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邁爾斯的海

少年邁爾斯的海

《少年邁爾斯的海》是由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作者是美國的吉姆·林奇。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少年邁爾斯的海(與《三杯茶》同獲文學大獎,最深情動人的成長小說)
著者:(美)吉姆·林奇
譯者:殷麗君
出版: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開本:1/16
印張:18
版次:2010.4
書號:978-7-5463-2312-1
定價:25.00元

內容簡介

與《三杯茶》同獲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獎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台灣誠品書店 聯合推薦
現代版的《麥田守望者》!2010年最深情動人的成長小說!
我之所以比一般人看到更多,只因為我是唯一在看的人……
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夏天,個子矮小、迷戀海洋的十三歲男孩邁爾斯,在一個月光明亮的夜晚,與一隻瀕死的巨魷不期而遇。這僅僅是一系列不尋常事件的開端,地震、大潮,一件件被他預言成真的事件,使邁爾斯被視為具有神力、能與海洋對話的先知,受到眾人瘋狂的崇拜,一場場荒唐詭異的鬧劇逐一上演。邁爾斯是如何洞悉海洋的點滴變化?當海洋持續展現它的神秘之時,邁爾斯能否守住心中的秘密,阻止海洋對他的背叛?

作者簡介

吉姆·林奇,美國華盛頓州人,多次獲得國家新聞獎項,曾在《俄勒岡州人》雜誌擔任記者的工作。他的處女作《少年邁爾斯的海》在呈現海洋魔力的同時,讓人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並大膽嘲弄了人類的盲從。這部小說被譽為近代最值得一讀的海洋小說,廣獲各方好評,不僅獲得2006年“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書卷獎”,還被英國“理察&茱蒂”讀書俱樂部選為2006年夏日閱讀書籍。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邊境之歌》也入選了2009年美國亞馬遜年度好書榜。

編輯推薦

迷戀海洋的男孩,夏夜裡發現巨魷的奇遇
即將告別的年少時光,將與海洋永遠守候著他
與《三杯茶》同獲太平洋西北獨立書店獎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台灣誠品書店 聯合推薦
現代版的《麥田守望者》!2010年最深情動人的成長小說!

媒體推薦

魅力不可擋的小說!豐富的寓意,以詩意裝點的氛圍,真誠卻不失幽默。”
——《洛杉磯時報》
“這個故事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讀者可以重新思量我們和自然界的關係。”
——《華盛頓時報》
“詩意、內斂、晶透、令人折服的小說!”
——《泰晤士報》
“這是現代版的《麥田守望者》。我們敢說,你只要打開讀了它,鐵定會放不下來……”
——英國最受歡迎的 “理察&茱蒂”讀書俱樂部
“一本優美且敘事風格創新的處女作……吉姆·林奇以強烈的故事性及鮮明的人物,讓這本以海洋為背景的小說,將科學與詩的意境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紐約時報》
“這本小說由邁爾斯的經歷引出一幕幕神秘、未可預知、荒唐可笑而又駭人的事件,它直指我們的心靈深處,開闊我們看待自然的眼光,是一本超越讀者年齡界線的傑出作品。”
——《學校圖書館期刊》
“《少年邁爾斯的海》是這么的令人迷醉,它就像一個可以豐富多變的萬花筒,給予讀者多面向的思考角度。你完全無從抵抗邁爾斯的世界,一件又一件預言成真的驚人事件,在作者吉姆·林奇筆下具有十足的說服力,讀起來相當過癮!”
——《舊金山紀事報》
“吉姆·林奇以這部充滿隱喻的小說提醒人類的自以為是,他獨特的說故事技巧,對於那些喜歡探索新奇小說的讀者而言,必然是一大收穫!”
——《好書指南》
“太驚訝了,它竟然是作者的第一本小說!實在是相當精彩、耀眼!”
——《O,歐普拉雜誌》
“這本讓人驚艷的小說融合了《殺死一隻知更鳥》和《寂靜的春天》兩本經典文學作品的精神。如果小說是個發光體,來自《少年邁爾斯的海》的光亮必然會照耀你的書架!”
——俄勒岡州尤金市,《記錄衛士報》
“就像《深夜小狗神秘習題》的男孩主角一樣,邁爾斯既是個天才,但也敏感、單純,生活中擁有許多無可解決的難題。他是個相當吸引人的角色,他的經歷也絕對令你難忘!”
——《邁阿密先鋒報》
“這本小說出現在許多讀書俱樂部的書單里,一點也不讓人驚訝,它是這么動人,卻沒有半點矯揉造作。”
——《底特律自由報》
“無論你對海洋的主題有沒有興趣,你都能在這本不凡的傑作中獲得獨特而美妙的閱讀經驗!”
——《出版家周刊》

