尊敬他,常和他促膝談心,找他商量工作,徵求他的意見,稱他是值得信賴的開明紳士、知心朋友。五師領導多次委託他到敵占區傳遞信件,作統戰工作。他的進步舉動,在地方富戶、紳士中產生了很好的影響,一些頑固的分子也逐漸有所轉變,開始擁護我黨的抗日政策。
左南屏的老伴黃慧華(1986年病故)是我漢中鄉婦女聯合會的積極分子。她帶頭製作軍鞋,而且動員各村婦女多 為我抗日民主政府工作。軍鞋做好後,她親自收集上交。同志們住在她家,她總是不聲不響地到門外觀風。一次,日軍突然竄到灣里,她急忙發出信號,讓同志們從後門陽溝撤退。接著,她進屋將未收拾乾淨的檔案塞在雞籠里。在卷稻草(同志們睡地鋪使用過的)送往樓上時,被一日本兵從梯子上拉下來,說她家住過新四軍,將她帶往日軍兵營。後幾經周折,她才被釋放回家。有一次領導交給她一封重要信件,要求她及時送達四望山。她與侄女左培芳打扮成走親戚的樣子,步行100多里,越過敵、偽、頑重重崗哨,摸黑走了整整一夜,終於完成了任務,受到新四軍領導和同志們的稱讚。
左南屏10歲的小兒子和20歲左右的侄女,在他的教育影響下,積極上進,做了大量有益抗日的工作。戰士們夸左家是“革命家庭”、“戰士們的家庭”,是我軍值得敬佩和信賴的“堡壘戶”。左南屏密切聯繫民眾,待人寬厚,民眾到他家串門,他總是以禮相待,客人到他家很隨便,有賓至如歸的感覺。民眾中流傳他的許多傳奇軼事,至今仍傳誦在廣水市的千家萬戶。
抗日戰爭勝利後,左南屏雖年老體衰,仍以極大的革命熱情投入反內戰、要和平的鬥爭中去,呼籲各界人民制止國民黨搶奪人民勝利果實。由於長期操勞,積勞成疾,1945年11月16日,左南屏不幸病逝,享年63歲。為表達左先生對革命事業做出卓著功勳的緬懷之情,豫鄂邊區和安應縣政府在趙家棚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大會由安應縣長李雨膏主持,中原局、中原軍區首長李先念、許子威等贈送輓聯,到會民眾1000多人。解放後,由李先念主席親自撰寫序言的《中原英烈》還將左南屏的事跡收入第一輯,以永遠懷念這位卓越的愛國抗日知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