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位於鄉西邊,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鄉鎮4公里.國土面積5.16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8 ℃,年降水量679.5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辣椒、烤菸、山藥等農作物。有耕地1329畝,其中人均耕地1.76畝;有林631。5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89戶,有鄉村人口785人,其中農業人口780人,勞動力57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3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7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7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329畝(其中:田431畝,地898畝),
人均耕地1.76畝,主要種植玉米、辣椒、山藥等作物;擁有林地631.5畝,水面面積400畝,荒山荒地4625.5畝,其他面積754畝。有鐵礦等資源。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水、通路、通電視、
通電話五。全村有160戶通自來水,有23戶飲用井水,有189戶通電,有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7.3%和65.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沙石路面;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拖拉機70輛,機車11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3戶;建有小水窖21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1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1 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工有8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3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7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4萬元,
占總收入的51%;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1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15頭,肉牛7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 22%.農民人均純收入2870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玉米、辣椒、、山藥,主要銷售往省內。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0%。該村特色產業主要是山藥,目前正在進一步發展壯大,常年種植面積1500畝,產量300萬公斤,產值300萬元,目前山藥產業已成為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89戶,共鄉村人口785人,其中男性379人,
女性406人。其中農業人口780人,勞動力571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784人,壯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人,占人口總數的0.3%(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5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6%;享受低保18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4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設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40戶,占農戶總數的76.5%。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小耳朵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紅甸中學中學。距離中學4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01人,其中小學生51人,中學生5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6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329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一事一議籌勞300個(勞均0.5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2萬元,有固定資產0.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2人,少數民族黨員12人,黨員中男黨員12人.該村有團員242人。