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引侗寨
岑引侗寨地處半山坡,住宅榜山而落,岑引侗寨民俗文化濃郁,侗族歌舞源遠流長,戲曲文化燦爛,能出文藝能人。全村各寨各有老、中、青、少八支侗族大歌合唱隊,侗戲班子八支,蘆笙表演隊三支,青年對唱琵琶歌曲記錄876首,敘事類琵琶歌傳承人3人;1986年,岑引人陸俊蓮女士與其他8名女歌手組成的貴州侗歌合唱團參加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侗族大歌在西方獲得很大的認可,被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
岑引侗寨有鼓樓共1座,侗寨建鼓樓,是吉祥的象徵,興旺的標誌,由全寨人集資修建。
鼓樓的作用有:一是侗寨的標誌;二是侗族族姓的標誌;三是侗族民眾休閒的場所;四是年輕人社交的場合;五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六是村民集會議事的要地;七是傳遞信息或報警的工具;八、傳統祭祀,每年正月初八踩堂祭薩。
侗寨鼓樓是侗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公共建築物,是侗寨的標誌。在侗族南部方言區,幾乎村村寨寨都有鼓樓,是侗寨風光的一大特色。鼓樓具有歷史悠久、造型美觀、結構獨特、用途多樣等特點,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和民族民俗文物價值。
岑引寨鼓樓高約20餘米,系用16根大杉木構成骨架,造型採用逐層內收梁方和金瓜柱支撐著層層挑出的屋檐,檐口採用人字形斗拱結構,不用一釘一鉚全系杉木穿榫構造而成,榫卯構造銜接無縫。全樓為9層,為四角攢尖頂,檐上鋪小青瓦,屋脊白石灰抹成,翼角高翹,每一檐角,分別泥塑獅、虎、兔、鳥等動物.一、二層檐間正面中央,泥塑“二龍戲珠”,層層檐下屏坊,磨灰描繪各種故事人物山水,花木動物等壁畫。底層大柱,抱柱楹聯,反映侗家人熱愛和平、熱愛美好生活的心聲。
基礎建設
近年來,岑引村共完成人畜飲水、消防工程,建成農用便道。全村退耕還林取得可喜成效,同時湧現出了一大批農業種(養)殖示範戶,為全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兩年內完成了停車場建設、戲台興建等基礎設施,通組公路正持續開通,特色旅遊村寨雛形初顯。基礎配套逐年完善,也極大地改善了居住環境和旅遊環境。擁有樸素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氣息的岑引,在全體乾群的不懈努力下將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而逐步步入小康。岑引全村將緊緊圍繞侗族文化創新休閒旅遊目的地的為目標定位,迎接新時代奮勇前進。
民俗文化
岑引村是歌舞之鄉,寨上有侗歌隊、侗戲班。每逢節日或賓客臨門,侗族民眾歡聚於鼓樓、歌坪,舉行"踩歌堂"、“唱侗戲”等民族文娛活動。歌類尤其出名,有侗族大歌、蟬歌、踩歌堂、攔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酒歌、情歌、河歌、敘事歌、童聲歌等。侗歌聲調婉轉悠揚,旋律優美動聽,尤以多聲部混聲合唱扣人心弦。每隔一年於中秋節舉行一次的蘆笙會,主、客競相吹奏比賽,笙歌陣陣,熱鬧非凡,極為壯觀。
公共事業
近年來,岑引村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岑引在保留原汁民族風味的同時,也積極學習先進文化思想,破除落後的傳統封建迷信,移風易俗。這幾年來,在村領導班子的倡導下,本村的婚喪嫁娶等能做到一律從簡、勤儉節約,不大操大辦。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視、電話等家用電器已在當地得到普及,無線網路、Wi-Fi、網路和行動網路接通。成立農民文娛隊,有計畫地組織村民開展民眾性文娛活動,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全村呈現出敬老愛幼、家庭美德、贍養老人、鄰里和睦等良好的社會風尚。成立黨員幫扶隊,幫助“計生困難戶、“外出務工未返鄉戶”、“孤寡老人戶”乾農活、辦實事。岑引村黨支部在上級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村幹部和民眾的協力奮鬥下,岑引村正在全力抓好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發展,最終實現岑引的全面繁榮和興盛,力爭把岑引村建設成為一個彰顯侗族民俗文化、和諧的、進取的、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
旅遊資源
近年來,隨著黎平機場航線加密,廈蓉高速公路、黎洛高速公路、三黎高速公路、貴廣高速鐵路先後建成投運,極大地拉近了岑引村與外界的距離。岑引村距離肇興侗文化旅遊景區27公里,距離從江高鐵站32公里,距離廈蓉高速入口20公里;成為了4A景區1小時裡程的輻射範圍,進入珠三角5小時經濟圈。今後,岑引村將成為肇興侗文化旅遊景區周邊重要旅遊承載區。岑引村地方飲食多酸辣,較開胃,主要有醃魚、醃肉、牛癟火鍋、原汁酸湯、茶油早餐等特色菜品;
當地耕種的梯田多沿山勢分布,常為雲霧繚繞。每到春天,油菜花開時節,景色誘人。
有當地出名的景點“三龍搶寶”“石菩薩”“蝙蝠洞”,旅遊資源有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