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父

巢父

巢父:傳說中的高士,道家前輩。因築巢而居,人稱巢父。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居聊城(今屬山東省),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為巢父葬處,在今聊城市東昌府區許營村西北二里許。聊城縣治曾移此。其墓旁傳為當年巢父遺牧處,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遺牧”。

簡介

巢父巢父

唐堯時的隱士。是陽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賢,山居不營世利,在樹上築巢而居,時人號曰巢父。上古時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人民就在樹上築巢居住以避野獸。傳說帝堯以天下讓給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讓給許由,許由亦不肯受。

相關成語:飲犢上流,

在《漢語成語大詞典》中的解釋是:謂蔑視爵祿名位,風操高潔。

洗耳:

許由結志養性,優遊山林,聽到堯讓位給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了污染,因而臨水洗耳,巢父更以許由洗耳的水為穢濁,不願讓牛在其下游飲水。

遺蹟

據傳巢父隱居聊城,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為巢父葬處,在今聊城市東昌府區許營村西北二里許。聊城縣治曾移此。其墓旁傳為當年巢父遺牧處,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遺牧”。

大禹時封有巢氏的後代建立有巢國(今安徽巢縣一帶),歷經夏、商、周三代,世代皆為諸侯。春秋時期,楚國滅了巢國,巢國的公族後代遂以原國名命姓,稱為巢姓。

記載

巢父像巢父像

晉皇甫謐《高士傳》中記載: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而逃去,於是遁耕於中嶽,穎水之陽,箕山之下

。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也,洗耳於穎水濱。時其友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誰能見之?子故浮游,欲聞求其名聲,污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

帝堯請許由代他治理天下,許由不接受。帝堯又派人去請,讓許由幫他治國,擔任九州牧。然而,許由還是不乾。不乾也罷,居然認為帝堯和大臣的那些話污染了他的耳朵,跑出山洞,來到穎水河邊清洗自己的耳朵。

許由到河邊來洗耳朵,正碰見巢父牽著牛犢飲水。巢父問他幹啥?他便將帝堯要自己當大王、當九州牧的苦訴說了一番。或許,他這樣訴說是想得到巢父的同情,最好能寬慰他幾句。哪料,巢父聽了,不僅沒有同情他,還不屑地說:“假如你一直住在深山高崖,誰能看見你?帝堯肯定也找不到你。你到處遊蕩,換取名聲,現在卻來洗耳朵,別故作清高了!”他數道過許由,牽了牛回頭就走。許由納悶,問他,怎么不讓牛喝水了?巢父頭也不回地說:“不飲了,我真怕你洗過耳朵的水髒了我這牛犢的嘴!”說著,巢父牽著牛犢去上游飲水了。

相關

巢父無家累,緣枝自築巢。

臨流方洗耳,聞響已捐瓢。

舉世皆宵小,丈夫屬爾曹。

山中得逸意,暮暮與朝朝。

文物

許由巢父銅鏡上古三代,人們多以水照面,即用盆盛清水以水面的照影梳妝打扮。後將專為照面盛水的盆稱作“鑒”。不過真正的青銅鏡遠在三代之初(距今4000餘年)就已經出現了,各朝各代均有製作,直到水銀鏡出現後,才逐漸廢棄。青銅鏡的起源很早,傳說中黃帝曾做神鏡寶鏡。並在饒州存有黃帝制鏡時留下的“軒轅磨鏡石”。銅鏡所以被人們喜愛,因它不但光面能照出影像,而且背面的紋飾更具有藝術感染力。今人鑑賞古時銅鏡,主要看它們的製作工藝和裝飾紋飾,而古代銅鏡上的紋飾寓意與配置,至今仍有許多難解之謎。如戰國山字紋鏡,漢代的規矩紋鏡,唐代的海獸葡萄鏡等。

金代洗耳恭聽銅鏡,現藏於遼寧博物館金代洗耳恭聽銅鏡,現藏於遼寧博物館

濟寧市博物館珍藏的這面金代許由巢父銅鏡,直徑12.1、厚0.9厘米,

重580克,鏡為圓形,高沿,背面中間有一鈕。在高山垂柳小溪旁,許由欲掬水洗耳,他的朋友巢父牽牛犢在下游欲飲之。許由,又作許繇,字武仲,陽城槐里人,上古高士隱居沛澤中。相傳堯要把君位讓給他,他逃至箕山下,農耕而食;堯又請他做九州長官,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這類話。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堯讓天下於許由……(不愛而逃去)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濱”。又:“(由)邪席不坐,邪善不食,沒葬箕山之巔,亦名許由山”。堯因就其墓號曰:“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嶽。”許由結志養性,優遊山林,聽到堯讓位給自己而感到耳朵受到污染,因而臨水洗耳。巢父更以許由洗耳的水為穢濁,不願讓牛在其下游飲水。《後漢書·逸民傳》曰:“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

此鏡古樸典雅,製作精良,抓住許由洗耳,巢父牽牛張嘴問話這一瞬間,把這一傳說生動的展現在世人眼前。由於採用了陰刻線淺浮雕的技法,畫面高低起伏,立體感極強,起到了很好的裝飾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