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霉千張
產品產地:崧廈
產品簡介:崧廈霉千張是紹興市上虞市的著名特產,製作歷史悠久,崧廈霉千張具有獨特的風味,它以鮮潔、清香、素淡而聞名,是豆製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廈鎮地處曹娥江口濱海區,盛產優質黃豆;附近海邊產鹽,可提供上等鹽滷;加之當地獨特的製作工藝,故這裡的霉千張品質特佳。
產品歷史: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經出名。據傳清代崧廈鎮有家“蔡萬成水作坊”,所產的霉千張曾被皇宮譽為宮廷“奇菜”。
崧廈霉千張,一名霉千層,產於上虞崧廈一帶。據傳,清代崧廈鎮蔡萬成水作坊所產之霉千張,被宮廷譽為“奇菜”。當時東海普陀山的普濟、法雨、惠濟三大寺院,曾專購崧廈霉千張,以敬香客和雲遊高僧。崧廈霉千張以鮮潔、清香、素淡而聞名,暢銷上海、杭州、寧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地。
紹興人愛吃霉千張,其中尤以上虞崧廈的最出名。上虞人吃霉千張有兩種做法,一是清蒸,保持了霉千張的本味。做法較簡便,蒸前,先將霉千張切成若干小段,放在盤中;注入水,加鹽,稍蒸;食時放點味素,滴幾點香油,就可以上桌了。另一種做法是加上肉末,將肉末鋪在千張上面,隔水蒸,出籠後,再撒些蔥末、味素,霉千張里滲了肉鮮,又成了另一種風味。
作為一款紹興鄉土味極濃的小菜,崧廈霉千張做法較別處更為精細,他們先將上等黃豆磨成漿汁;用文火把豆漿燒熱,鹽滷打花;再傾倒在粗布上,擠出水分,切成長形小條,下墊秈稻稻草,上壓一塊豆板;最後,放在溫暖的地方霉化後,就可以上市了。
崧廈有句老話:“篤碗霉千張,味道賽吃肉”。三年自然災害、“文革”時期,上虞人就是將霉千張當肉吃的。大導演謝晉是上虞崧廈人,對於霉千張情有獨鍾。每次謝導回鄉省親,都要沽一壺老酒,叫上一碟霉千張,邊飲邊品,回味一下兒時的美味。
崧廈霉千張好,有其特殊淵源。崧廈地處錢塘江海口,那裡的土地是由先人圍墾而成的,土質最宜種植黃豆。崧廈人用優質黃豆,上等鹽滷,熟練技巧,做出來的霉千張,不僅醇香撲鼻,而且特別鮮美。相傳,清代乾隆下江南,上虞知縣到紹興府叩見皇上,攜帶崧廈霉千張一盒,獻於皇上。乾隆食後,感覺醇香無比,回味無窮。只是皇上南巡,行程匆匆,不無遺憾地說:“霉千張雖好吃,只是崧廈難到。”想來連皇帝吃了都叫好的食物,一定錯不了。
崧廈霉千張由來
翻開講述崧廈霉千張歷史的鄉土教材,無一例外提到霉千張的祖師爺“蔡萬盛水作坊”,其中還寫到乾隆皇帝南遊到紹興時,品嘗了上虞知縣送來的崧廈霉千張後,在讚賞醇香無比、回味無窮之餘,終因不能前往崧廈鎮一游,遂留下了“霉千張好吃崧廈難到”之嗟嘆。然而此說法卻在崧廈老一輩的心裡留下了一個疙瘩,因為記憶中光緒年間才有的霉千張怎會被乾隆皇帝嘗到?就在多次尋訪“蔡萬盛水作坊”後人和當地多位長者後,崧廈霉千張的“身世”終被揭曉。
七月的一個午後,崧廈鎮躍進橋社區一條逼仄的小街上散發著逼人的暑熱,在當地老者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書本上“蔡萬盛豆腐坊”的原址崧廈鎮內史路48號。然而聞名遐邇的豆腐坊已不復存在,代替它的是由“蔡萬盛水作坊”創始人王紹榮的孫子王百昌經營的一家雜貨小店。65歲的王百昌老人指著改建後的一間小屋如數家珍地說,“這就是我爺爺當年經營的豆腐坊,大概是光緒十幾年時候開的,到現在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83歲的朱文昌老人對霉千張也有一段記憶,“小時候常聽王紹榮老人講他如何發明霉千張的故事。”
在王百昌和當地幾位老人的記憶里,崧廈霉千張就是由王紹榮在一次偶然發現中製作出來的。光緒初年,還只有17歲的王紹榮離開家鄉嵊州到崧廈打工。由於肯吃苦,豆腐坊的老闆將製作豆腐的工藝傳給他,之後王紹榮和堂弟王紹品開了家“蔡萬盛水作坊”。他們製作的千張、豆腐受到民眾的好評,久而久之就傳出了一句順口溜:“崧廈好地方,有廟有祠堂,大街裕豐周恆昌,朝北藥店仁壽堂……蔡萬盛的豆腐坊”。
說起崧廈霉千張的來歷,還要上溯到光緒20年的立秋時節。那一年秋老虎來勢洶洶,正值崧廈鎮的迎神大會,王紹榮製作了大批千張供應寺廟。由於量過多還有剩餘,他只好用豆腐布蓋住放在一邊。第二天,他突然想到千張,連忙掀開布條,卻發現千張已泛出黃點,還散發出一股霉味。但棄之可惜,王紹榮把這些千張切成一寸寬、三寸長的方條,並用稻草將之綑紮,送給鄰居試吃,結果一試就試出了遠近聞名的崧廈霉千張。從此,王紹榮的“蔡萬盛水作坊”開始打出霉千張的牌子,而且將此工藝步步改進。其後兒子、孫子繼承家業,繼續經營水作坊,直到文革後“蔡萬盛水作坊”在視野中消失。
“在我母親口中,也聽到霉千張就是從爺爺手裡做出來的,所以霉千張到現在的‘年紀’並不大,大概也就110多歲吧!而乾隆皇帝品嘗霉千張不過是個傳說而已。”王百昌回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