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世界知識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16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1235964
條形碼: 9787501235964
尺寸: 20.8 x 14.2 x 1.4 cm
重量: 240 g
作者簡介
游博,東南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已在國內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在《和平與發展》上發表《中日關係中歷史認識問題的美國因素》,在《日本學論壇》上發表《冷戰後日本政黨格局變化及對中日關係的影響》,在《社會主義研究》上發表《大國興衰理論述評》。另外,《破解中曰關係困局的應對措施》一文入選由復旦大學主辦的第五屆全國高校政治科學類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參與編寫《大學軍事理論教程》教材一部。
內容簡介
《崛起中的中日關係》分為導論、正文和結論三大部分,主要內容如下:導論主要闡述選題的緣由及意義、研究的現狀、研究的思路與方法、《崛起中的中日關係》的創新與不足等問題。正文的第一部分論述了中日兩國間的歷史認識問題現狀。首先對歷史認識問題的概念作了界定,然後闡述了這一歷史認識問題所表現的四個方面:日本首相及閣僚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否定侵略戰爭性質,美化侵略戰爭;修改和平憲法及自衛隊派兵海外等。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華的十多年時間,中日兩國在東亞地區同時崛起,這在中日兩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在一系列問題上的矛盾開始激化,這些矛盾曾經影響中日關係正常發展,有些矛盾至今尚未解決,這是一段中日兩國關係的磨合期。如今中日關係經過中日兩國領導人的破冰、融冰、迎春、暖春之旅,關係得到很大改善。今天重溫這段歷史,研究存在於兩國間的一系列矛盾、成因及解決途徑,夯實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繼往開來,是研究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正文的第二部分從國際體系層次的視角論述了冷戰結束後東亞地區權力結構發生的變化,指出這一變化是導致中日兩國間的歷史認識問題激化的根本原因。接著具體分析冷戰後日本、中國的崛起。日本因推行政治軍事大國化導致日本整體國家實力上升。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實力增強導致中國整體國家實力上升。同時《崛起中的中日關係》將中、日兩國整體綜合國力的上升作一橫向比較,得出中國綜合國力上升速度超過日本,引起了日本的恐慌與不安,導致兩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分歧增大。最後論述了美國在占領日本期間推行的政策和冷戰結束後在東亞地區推行的外交戰略,是導致兩國間的歷史認識問題激化的另一原因。
正文的第三部分從國家層次的視角論述了冷戰結束後日本國內政局的變化對日本在歷史認識問題上推行強硬政策的影響。筆者認為,冷戰結束後,日本國內政局的變化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日本推行的政治改革打破了自民黨與財界的共生關係,導致財界在日本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時難以發揮有效影響,逐步被邊緣化。二是日本推行的行政改革,外務省不斷受到執政黨和首相官邸的擠壓,在外交決策過程中被日益邊緣化。作為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在這次行政改革的進程中受到沉重打擊,難以在國會內對執政黨——自民黨形成有效牽制。三是日本經濟長期處於低迷狀態,新民族主義興起。日本國內這些重要變化對日本推行強硬的外交政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筆者同時認為,日本文化對冷戰後中日兩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激化產生了重要影響。
正文的第四部分從個人層次的視角論述了冷戰結束後日本在涉及中日兩國間歷史認識問題上一意孤行的原因。筆者認為,個人層次包括日本右翼、日本普通民眾、日本首相。冷戰結束後,日本右翼勢力在歷史認識問題上興風作浪,日本國民對華親近感下降,日本國民整體保守化,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怪人”性格,以及推行帶有強烈小泉特色的外交政策,導致中日兩國間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出現僵持局面。
正文的第五部分提出解決或緩解兩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僵持局面的有效途徑。筆者認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應按現實主義、建構主義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方向拓展思路。在中國方面,從長期戰略目標看,應該從現實主義出發,快速提升自己的綜合國力,注意保持均衡協調發展;從近期採取的措施看,正確對待日美安全同盟,加強中日兩國文化和人員交流,中國媒體對日本國家形象的報導要全面、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中國要抑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在日本方面,向德國學習,坦承面對歷史,取信於中國等亞洲鄰國人民;應回歸亞洲,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做一個民生大國。從中日雙方看,兩國還應同時推動東亞共同體的建設,在東亞的多邊合作進程中推動雙邊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緩解或解決。
