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山行
青櫪林深亦有人 ,一渠流水數家分 。
山當日午回峰影 ,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捨出 ,繰絲聲隔竹籬聞 。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 。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青櫪(lì):一種落葉喬木,亦稱櫪樹。深:一作“疏”。
⑵分:分配,分享。
⑶回:一作“移”。日午:中午。
⑷從:一作“沖”。茅舍:茅屋。
⑸繰絲:煮繭抽絲。
⑹不惜:不顧惜;不吝惜。島云:白雲飄浮山間,有如水中島嶼。
白話譯文
青青的櫪樹林的深處也住著人,一條小溪由幾戶人家共享同分。
高山在正午時分峰影已經移動,草葉上沾著泥痕因剛跑過鹿群。
蒸煮茶葉的香氣從茅屋裡冒出,繅絲的聲響隔著竹籬也能聽聞。
在路上遇見了買藥歸來的山客,心甘情願隨他進入如島的白雲。
創作背景
項斯生當唐末亂世,自覺懷才不遇,壯志莫酬。他除做過小官丹徒縣尉外,隱居山林達三十年,對山間的四時晨昏、風雲草木極其熟悉。這首《山行》,便是寫山村野景。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起筆展示山間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脫。“亦”字表明此處櫪木雖已蔚成深林,但並非杳無人煙,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詩人並不正面說“亦有村”,卻說一條溪水被幾戶人家分享著,這就顯得出語不凡。這裡一片櫪林,一條溪水,幾戶人家,一幅恬美的山村圖都從十四字繪出。次聯寫景更細。詩人用“點染法”,選取“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寫出極不尋常的詩境來。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一經“回峰影”渲染,那一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蕩漾的美姿,立刻呈現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一經“過鹿群”渲染,那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帘。“點染”本為中國畫的技法,一點一染,淡濃、遠近、深淺不同,景象更活現紙上。詩中“點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見奇特,奇特又出於平凡,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如果單說“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就索然無味,即使單說“回峰影”、“過鹿群”也平淡少興。只有前用四字先“點”,而後用三字加“染”,於是這一聯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富有動態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聯里,詩人準確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與抽繭來開拓詩的意境。巧妙的是,詩人並未直說山村農民如何忙碌於撿茶、分茶、炒茶和煮繭、退蛹、抽絲,而只是說從茅舍升出裊裊炊煙中聞到了蒸茗的香味;隔著竹籬聽到了繰絲聲音,從而使讀者自己去領略農事豐收的盛景。這裡,詩人創造的意境因藉助於通感作用,產生了一種令人倍感親切的氛圍。
按照詩意發展,尾聯似應寫詩人走進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當詩人走著走著,邂逅賣藥材回來的老者,便隨同這位年老的藥農一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雲中去。這一收筆,意味深長,是詩旨所在。“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詩人不投身熱氣騰騰的制茶抽絲的山村,而遁跡空寂的雲山的苦衷。他在另一首詩里寫道:“獻賦才何拙,經時不恥歸”(《歸家山行》),這裡說的“不恥歸”,同樣表現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隨入島雲”,作為末句似收而未收,餘韻繞樑。
這首詩的特點是構思奇巧,移步換形,環繞山中之行,層次分明地寫出作者在村里村外的見聞。寫景,景物明麗;抒情,情味雋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實是一首佳作。
名家點評
明代金聖歎《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青櫪林,看他出手下一“深”字,先寫意中決道無人,則於林行盡處,忽見數家,便自然有一“亦”字跳脫而出。此所謂雖一句之中,必有沉鬱頓挫之法也。三,“回峰影”寫佇看甚久;四,“過鹿群”寫更無行跡。看他只是四句詩,乃忽寫無人,忽寫有人,忽又寫無人,真為清絕出奇之構也(首四句下)。前解寫山,後解寫行。若將焙茗繰絲,解作山中清事,即隨手再下數十餘聯,豈得遂畢。須知今是入山閒行之人,一路迤邐,無心所經,猶言焙茶一家也,繰絲又一家也。既而藥客追隨,行行遂深,寫儘是日心頭閒暢也。
清代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此便是無事閒行、探幽選勝之作,與前篇(按指《宿山寺》)筆墨截然兩樣也。看他起手先作波折,全妙在“亦有人”之一“亦”字。蓋“青櫪林深”,自外望之,初不意其中有人也;及行到深處,則見流水一渠,數家分汲,始知不是空林,故曰“亦有人”。若論文理,此三字本該在“回峰影”之下,今偏要插在“一渠水”之上,正是其筆勢跳脫處,後人最所宜學。三四“回峰影”,寫峰影未回之先,我已在此;“過鹿群”,寫鹿群已過之後,我方到此。至五六之“蒸茗氣”、“繰絲聲”,則又是已逢藥客相隨深入處之所見所聞,卻先偷筆倒寫在前,此乃唐人一定之法,後人所未知也。
作者簡介
項斯,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約836年)前後在世。字子遷,江東(今浙江台州)人。初隱朝陽峰,枕石飲泉,長喔細酌,凡三十餘年。開成之際,聲價藉甚,特為張籍所賞。楊敬之曾贈以詩云:“幾度見君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其名益彰。會昌四年(公元844年)始獲一第。仕為潤州丹陽縣尉,卒於任所。明人輯有《項斯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