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規劃
1958年省水電設計院就對漳江流域進行勘探、規劃。1972年9月,省水電局下達“峰頭水庫工程計畫任務書”,1973年4月,省水電局召開現場選壩會議,提出選壩報告,6月上報初設。1974年,水電部會同省、地有關部門在現場進行審查,提出審查會議紀要。1975年8月,省水電設計院完成補充初設;9月,省水電局進行初審、並會同省計委上報補充初設;1975年11月26日,水電部同意動工興建。水庫建設
1974年11月工程開始籌建,由於管理體制和投資政策的變化,工程施工大致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1974~1979年由地方自營、投資按民辦公助,主要完成的工程項目為:(1)場內外施工道路19公里及壩後40米跨砌石雙曲拱交通橋;(2)風、水、電及混凝土拌和系統;(3)開闢新林及寶石料場;(4)搭蓋工棚3.25萬平方米;(5)大壩左岸開挖長170米的臨時輸水洞,供向東渠水量;(6)填築大壩上下游施工圍堰及庫區公路改線1.2公里;(7)完成大壩基礎開挖工程量的95%,壩體砌築量的7.5%。第二階段從1979年11月6日由省水電工程局按批准的修改概算進行承包施工,直至1989年12月工程基本竣工。完成主要工程項目為:(1)壩基開挖和防滲、固結處理;(2)壩體砌築30.36萬立方米;(3)壩體右岸鞍部處理;(4)壩後右岸渠道電站及開關站土建和機電設備的施工、安裝和調試。
峰頭水庫大壩1986年初基本建成,同年3月16日封堵蓄水,右岸渠道電站1987年3月1日發電。溢洪道弧形門、檢修門、啟閉機房的安裝和施工於1989年12月完成。1993年4月省、地、縣組織驗收
水庫樞紐
峰頭水庫樞紐工程施工期長達15年之久,工程最終批准總概算為5534.31萬元,實際到位資金為5491.29萬元,其中:中央及省撥款5411.29萬元,地方自籌25萬元,銀行貸款55萬元。驗收交付使用的固定資產值5491.29萬元。工程完成總土石方217.33萬立方米,使用水泥64870噸、鋼材2960噸、木材14888立方米。水庫總庫容1.77億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19億立方米,死庫容0.32億立方米,按1%洪水設計,0.1%洪水校核,庫區淹沒耕地5694畝,遷移人口11770人。
大壩
大壩為混凝土砌石重力壩,最大壩高60.1米,砌體量30.36萬立方米,為省內目前最大的砌石重力壩,壩長348米,帷幕灌漿3520米,排水孔101孔1320米,檢查孔29孔570米,固結灌漿5445米。輸水建築在大壩右壩段壩內,埋設直徑為3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最大放水流量為29立方米/秒,設鋼質弧形門和50噸螺桿啟閉機操作。溢洪道
溢洪道設在壩體中部,為WES形溢流堰,分五孔淨寬60米,安裝5扇12×10米鋼質弧形門,配五台50噸電動卷揚機,最大泄量為4200立方米/秒。壩後電站
右岸壩後渠道電站,裝機2×1250千瓦。水庫原設計灌溉面積為23萬畝,1985年經省核定為16萬畝,為此水庫管理局利用原大壩左岸泄空管興建一座裝機5000千瓦的電站。
水庫效益
峰頭水庫樞紐工程,是以灌溉為主,結合供水、發電、防洪等綜合利用水資源的大型水利工程。工程自1987年3月投產,至1990年,水庫已調蓄水量20多億立方米,供向東渠水量9億多立方米,壩後右岸電站發電2400萬千瓦·時,對雲霄、東山兩縣的農田灌溉和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供水發揮巨大的作用。水庫蓄水之後,對城關防洪發揮控制性的作用,此後再未受災。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東山縣外向型農業和經濟的發展,水庫將發揮愈來愈大的基礎產業的作用。峰頭水庫梯級電站
峰頭水庫壩後電站
峰頭水庫壩左電站在峰頭水庫左岸壩後,1993年秋動工,1994年1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5000千瓦,年發電量2158萬千瓦時。峰頭水庫壩右電站在峰頭水庫右岸壩後,1995年秋動工,1996年2月建成投產,裝機容量2×1250+1×4000千瓦,年發電量820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