結論對上述主要觀點進行了總結,並對未來一段時間兩國關係的發展前景作了展望。
目錄
導論
一、選題意義及研究現狀
二、研究的重點、難點及創新之處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四、全書結構
一、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
(一)日本首相及閣僚政要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1.首相及閣僚政要參拜靖國神社
2.首相及閣僚政要參拜靖國神社的藉口
(二)教科書事件
1.戰後以來日本修改教科書風波
2.日本修改教科書在國內外造成的影響
(三)否定侵略戰爭性質,美化侵略戰爭
1.關於日本對華戰爭的性質
2.冷戰後日本對戰爭責任問題的認識
(四)修改和平憲法及自衛隊派兵海外
1.日本政壇圍繞修憲、護憲之爭的歷程和改憲派的政治主張
2.日本積極參與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3.制定自衛隊派兵海外的法律和自衛隊走出國門
二、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解讀——國際層次的視角
(一)冷戰後東亞地區權力結構發生了變化
1.冷戰後日本的崛起
2.冷戰後中國的崛起
3.冷戰後中日兩國國家實力對比
(二)冷戰後中日兩國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矛盾激化的美國因素
1.美國在占領日本時期推行的政策
2.冷戰後美國強化與日本的安全同盟
三、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解讀——國家層次的視角
(一)冷戰後日本推行的政治改革對中日兩國間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二)冷戰後日本推行的行政改革對中日兩國間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三)冷戰後日本經濟低迷,新民族主義興起及其對中日兩國問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1.日本經濟低迷的主要表現
2.日本經濟低迷、新民族主義興起及其對中日兩國間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四)日本文化對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1.集團意識
2.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3.天皇信仰與天皇崇拜思想
4.日本的恥辱感文化
四、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解讀——集體一個人層次的視角
(一)冷戰後日本右翼勢力的發展及其對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1.冷戰後日本右翼勢力的發展
2.右翼勢力對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二)冷戰後日本國民整體保守化及其對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1.冷戰後日本國民整體保守化
2.國民意識整體保守化對中日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三)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性格、價值觀念和所推行的外交政策對
中日關係中歷史認識問題的影響
1.小泉缺乏正確的歷史觀
2.小泉的行為特徵是善用媒體造勢,在國內獲得強大的民眾支持
3.小泉首相在涉及中日兩國關係中的歷史認識問題上推行的政策
五、中日關係中歷史認識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中國應實施的長期發展戰略
1.要提升自己的綜合國力
2.要注意綜合國力的綜合平衡、協調發展
(二)中國近期應採取的措施
1.正確對待日美安全同盟
2.加強中日兩國文化和人員交流
3.繼續加強與日本的經貿往來
4.媒體對日本國家形象的報導要全面、客觀公正、實事求是
5.要抑制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
(三)日本應學習德國,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侵略歷史
1.對德國的戰爭罪責和二戰歷史明確表態
2.向被害國和被害民族支付巨額戰爭賠款或賠償,以各種方式表明認罪立場
3.努力改善與曾遭受納粹侵略之害的國家的和解
4.德國在國內還採取一系列措施來表明對歷史問題的正確認識
(四)日本應改變外交上緊跟美國的政策,回歸亞洲,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
1.日本不要過分倚重日美軍事同盟,要回歸亞洲
2.日本不要做政治大國,要做民生大國
(五)中日雙方應共同積極推進東亞一體化建設,在多邊進程中推進中日雙邊關係的發展
1.加強東亞區域合作的時代要求和具備的有利條件
2.目前東亞一體化進程的現狀與問題
3.中日兩國應共同努力推動東亞區域合作進程
結論與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