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錯誤,大發明:40個發明的小故事

小錯誤,大發明:40個發明的小故事

《小錯誤,大發明:40個發明的小故事》講述影響並改善我們生活的物品,在發明時都有一段妙趣橫生同時也充滿啟示的故事。你可知道:早餐桌上常見的麥片,是有人無意間把稀粥濺到爐子上烤成的?風靡全世界的玩具——溜溜球,以前是打獵工具?而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是科學家泡澡時靈光一閃誕生的偉大發現?別懷疑,世界上有許許多多重要的發明和發現,都是從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中得來的!微波爐、電話、醋、爆米花、風箏、塗改液……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許多大發明和大發現,最初來自偶然的小錯誤。誤打誤撞的發明,其實是執著探索的展現,改變了歷史,也改變了人類生活。《小錯誤,大發明:40個發明的小故事》告訴孩子:只要留心生活中的小錯誤,從錯誤中尋找有價值的東西,就會激發創造潛能,也會成為小小發明家。原來推敲錯誤本身,已邁入發明創造之路。故事生動活潑,具有科學啟迪性,再配上國際著名插畫家極富想像力的插畫,極適合孩子閱讀。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夏洛特·福爾茨·瓊斯(Charlotte Foltz Jones) 繪者:(美國)約翰·歐布萊恩(John O’Brien)
夏洛特·福爾茨·瓊斯(Charlotte FoltzJones),美國當代作家,曾在雜誌上發表過數百篇文章,著有《小錯誤,大發明》《小意外,大發明》《教養獨生子女的秘訣:》以及《科羅拉多的野花>等。她認為,雖然自己在烹飪和園藝上所犯的“錯誤”並沒有為她帶來太多驚喜的結局,但是世界上仍不斷出現許多因意外而產生的偉大發明,這也是激發她凡事勇於嘗試,並完成寫作的原動力。
約翰·歐布萊恩(John O’Brien),美國當代插畫家,畢業於美國費城藝術學院,插畫以幽默有趣著稱,作品廣見於兒童刊物及圖書,代表作有《聖誕節的十二天假期》等。目前專任《紐約客》美術設計,經常為該雜誌繪製封面圖。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很多人認為科學發明很難,但讀了本書會釋然。這裡提到的每一個發明最初都是無意的,甚至有很多發明直到套用多年後才廣為人知。從溜溜球、冰棒、可口可樂、麵包圈等我們熟悉的物品,到偶然產生的地名,本書將滑稽的水彩插畫、有趣的故事、科學方法和軼聞融為一體,非常值得閱讀。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一本非常棒的書,知識性、趣味性十足……作者對於發明史津津樂道,梳理出關於衣、食、玩、用等方面的大量發明趣聞。
——美國《書單雜誌》
滑稽的漫畫和語言描繪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泥彩蛋、青黴素、褲腳的翻褶等物品背後的發明故事。
——美國《出版人周刊》

名人推薦

很多人認為科學發明很難,但讀了本書會釋然。這裡提到的每一個發明最初都是無意的,甚至有很多發明直到套用多年後才廣為人知。從溜溜球、冰棒、可口可樂、麵包圈等我們熟悉的物品,到偶然產生的地名,本書將滑稽的水彩插話、有趣的故事、科學方法和秩聞融為一體,非常值得閱讀。
——美國《學校圖書館期刊》
一本非常棒的書,知識性、趣味性十足……作者對於發明史津津樂道,梳理出關於衣、食、玩、用等方面的大量發明趣聞。
——美國《書單雜誌》星際推薦
滑稽的漫畫和語言描繪了我們司空見慣的泥彩蛋、青黴素、褲腳的翻褶等物品背後的發明故事。
——美國《出版人周刊》

圖書目錄

1 好吃的東西
現烤熱麵包
乳酪
碎朱古力餅乾
可口可樂
麵包圈
法奇軟糕
蛋卷冰淇淋
楓糖漿
冰棒
薯片
三明治

茶包
2 醫學新發現
阿司匹林
導盲犬
青黴素
X光
3 好玩的玩意兒
飛盤
儲錢罐
泥彩蛋
會下樓梯的彈簧圈
4 意外的新發現

玻璃
玻璃吹製法
安全玻璃
會漂浮的香皂
衛生紙
便利貼
防污劑
硬化橡膠
5 地名的由來
緬因州班戈市
田納西州傑利科市
比薩斜塔
阿拉斯加州諾姆市
南達科他州:地理界線畫錯了
6 身上穿戴的行頭
灰姑娘的玻璃鞋
魔術貼
緊身連衣褲
牛仔褲
褲腳的翻褶
美國發明家名人堂
參考書目

序言

最偉大的發明家,除了“偶然”還有誰?
——馬克·吐溫
正如馬克·吐溫所言,“發明”這檔子事,有時是很不可思議的。
你可以說,它們是偶然的,也可以說是錯誤造成的,甚至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然而,如果你知道真相的話,必定會大吃一驚。因為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的許多偉大發明或發現,往往不是刻意造成的,反而是出乎意料,完全不在計畫中,甚至是“弄拙成巧”的。
本書所提到的發明家,他們不僅聰明,而且腦筋靈活,隨時懂得變通。因為在研究一樣東西時,很容易失敗,有些人會因氣餒而完全放棄。另外一些人,也就是成功的發明家,他們會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加以改進,或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再接再厲,直到成功為止。
本書的內容,曾參考無數的發明資料和記錄,擷取其中好玩的、有趣的和幽默的部分,構成這一本精彩好讀的彩色書。有些故事來自歷史記載,有些則是從傳說或民間逸事中拈來的——是真是假,就很難說了。
而且,書中所提到的各項發明,往往只是開端而已。我們今天所見所用之物,已歷經無數次的研究、實驗和改良,比起當初,又不知好上多少倍。
本書所提到的發明家,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正如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930年所言:“智慧並非不犯錯,而是犯錯以後能夠很快發現,然後將錯的部分反覆修改至正確為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