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梅仙元宵龍燈節,從清嘉慶元年至今已200多年,一直延續下來,成為遠近聞名...
梅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湘北古鎮。漢代梅福隱居姜源嶺下修練成仙,所以有梅仙之稱,可見梅仙的地名起源漢代,漢唐以下歷代更改治屬與地名,而梅仙一直未曾改,至清朝乾隆35年行政區劃作了調整,梅仙劃歸南江鄉。梅仙為十一都,轄雙龍橋、冷水坑、石塘、梅仙、板口、汪坪、大洲、哲寮、柘莊、龍洞。
民國2年9月,縣治劃全縣為東、南、西、北四個鄉,梅仙屬北鄉,下設段,北鄉轄全美段(石塘、石嶺)、高義段(東皋、柘沖)、尖山段、柘莊段、扶社段、哲寮段、梅仙段、大洲段。
民國20年改段為團、民國24年調整為鄉、民國26年全縣調整為300個保,實行保甲制度。梅仙改制為梅福鄉,下轄梅仙等九個保。
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梅福鄉改梅仙辦事處。
1958年成立梅仙人民公社,下轄大隊和生產隊。
1961年又恢復梅仙行政區的建制,下轄人民公社。
1986年梅仙區直轄梅仙鎮、柘莊鄉、大洲鄉、團山鄉。
1995年政令撤區並鄉,縣政府將大洲劃出,新建大洲鄉,梅仙與團山、柘莊合併,新建梅仙鎮。團山、柘莊、梅仙分別設定三個管區委員會。
梅仙全鎮總人口為6.5萬人,耕地面積3.51畝,山林面積18.9萬畝
2005年,撤銷三個管區機構,實行按線運作,全鎮共有36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
梅仙,有其優勝的自然條件,田園廣闊,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大風不風,大旱不旱,大水不水。可謂豐年既飽,歉歲不飢,是世世代代的梅仙人在這塊吉祥溫馨的土地上休養生息的好地方。
梅仙,青山綠水,風景優美,漢代徐安真、陳希烈、劉光謙、白琪四大侍郎,避安史之亂,隱居梅仙大洲,至今有四隱堂遺址,四隱堂天然奇秀,佳氣蒸騰,與梅仙姜源嶺九井梅源洞的風景相比,也在伯仲之間,九井梅源洞為漢朝梅福燒丹鍊汞、羽化成仙之地,正德皇帝與鳳姣小姐花坪奇遇,成為千古佳話,也在侮仙,倘者不是名區勝地,又怎得有高人顯客遊方斯域,正所謂龍行一步,百草皆青,自此彈凡小區而名滿瀟湘,此又所以品位尊隆,淵源神秘,鍾靈毓秀,一代代英才輩出,清末李小丹、彭晏忱文才邁眾,都是顯宦,民國時期有邱維達、顧隆筠、徐三才、胡光武、彭澤偉等皆膺軍中將帥、抗擊倭寇,屢建戰功,中華共和國建立,曹瑛、秦化龍、李柏桃三星拱照,光輝史冊,近如陳滿生、唐白玉、劉國權、胡孟軍、彭懷安、舒答文、朱維成、凌藎臣等軍政大員,都是在梅仙這方神聖的樂土上孕育出來的天之驕子,他們為國為民,在各自的崗位上奮鬥馳驅,而且對家鄉事業也倍切關心,不忘支持家鄉的建設與發展。
梅仙,交通縱橫、水陸兩便,明清時代,尚未開發公路,有昌江水運,商貿貨財悉從江溪轉運,上至南江,下至汨羅,可稱人貨穩便,民國34年,政府為抗戰需要,開闢長沙至武漢的公路,即今時的106國道經過梅仙區域,南起顏思嶺,路程將近五十華里,此路一開,當時不但對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戰爭起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對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空前的方便,尤其近幾年來的道路建設飛速發展,106國道改造順利竣工,通平高速公路全面進入施工高潮。村村有公路,道路縱橫交錯,形成網路,內部四通八達,而且大部分村的公路,實行了水泥硬化,對外交通十分方便,以梅仙集鎮為中心,北至武漢、南至長沙、西至岳陽,每天車流頻繁。由於擁有交通優勢,凡是本地區的產品,如石灰、長石、木材、楠竹、稻穀、黃豆等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向境外,為梅仙經濟快速發展的創造了條件。
梅仙是一個知名的文化之鄉,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重視教育、尊重文化,科舉時代的舉人秀才,代有人才,近代彭澤陶先生為名教授,新時期培養出來的教授,博士如秦傲松、徐升等知名中外,數以千計的文化精英為家鄉增光添彩,既是他們人生的光環,也是梅仙這方母土的尊榮。梅仙名勝多,景物多,正是其古香古色的文化內涵。“梧桐暮雨”為平江八景之最,“凌霄塔”在哲寮一柱擎天,“石塘寺”漢宋淵源,更有試劍石、龍困凼、珍珠膽等豐富的文化古蹟,使梅仙的歷史品位,光芒而神秘,當你的足跡走進梅仙,你會深深地感受到這裡的山川秀美和厚實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