推薦序

海灣里的一齣戲
作家/廖鴻基
美國西北角的一個峽灣,成為了這本書的舞台;一個十三歲男孩的暑假,他在這海灣里的腳跡與船痕共同演繹了這則故事。作者在書中借一名記者的話為這則故事下了簡單的註腳——這只是一則關於某個小男孩不斷在峽灣區發現新奇玩意的故事而已。
但是,被喻為美國最偉大的自然文學作家,蕾切爾·卡遜,她的魂魄、她龐博的自然知識及對海洋洶湧不絕的情感,藉由小男孩還魂貫穿在整本書里。對照小男孩在潮間沼地上的許多離奇發現,或許可以用蕾切爾·卡遜在接受“美國國家圖書獎”時所說的一段話來說明原因。她說:“如果我的書中有關於海洋的詩,那並非我刻意放進去的,而是在真心誠意地描寫海洋時,沒有人能夠不用到詩。”
小男孩視蕾切爾·卡遜為偶像,熟讀她的每一本書,凝視大海,對海洋有著無止境的好奇。每天,他至少用數個小時在退潮的沼地上看、聽和觸摸,如此的融入、體驗和觀察,加上書本得來的知識,讓他成為這道峽灣的生態專家。他自己說的:“我之所以比一般人看到更多,只因為我是唯一在看的人。”這和蕾切爾·卡遜所說的“詩”的置入,是一樣的道理。
故事裡安排了許多人物,作者顯然意有所指地刻畫了其中每一個人物,各自代表了現代多元社會的多個層面:盲目的民眾;推波助瀾的媒體;青少年的茫然、迷失及對生命的好奇;相當社會化的法官;僵硬的科學家及官僚;寧願相信神話的密教人士及能力有限的智者先知……
“我們總是看到自己想看的事”、“大部分人想看的是美麗怪誕的事物”,不同的層次,產生不同的視野,小男孩之所以離奇甚至傳奇,不過是因為他親臨現場,並且看見及聽見。當記者問他,為什麼你似乎常在海灘上發現奇妙的生物呢?他的回答直接而有力:因為我一直在看,這裡有太多東西可以看。這讓我想到一句話:命運隨時都在敲我們的門,我們必須先學會聆聽,聽見了、聽懂了,才會去開門迎接命運。
生養我們的環境,隨時都在告訴我們一些訊息,而我們“看見與聽見”的能力似乎越來越少。小男孩只是能夠看見和聽見海洋的平凡人,他無意間講出“也許地球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就被媒體誇大解讀為“海灘對小男孩說話”;被密教人士宣揚為“小男孩的頻率有可能與神相通”。茫然的社會都對神秘的事物興趣大發,因而引發了一連串荒謬離奇的情節。其實,就像智者聽說的:我們長大後都喪失了這種技巧,所以必須重新學習。
儘可能去看吧,蕾切爾·卡遜說過:我們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看”。
這本書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因為人與環境日愈隔離而產生的種種怪誕情節外,作者還以柔軟的故事串聯且包含了大量的科學知識,而又相當幽默地嘲諷了人世的淺薄和科學的僵硬。“人類總覺得自己什麼都知道了,而科學正是對所有已知事物的解釋”、“科學家只是決心將所有事物的魔力都榨得一乾二淨”;當小男孩無意間發現了海灣里的入侵生物,媒體報導後,科學家克拉馬教授對小男孩說:“你知道嗎,這讓我和州政府看起來都有點蠢。”蕾切爾·卡遜雖然是本書的魂魄,作者也不忘稍事消遣:“看吧,就算是蕾切爾·卡遜,也不是什麼都懂。”
人類對大自然的知識實在少得可憐,即使是科學也常常出錯;“連一滴海水中發生了哪些事我們都不了解,我們當然也不了解所有的事。”世界是如此廣博,實在不應僵硬地以為我們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暑假將結束前,小男孩說,這個夏天他學到了一件事——“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也學到了“生命是必須獨自面對的事,不管是幫人還是被幫助,那都是有限的”。
最後,節錄蕾切爾·卡遜的一段話代表這本書的精神——
海之濱,生命的戲劇曾經在此,上演它初登入地的第一幕戲,或甚至只是揭開序幕。在此,演化的力量至今仍運作不息……在此,生命面對這世界上的宇宙真理,如此奇景猶如水晶般透明清晰。……所以,現在聯結了過去和未來,所有活著的生物都與他周圍的一切有所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